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艺团体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探析
2019-12-25孟平
孟平
(北京市中共海淀区委党校,北京 100192)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
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
和谐文化是数千年中华文化里最有价值、最有影响的文化精髓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雅俗共赏、陶冶情操的多种多样的优秀文化作品和一流的文化服务,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心灵抚慰作用,不断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不同地域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落差,逐步实现全社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普及化。方兴未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大众道德水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反过来又可以一定程度地疏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通过社会良俗的建立、通过不断净化社会风气最终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之一就是公共文化,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得人人享有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只有公共文化服务普及并常态化。因此说,公共文化服务是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应该而且必须对大众免费开放,为群众营造一种和谐、舒适、宽松的氛围;基层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会成为免费公共文化服务最大的受益者,他们通过免费休闲、娱乐、健身,免费读书、看报,免费观看文艺演出活动等活动满足自身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而基层群众或低收入文化群众的文化水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文化平均水准,因此这部分群众的文化民生必须得到关注和满足,只有如此,才能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正轨并获得最大可能的改善。
2 群众文艺团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2.1 群众文艺团体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者又是奉献者
一方面,群众文艺团体可以向政府决策机构反映群众的文化需求;配合文化部门组织参与各种文艺活动,利用其自治性和权威性帮助政府收纳人才,筹集资金,发展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另一方面,群众文艺团体的成员作为普通民众,同时又是政府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受惠者。
2.2 群众文艺团体是群众文化的轻骑兵
作为群众性的文艺团体,群众文艺团体的形成是以社会成员共同的艺术兴趣爱好为基础,所以群众参与度高;这使得群众文艺团体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灵活机动,堪称文化的轻骑兵,这种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以及灵活性是其他文艺团体无法比拟的。
2.3 群众文艺团体是连接百姓和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桥梁
群众文艺团体的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人们看到台上演出人员就是自己身边的街坊邻居、兄弟姐妹、朋友同事,会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熟悉感。因为来自群众,他们最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正因如此,他们可以成为群众与政府文化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3 未来群众文艺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探索
3.1 助力推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一些政府文化部门缺乏换位思考,不能 “自下而上”地提供文化产业服务,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思维模式,根据需求提供文化服务。未来群众文艺团体可以在帮助政府改善文化服务方式、将多元服务引入竞争机制两个方面助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3.1.1 有助于帮助政府部门改善文化服务方式
当前,一些社区和农村基层的文化服务无法跟上群众的实际需求,导致群众参与热情不高。而群众文艺团体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相关部门尽快转变传统理念,从而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更有效率。
3.1.2 有助于将多元服务引入竞争机制
当前,由于政府文化资源有限,无法满足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社会非营利文化组织来补足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短板。而群众文艺团体就可以作为非营利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竞争机制。可以充分借鉴上述先进经验,发挥群众文艺团体的作用,使之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3.2 助力健全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方面因素,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因此必须建立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这样对于文化部门来说,可以不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从而优化自身结构与功能。群众文艺团体通过对于群众的文化需求直观和详尽的全方位了解,可以对于群众不同形式的需要做出直接反馈,更好地发挥连接于基层民众和政府间之间的信息传递功能。群众文艺团体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未来群众文艺团体成员可以加入专门信息反馈机构。
3.2.1 群众文艺团体成员可以加入专门的文化信息反馈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由专家团和群众文艺团体的代表组成,对公共文化需求进行定期的评估反馈,这样可以及时、高效解决问题,优化整合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3.2.2 群众文艺团体有助于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意识
群众是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的重要一环,群众的参与意愿和程度影响着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的运行。而在这一过程中,群众文艺团体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2.3 群众文艺团体有助于充分调动公众的维权意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究其根本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只有公众的文化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才能避免文化需求反馈的偏差。而群众文艺团体可以通过大力宣传,提升公众文化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及时反馈问题,从而拓宽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渠道。
3.3 助力推动健全公共文化政府购买机制
3.3.1 有助于推进设立“菜单式”服务平台
当前,公共文化政府购买必须继续实施和完善公开招标形式,应该把“菜单式”服务加入现有的政府采购框架内,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透明化。此外,政府可以聘请群众文艺团体,让其进行菜单的信息采集和发布等。这种“菜单式”服务平台有助于为政府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菜单式服务,从而内涵好地解决供需矛盾,以及效率低下和低竞争购买垄断。
3.3.2 有助于培育多元化服务购买主体
当前,政府通过把群众文艺团体纳入购买范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购买机制。这样可以建立标准明确、方式灵活、评价及时、动态调整的购买体系,使得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具有竞争的特性。这样,根据群众文化需求的具体内容,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开招标的政府购买方式,通过邀请招标、协商和谈判等多种方式建立起政府购买机制,这种机制在考虑承接主体服务内容和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分类细化的方式制定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这种标准内容明确、操作性强、便于考核,方便购买主体掌握和自查。
3.3.3 有助于加强多方监管
当前,建立全时段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体系,对于杜绝和减少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的违规违法现象至关重要。让购买主体和公共文化服务对象共同参与和评估,才能杜绝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违规违法现象;严格监管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验收、项目评估、以及资金流向的全过程。未来,作为一支重要的文化监督力量,群众文艺团体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3.3.4 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法制建设也是重中之重。而如何以法律的形式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有力和长效的制约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这就要充分发挥群众文艺团体的积极作用,推动国家和各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制定。
3.4 助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能否全方位无死角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能否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资源得到有效使用,这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公共文化绩效评价指标主体多以上级评估下级的形式出现,缺乏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有效参与和互动。在这种体制下,由上级文化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确定考核标准,下级文化部门根据上级需要开展工作,并接受上级的督导检查和考核,公共文化服务理性评价常常被扭曲。要建立开放性的绩效评价体系,政府、大众、群团组织必须被纳入公共部门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中来,让全社会参与了解评估过程和结果,接受监督和意见反馈。今后,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绩效指标建设应该从两个方面不断完善。
3.4.1 要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优化评价指标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来两个方面:第一,对于服务供给能力的评价;第二,对于整体建设水准的评价。将来,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果会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这是未来服务性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未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从供给建设评价向需求群众满意度评价转变。
3.4.2 评价目标应逐渐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转向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主体更多还是集中在对于传统的公共文化主体的评价,而缺少对非政府文化组织、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基层文化服务机构等的评价体系建设。这种评价对象单一化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复杂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个性化需求的。因此,要加强对信息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一步摸清新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规律,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未来趋势要有整体的了解、有长期的追踪访谈、有高质量的实证数据,最终设计出更为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建设更为合理的公共文化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群众文艺团体可以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政府文化部门的分支触角,也是社会组织,更是普罗大众的代表。因此,他们可以也应该成为制定评价标准的参与者、实施考核评价的参与者以及考核评价的服务对象。有了群众文艺团体的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才能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