乌头汤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12-25白琳
白 琳
(陕西省西安市第五医院 风湿八科, 陕西 西安, 710082)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群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颈部、肩胛带、骨盆带与四肢近端的肌肉疼痛、上举下蹲困难、晨僵等,伴有或不伴有关节肿痛及发热,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1]。该病无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标准,较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有较高的误诊率[2]。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对PMR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多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PMR 3周无明显改善时应用强的松治疗,但强的松为激素类药物,临床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及使用方法[3]。乌头汤为中药制剂,具有祛寒除湿的效果,对PMR具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探讨乌头汤联合强的松治疗PMR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PMR患者160例,其中男88例,女72例; 年龄56~70岁,平均(62.2±9.1)岁; 临床表现: 晨僵82例,肌性疼痛42例,乏力33例,自理困难12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风湿病学》中关于PMR诊断标准[4], 患者颈部、肩胛带与骨盆带3处至少有2处发生晨僵与肌肉疼痛,时间超过7 d; 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后有效; 无肌肉萎缩、肌力减退、肌肉红肿热等症状。排除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巨细胞动脉炎、多发性肌炎、感染、肿瘤、心肺肝肾等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病患者等。中医辨证符合寒湿痹阻型。入选患者均可按规定服药,无对试验药物过敏者,临床资料完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强的松片治疗,严格控制剂量,初始剂量15.0 mg/d治疗3周,之后调整为10.0 mg/d治疗5周,最后调整为7.5 mg/d治疗3周, 8周为1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治疗,方剂组成: 甘草、麻黄、黄芪、芍药各9 g, 制川乌6 g, 加入400 mL水中小火熬制成200 mL, 凉温后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 治疗结束后发热、晨僵、肌肉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消失, CRP恢复正常; 有效: 治疗结束后发热、晨僵、肌肉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有所好转, CRP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比较2组患者CRP、ESR、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水平变化; 观察晨僵消失时间、ESR恢复至0~20 mm/h时间、CRP恢复正常值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与观察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RP、ESR、PLT、HGB比较
治疗后, 2组患者CRP、ESR、PLT低于治疗前,HGB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ESR、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H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RP、ESR、PLT、HGB水平比较
CRP: C反应蛋白; ESR: 红细胞沉降率; HGB: 血红蛋白; PLT: 血小板。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晨僵消失时间、ESR恢复至0~20 mm/h时间、CRP恢复正常值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晨僵消失时间、ESR恢复至0~20 mm/h时间、CRP恢复正常值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PMR是一种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可突然起病,多数患者在数周内加重,骨盆带、肩胛带、颈部肌痛是本病的突出症状,多为对称性,也可先发于一侧髋部肌肉或出现肩部肌肉不适、疼痛,数周后发展至对侧。四肢近端、颞部肌肉、肌腱附着点,均可累及发病,严重者可出现上肢不能过肩、抬举受限、无法梳头持物,下肢抬腿困难、无法上下楼及下蹲,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髋关节、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导致关节挛缩,发生关节运动障碍,但其发病机制与病因至今尚不清楚。PMR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轻度患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无明显改善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疗效显著,但治疗时应严格把控药物使用剂量,防止药物并发症发生。PMR患者急性期反应产物CRP、ESR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多逐渐下降[5-7]。同时, PMR患者多发生正色素性贫血,疾病活动时PLT增多,当其被类固醇激素抑制时, PLT可恢复正常。因此PLT也可作为PMR疾病活动与非活动的指标[8]。
表3 2组PMR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根据PMR临床特点,其可归属中医“痹病”范畴。中医认为痹病多因寒湿、风热等外邪入侵人体,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9]。根据中医辨证,本研究患者多为寒湿痹阻型,寒湿留存关节,经络痹阻不畅,气血运行不通,致身体疼痛不适。乌头汤可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剂中麻黄可宣痹、发汗、止痛; 白芍及甘草舒筋止痛; 川乌袪寒湿、止痹痛; 黄芪固卫益气,可协助川乌及麻黄温经止痛,同时可防麻黄发散过猛,敛散结合、调和阴阳; 白蜜护胃、甘缓,可解川乌之毒。诸药配伍可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病邪去而不伤正气,根据寒湿病机施药标本兼顾[10-12]。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组患者CRP、ESR、PLT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 HGB显著高于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ESR、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H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晨僵消失时间、ESR恢复至0~20 mm/h时间、CRP恢复正常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乌头汤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PMR比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理想,对改善ESR、CRP、HGB、PLT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传统治疗PMR方法基础上加用乌头汤联合治疗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晨僵发作次数,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