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2018-08-10赵艳萍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上逐步开始倾向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且对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内涵、增加底蕴、放飞心灵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理解 领略 档次 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92-02
小学语文除了基础字词的练习之外,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其中,写是学生思想和视野的表达,是输出的过程;而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是供“写”做准备的,是一个知识输入和储存的过程。所以,小学生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们在课堂上理解课文的能力和在课下运用语文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过程不但是一次知识摄取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洗礼和滋润的过程。大量有益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如同得到甘露的滋润,让他们受益终身。
一、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分析课文的思路
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已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不仅能帮助提升语文成绩,无论在小学,还是在初中,高中,甚至是在读书读了汉语言文学和新闻类的专业后,阅读理解这类题经常会出现在我们考试的试卷上,由此可见,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课标中重要的考查对象。一旦我们掌握了阅读的基本规律(先总的阅读一篇,抓住文章的大意,然后在读一遍分析课本里的人物细节和思想,最终分条理的作答),就能给我们的语文成绩锦上添花。
2.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阅读当中,我们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阅读,再理解,分析,归纳,反思,评价交流等都是需要学生自主来完成的,所以才说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上,不在只是老师们的“一言堂”,学生可以把自己独立思考后的见解和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更加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建立。
3.有利于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考试的时候生硬的照搬答案,而是为了学生在学习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了解作者创作的社会背景,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另外,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通过精读,我们掌握了交谈的艺术,学会了各种形式文章的写法,这样即使以后在工作单位,我们也可以更好进行交流和表达,并且有很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更能展示自己的优势。
二、学生阅读积极性的调动策略
1.积极推荐好书,提升阅读档次
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是好事,但是目前的学生阅读市场良莠不齐,很容易让学生误选择质量低的图书,阅读质量低劣的图书,不但起不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有些书里的暴力等情节,更是容易误导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甄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比如,著名儿童作家的作品集——金波的诗歌选,杨红樱的故事,张丽钧的散文等。他们的作品都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容易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心灵共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儿童阅读中外名著,中外名著是作家智慧和思想的结晶,不但文字优美、语言隽永,而且富含深意,值得学生们细细研读和体会。过早地接触中外名著,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2.组织阅读活动,感受阅读乐趣
学生有了阅读体会,享受到了阅读乐趣,应该及时把这种感觉和同伴们分享,达到共享阅读快乐的目的。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交流读书之后的感受,教师可以在班里定期组织读书会的活动,对某一本书或者某一篇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在活动中只做组织者而不是参与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看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观点记录下来,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总结归纳,并且表扬思想见解独到或者深刻的同学。比如,在读完了《夏洛的网》这部世界名著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夏洛不遗余力地帮助威尔伯脱险,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论和辩解中,感受夏洛的无私和伟大,体会到夏洛和威尔伯之间深刻的友谊。定期举行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书目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3.引导学生探索,扩充知识层面
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名家名作,都属于精华,如同浓缩的营养品,适合学生们吸收。然而,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扩大阅读面,拓宽阅读视野。比如,学习了《黄果树瀑布》这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趁机延伸到其他瀑布,带领学生遍览祖国名山大川,把这些描写祖国壮美山河的篇章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既感受到绮丽的风景,又对课文的知识有个更深刻、全面认识。课文中有不少名家的作品,名家的作品语言精炼、立意深刻、思想深邃,是学生们阅读和写作模仿、借鉴的对象。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掘这些名作家文章背后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生平简历,写作文章的背景等。让学生对这些作家的文章和人都有一個更全面认识,从而对他们写出来的作品更加理解,感受背后的故事和立意。家长是学生的第二教师,除了在学校之外,教师应该指导家长在课下的时间督促学生们阅读,在发现学生们的阅读视角发生偏差的时候,及时予以纠正,让学生的心灵沐浴在清澈、明亮的阅读海洋中,得到洗涤和升华。
三、结束语
阅读是语文的灵魂,是语文课堂上一处灵动的角落;阅读,如同一条清澈明亮的小溪,散发着纯洁、灵动的光芒,而孩子们,应该赤足站在小溪里,或调皮地捉着丰收的小鱼小虾,或享受着和同伴们一起嬉戏的乐趣,让心灵在阅读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参考文献:
[1]胡永平.如何对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全面开发和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7):156-157.
[2]张毅.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172.
[3]刘艳侠.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16):29.
作者简介:
赵艳萍,1982年生,女,云南宣威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