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型范畴论与一词多义现象

2019-12-24修雯雯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

修雯雯

摘要:范畴化与概念化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论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自身出发的,由近及远,形成概念后,根据“家族相似性”将概念纳入不同范畴。一词多义也是一类范畴,其不同意义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基本义即为原型范畴的“原型”,意义的联系和地位差异符合原型范畴论的观点。本文试从原型范畴论和一词多义产生的方式和原因出发,以中英德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为例,探讨其内在联系,以期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帮助,加深对一词多义现象中不同义项的理解。

关键词:原型范畴论;一词多义;隐喻;转喻

一、原型范畴论的发展过程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认知能力。人类的认知是一个从自身出发,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进行认知识别,进而加以分类处理,从而形成概念以及范畴。范畴化是一种基于体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体(事物、事件、现象等)进行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一种赋予世界以一定结构,并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王寅,2006:96)没有范畴化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Lakoff,1987:6)范畴理论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即传统范畴论/经典范畴论,他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对范畴理论进行阐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通过“二分法”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范畴具有某些特定的且必须的条件/特征,具备这些条件/特征的事物属于某范畴,而不具有这些条件/特征的事物则不属于该范畴;范畴的边界清晰,属于某一范畴的事物一定具备上述必要条件/特征,而一旦事物成为了某一范畴的范畴成员,它们就不再有好坏等级或是典型与否的区别,所有成员地位相等。传统范畴论对音位学和词法学的贡献是巨大的,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法,人们可以通过分析语义特征,明晰一个音位/词与其他音位/词的关系,然而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传统范畴论的弊端与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一,同一范畴内的不同范畴成员所具备某些必要的条件/特征并不一定是“共同的”,例如足球和纸牌游戏,同属于游戏,却很难找出其共同的条件/特征;其二,根据“二分法”,通过必要的条件/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和范畴化,在实际认知中存在很大弊端,例如,狗这一范畴里的一项条件/特征是四条腿,但若一条狗生下来便因为缺陷或基因的突变只有三条腿,按照“二分法”它是不属于狗的范畴的,但在实际过程中,却是仍然属于该范畴的;其三,并不是范畴的边界都是清晰的,“高个子女生”这一范畴中,到底身高达到多少才属于该范畴,在实际认知中很难给出很客观的标准;其四,范畴内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地位也不是平等的,上述例子中“高个子女生”的范畴内,170cm的女生与175cm的女生相比,显然后者更会被认为是典型的,甚至在某些认知中,170cm的女生都不会被划入“高个子女生”的范畴。

针对传统范畴论的弊端和缺陷,语言学者们积极研究和寻找更加科学更加符合认知过程的范畴理论,于是便出现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经历了两大发展过程:第一个发展过程是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理论,第二个发展过程是以美国心理学家罗施(Rosch)为代表的学者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以及提出的“原型”概念。

Wittgenstein首先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的观点。所谓家族相似性是指一个家族成员的容貌都有一些相似,但彼此相似的程度不一样。(郑银芳,2007:124)他认为,范畴内部的成员之间并不一定是具有共同的必要条件/特征的,而是具有相似性的,范畴成员由这种相似性相互之间形成纽带与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范畴。Wittgenstein借助Spiel(游戏)这一范畴对其观点进行了阐释,象棋、篮球、单人纸牌等都属于游戏,象棋和篮球都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和既定的规则但单人纸牌只有一定的规则而并无对抗性,一个人投骰子则既无规则性也无对抗性,人们很难在范畴成员之间找到某项共同的特征。范畴成员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存在着,而不是共同的必要条件/特征。

受到Wittgenstein“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启发,语言学者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Rosch首先提出了“原型”的概念,从而提出了“原型范畴论”。原型范畴论认为,范畴内部成员虽未具有共同一致的必要条件/特征,但它们以“家族相似”的方式存在着,具有最多“家族相似”属性的成员就具有此范畴的原型。相似性越大,与其他成员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成员在范畴中的位置越接近中心,越容易具有典型性而成为范畴“原型”,相反,相似性越少,越不具有典型性,在范畴内更易处于范畴边缘。Rosch的实验以鸟类为基础,鸟类范畴中的知更鸟、鸵鸟和鸡等,地位不等,这其中,鸡在属于鸟类这一范畴的同时,也更多的被划入家禽的范畴,而这也是原型范畴论的又一观点。若某一范畴内的成员具有非典型性或是相似性较少,但同时又和其他范畴的成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该成员同時属于两种范畴,例如属于家禽和鸟类的鸡,属于水果和蔬菜的西红柿等。也就是说,原型范畴论认为,范畴内成员都具有一定的联系以及“相似性”,但它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且范畴的边界是较为模糊的。

