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烤烟油分判定标准的修订与应用探讨

2019-12-25陈昌海陈永波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油分档次色度

陈昌海,赵 鹏,陈永波,薛 峰

(1.安康市烟草公司,陕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市汉滨区烟草分公司,陕西 安康 725000)

卷烟企业对烟叶原料外观质量的总体要求为“黄、亮、软”,“黄”代表烟叶颜色为柠檬黄、桔黄,以桔黄为更好;“亮”代表烟叶颜色均匀、饱满、色泽鲜亮、油润感强;“软”代表烟叶结构疏松,手摸柔润、滑腻、富有弹性、韧性好。烟草公司的烟叶产品要得到卷烟企业的青睐,就需要在“黄、亮、软”烟叶生产上高标准把握。“黄”在分级收购中标准清晰、易于定档;“亮”和“软”的内涵比较丰富,要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综合判定,视觉上“颜色均匀、饱满”和触觉上“有弹性、韧性好”是容易把握的,“亮”中的“光泽、油润感”和“软”中的“柔润、滑腻”是细微的感官反映,较难把握和统一标准尺度。视觉的油润感和触觉的柔润、滑腻程度与烟叶油分密切相关。国标中对烟叶油分的表述是定性描述,简练且抽象,在实际操作中判定难度较大[1~5]。针对此,笔者研究从油分不同档次内的等级分布及特点入手,分析油分与烟叶等级质量的关系,通过细化油分判定档次提高油分的判定准确度和判定效率,为引导烟叶收购、提升产区烟叶质量、高标准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原料需求奠定技术基础。

1 不同油分档次的等级分布及特点

现行国家烤烟标准把油分划分为“多”、“有”、“稍有”、“少”四个档次,分别为“多”,富油分,表观油润;“有”,尚有油分,表观有油润感;“稍有”,较少油分,表观尚有油润感;“少”,缺乏油分,表观无油润感[1]。根据烤烟国家标准规定,不同油分档次的烟叶等级分布及均价见表1。从表1可见,油分的4个档次的等级数量占比分别为9.52%、40.48%、38.10%、11.90%,绝大多数的等级集中在“有”和“稍有”两个档次。

表1 不同油分档次的等级分布及均价

油分为“多”档次里面的烟叶等级为中、上部烟叶的最高等级,“少”油分档次里面的烟叶等级为质量较差的等级,这两个档次内等级类型相对单一,共识度高,在烟叶收购实践中数量较少,基本不使用这两个档次。油分为“有”档次的烟叶等级数量多且类型丰富,按照大等级划分,等级结构分布为油分档次为“有”的等级里面,上等烟等级占到35.29%、中等烟等级占到47.06%、下等烟等级占到17.65%,在烟叶收购实践中,较大多数的收购等级油分在“有”的档次里面,例如C2F、C3F、B2F、B3F、C2L、CX1K、B1K等。油分为“稍有”档次包含的烟叶等级结构分布,为档次内上、中、下、低等烟都有,以中等烟为主,中等烟占到68.75%,上等烟仅有1个H1F。

2 油分档次判定存在的问题

2.1 油分与烟叶等级质量相关度不高

从表1可见,随着油分档次的降低,上等烟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100%、35.29%、6.25%和0,同时等级均价也依次降低,分别为1 705.00元、962.65元、614.38元和220.00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油分与烟叶等级质量和等级均价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但是这只是不同油分档次之间的比较。从油分档次内的烟叶等级来看, 油分“有”档次里共有17个等级,上、中、下等烟都有,正、副组都有,虽然都是“有”,但等级质量已相差极大。从烟叶等级价格分析,油分档次为“有”的烟叶等级及价格见图1。从图1、图2可见,等级价格已从最低的GY1等级160元·50 kg-1到最高C2F等级的1 795元·50 kg-1,这说明油分与等级价格无相关性。综合来看,在油分“有”档次里,油分与等级质量和等级价格都无相关性,这同时也说明油分“有”档次的包容度太宽,等级质量差异大,油分档次设置不尽合理。从表1、图2可见,在“稍有”档次里面所包含的对应等级也存在与“有”档次相类似的情况。

图1 油分档次为“有”的烟叶等级及单价

2.2 常用收购等级油分档次界定不太合理

以常用收购等级C2F、C3F、B2F、B3F、B1K、C4F、X2F、X3F、B2K为例,其中C2F、C3F、B2F、B3F、CX1K在现行国家烤烟标准中油分都为“有”,C4F、X2F、X3F、B2K都为“稍有”。在烟叶收购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国标油分档次判定标准,存在同档次不同部位间、同组不同等级之间、正副组之间油分差异体现不充分。从同档次不同部位来看,C2F和B2F在油分档次上都为“有”,但C2F在柔软滑腻程度、弹性、韧性方面明显好于B2F;C3F和B3F之间也是类似的情况。从同组不同级之间来看,C2F与C3F相比,其品质因素仅在色度上有明显差别,分别为“强”和“中”,而色度与油分关系密切,理论上C2F的油分要好于C3F,在分级实践中,C2F比C3F的油润感要明显强;B2F与B3F相比,品质因素主要差异在叶片结构和色度,前者结构尚疏松、色度强,这从侧面说明B2F油分要多。在分级实践中,B2F要比B3F油润感更强、更为柔软滑腻,弹性、韧性更好。综合来看C2F、C3F、B2F、B3F这四个等级,油分档次应细分为C2F>B2F≈C3F>B3F,统一规定为“有”不能体现其中差异。从正副组来看,B1K、GY1与C2F同为“有”、B2K、GY2与X2F同为“稍有”,在收购实践中是明显不合理的。在“稍有”档次里, X2F和C4F等级在国标中身份、油分、色度等完全一样,但在分级实践中,X2F在视觉油润感和弹性、耐拉力上都优于C4F,X2F应是油分“稍有”档次里面的上限。

