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实践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019-12-25周利利
周利利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另类校长”郑杰指出,在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下,读书是教师职业增值并进而成为一个品牌的有效途径。读书、写书、劝读书应该是一名教育人的三大使命。上海北郊学校曾是有名的薄弱学校,却以“三流的条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创造出一流的成绩”,学校是靠什么力量迅速崛起的呢?郑杰认为是读书的力量。学校建立了读书俱乐部,让教师时时充电,让读书成为教师学校生活的第一必需。
“一个不读书的人,哪怕只有二十岁,他已经老了。读书让我们富有思想,让我们成为一个精神贵族。”高万祥校长的这番慷慨陈词,引起了400余名代表的心理共鸣。“在我看来,教育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就是阅读问题。新课改,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我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他呼吁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和孔子的思想,回到教育的原点。
对教师而言,教育教学生活是其实践性智慧生成的重要沃土。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就没有教师的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和发展。事实表明,凡在一线产生大的影响,真正被大家所接受的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个体优秀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总结中,即在实践智慧的提升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自己完整的教学主张并为大家所接受。
由此,我想起英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前几年写的一本书《人生的意义》。作者在书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人生意义的两个着眼点,一个是死亡哲学,一个是实践哲学。就后一个着眼点而言,就是立足于实践:“如果人生有意义,那个意义不是这种沉思性的。人生的意义与其说是一个命题,不如说是一种实践。它不是深奥的真理,而是某种生活形式。”换言之,“人生的意义便是人生本身”。当然,人生本身也是需要沉思的。诚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一般来说,读书是个人的事。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但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读书不仅是涵养自己,还应该把读书与教书结合起来。
因此,教师读书一定要讲求实效,把读书与教书结合起来,在教书的过程中多读书,汲取书中的营养用之于教书。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这个意思。对顾炎武的这句话,人们的一般理解是,一个人做事或做学问,一方面要读书,另一方面也要实践。其实,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是说“读书与实践两者有互动互构的关系。实践越多,体验越多,那么读书才能读懂读透;反过来,读书越多越深,实践就越自觉,收益就越大”(童庆炳)。因此,对于读书来说,除了消遣娱乐,我们总应该有一个目标和追求。只有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教师发展的实际本领,并从中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加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可见,对教师来说,只有将读书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头脑里始终装着“教育”二字,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达到教师读书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读书与实践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