图2 油分档次为“稍有”的烟叶等级及单价

2.3 油分档次判定难,需辅以其他分级因素掌握

油分档次的判定需要“眼观+手摸”,综合视觉感受的油润度、色泽和触觉感受到的滑腻度、柔软度、弹性、韧性等,而这些感觉都比较细腻,又因人而异,难以统一,判定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引起争议。油分与其他分级因素关系密切[4~7],蔡宪杰等[7]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级因素中,油分与色度、身份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35(n=89)、0.692(n=89),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在油分判定时,结合色度、身份来把握,有利于提高油分判定的准确性。烟农和分级队在分级过程中,色度和身份的判定相对油分要简单的多,标准容易统一。同时油分与烟叶着生部位、颜色、成熟度的关系也很密切,一般情况中上部烟叶的油分要多于下部烟叶;橘黄色烟叶油分好于柠檬黄色烟叶;从欠熟到成熟,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油分增加,但过熟叶油分大大减少,完熟叶油分较少[8]。因此,在收购分级实践中,烟农侧重于部位、颜色、色度、身份的判定,油分因素被边缘化了。

2.4 油分在不同烟叶含水量下表现不同,容易误判

烟叶烘烤结束,烟农会在烟叶回潮后,立即对烟叶进行初分,一般情况下,同炉烟叶部位相近,烟农会在去除青杂烟后,将烟叶按颜色和长度分开,由于烟叶的回潮程度不一,油分难以判断,回潮不足,水分含量少了,手触叶片稍干,没有滑腻感;回潮过多,水分含量多了,手触叶片柔软。由于烟农的初分环境光线一般,对色度强弱、油润感难以把握,所以会错误的将水分大的烟叶误判为油分好的烟叶。

3 提高油分判定准确度的措施

3.1 细化油分判定档次

油分“有”和“稍有”档次中,下限太低、上限太高、区间太大,难以区分,针对此,一是可在“多”和“有”档次中间,增加一个档次,暂命名为“富有”;二是从眼观油润度和触觉滑腻度、柔软度、弹性、韧性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对原“有”和“稍有”档次内的等级进行重新分配,结合烟叶评级实践,拉开常用收购等级的油分档次,基本实现C2F≈B1F>C3F≈B2F≈X2F≈B1K>B3F≈C4F≈CX1K,进而对其他主等级的油分档次进行划分,划分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使用油分档次划分新标准后,同档次内烟叶等级质量和等级价格差距缩小,常用烟叶等级间油分差距更加明显,油分与烟叶等级质量、等级价格的关系更加密切,这有利于提高烟农、分级队对油分的重视程度,进而提升烟叶收购的等级纯度和烟叶质量。

表2 主等级油分档次划分

3.2 准确确定油分档次标准

对油分档次的判定,参照眼观油润度和触觉滑腻度、柔软度、弹性、韧性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描述,再结合代表性烟叶等级进行判定。

(1)油分“多”的标准:叶表面油润发亮,光泽感强,手感滑而不腻,叶片韧性好,弹性强,耐拉力强,手握松开后复原能力强。参照代表性烟叶等级C1F。

(2)油分“较多”的标准:叶表面油润,光泽感不太强,叶片有韧性,弹性较强,耐拉力较好。参照代表性烟叶等级C2F、B1F。

(3)油分“有”的标准:叶表面稍油润,叶片尚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耐拉力尚好。参照代表性烟叶等级C3F、B2F、X2F。

(4)油分“稍有”的标准:叶表面有枯燥感,弹性较弱,耐拉力弱。参照代表性烟叶等级C4F、B3F。

(5)油分“少”的标准:叶表面枯燥感强,无弹性,易破碎。参照代表性烟叶等级C4L、CX2K。

3.3 综合其他外观特征进行判断

在油分档次难以界定时候,要结合烟叶的颜色、身份、色度进行判定,油分与这三个因素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特别是在烟叶含水量不适宜时,可重点结合色度进行界定,在烟叶含水量较少时,如果是油分多的烟叶,虽然手触无滑腻感,但看上去却是油光发亮;在烟叶含水量过多时,如果是油分少的烟叶,虽然手触叶片柔软,但看上去却是色度弱、光亮度差,手摸烟叶会留有明显的痕迹。

4 结论与讨论

笔者从现有国标油分档次分类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烟叶收购分级实际,初步探索形成了新的油分档次分类标准,将油分分为“多”、“较多”、“有”、“稍有”、“少”五个档次,并配套了油分档次判定标准,对烟叶各等级也进行了初步判定。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在现有油分档次框架下,探索油分档次的准确判定技巧,分析油分与烟叶质量的关系,关于修订油分标准的报道还没有[4~7]。在笔者研究中,现有国标中不用油分档次间油分与烟叶质量的关系总体呈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相同,油分“有”档次内油分与烟叶等级质量无相关性且存在不合理性,这点与前人不同。笔者研究对标准进行修订的目的,是基于进一步提高油分与烟叶等级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高油分在烟叶分级中判定的可操作性,通过有效控制油分,提升产区烟叶等级质量符合性,以更好的满足卷烟工业企业需求,但是标准的修订有严格的程序[8],研究仅是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立项、验证、推广等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油分档次色度
唐古特大黄有效成分与色度相关性分析
保质期内莲藕色度值统计分析
大豆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蛋白质、油分含量的QTL分析
空分气体中油分的定量方法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玉米—大刍草杂种F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 教学中的重要性
谈“理想声音的概念”在演唱中的应用
这个假期你错过的不是院线片而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