二、一词多义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顾名思义,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义项的现象,如:汉语词典中的“水分”,既可指某事物所含的水,如“西瓜的水分足”,也可指某些情形下的中不真实现象,如“提交的材料有水分”。一词多义的概念最初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语言学家布雷尔(Bréal)提出的,这种现象并非只存在于汉语中,德语和英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一词多义现象,例如德语中的动词abschlie?en(锁上,结束,签订合同),英语中的介词with(带有,和……一起)。作为语言使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一词多义同时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一个范畴。根据原型范畴论,原型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一个范畴在边界处逐渐合并融合到另一个范畴之中。这种模糊性赋予原型范畴开放性特征,使原型范畴在丰富自身内涵与外延时表现得更加自由和灵活。(马明,2011:546)原型范畴的模糊性与开放性便为一词多义这种语言和认知现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而这也符合人的认知过程。一词多义是根据语言经济性原则(以最小的语言消耗表达丰富的意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扩展出引申义而形成的。(张勇,2016:114)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原语言体系中的词不能再继续满足不断出现的新事物,就会有新词产生,但人们又不能无限地创造新词汇,这会增加语言使用者的负担,也会给交流带来障碍,所以就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以其基本意义或中心意义为起点,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向外扩充或是词被赋予新的意义,以解释新事物或者新现象,词的意义得以不断扩展。

传统语义观认为,一词多义的各个意义/义项之间是彼此独立的,而认知语义规则认为,一词多义的产生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即由内到外,由近及远,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是作为整体而非个体存在的。一词多义的词义扩展手段主要有隐喻、转喻以及概括化、具体化、通感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隐喻和转喻,以基本义/中心义为基础,通过相似或邻近关系进行扩展。

最初人们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和修辞现象,是一种用于装饰语言的方式。然而,认知语义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音和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赵艳芳,2001:102)隐喻基于人的基本经验,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赋予词以新的意义,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例如德语中的“Kopf”一词,其基本意义是指人的头部,而由于功能和形状等方面的相似性,也可用来指首领头目、顶端等,例如der Kopf der Unternehmens(公司领导)、der Kopf der Stecknadel(针头)。

除了隐喻,转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是根据相似性,以相近的某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方式。例如德语中的“Kopf”一词在“Sie ist ein kluger Kopf.”一句中的意义,是指“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Kopf”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代指了一个人,即部分代替整体。转喻意义基于对于同一概念域内事物的相近认知所形成,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和功能。(张勇,2016:109)

概括化和具体化以及通感也同样是词义的不同扩展方式:概括化即一个词从单纯指某一范畴的范畴成员到泛指其所代表的范畴,例如德语中的“Frau”最初只用来表示贵族妇女,后来泛指所有女性;与之相反,具体化则是指一个词由指代范畴到特制其范畴成员,例如汉语中的“妻子”原指的是女性配偶和儿子,现在单指女性配偶一人;通感是人的五种感官相互联系,“通”即贯通,是指感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跨越,例如英语词“cold”,表示寒冷的,冷清的,冷酷的等,可以指温度的冷(触觉),也可以指颜色的冷(视觉)。

词义的扩展路径主要是链式结构和辐射结构,这种路径也表明了一词多义中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的联系。链式结构是指词的词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词义扩展手段产生引申义,后又在引申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词义扩展的线性扩展路径;辐射结构则是指词的词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词义扩展手段向四周产生了多个引申义,构成辐射型结构,这些引申义之间并无一定的远近联系,但都是以基本义为核心,与之意义相关。张勇主编的《德语基础语言学导论》一书中的例子包含了以上两种路径:(见图1)

德语词“Wurzel”基本義为“in der Erde(根、根部)”,如Tulpenwurzel(郁金香花根),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引申义“Teil des K?rpers(身体的某部分)”,如Zahnwurzel(牙根)、Haarwurzel(发根),继而将继续延伸词义至“Teil einer Gruppe:Wurzel des Geschlechts(族群的一部分:家族的根)”以及“Wurzel allen ?bels(事件的根源),Wurzel des Denkens(思想的根源)”,这类引申再引申的扩展路径即为链式结构。而在基本义“in der Erde(根、根部)”的基础上,延伸出了“der unterste Teil:Wurzel der Alpen(最下层的部分:阿尔卑斯山脚)”以及“Teil des K?rpers(身体的某部分)”,两个引申义都是以共同的基本义为基础进行的词义扩展,体现了扩展路径中的辐射结构。大多数词汇的词义扩展过程并非单一的链式结构或者辐射结构,而是两者相组合,一词多义的词义扩展往往是既存在链式结构也存在辐射结构。任俊红也在其文章中分别阐释了词义的以上两种扩展路径,如图2:

三、原型范畴论与一词多义

传统语义学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意义的聚合。认知语言学则认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中心词义往往是范畴理论中的原型,继而通过辐射、链式或者综合式形成其他义项。(胡丽娟,2013:74)一词多义的产生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建立在一定的认知模式基础上,并非任意的现象。人们都是以基本范畴为出发点,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加深自身对世界的认识。

一词多义是原型范畴理论的一种延伸,一个词就是一个范畴,一词多义的不同义项就构成了这个词汇范畴中的不同范畴成员。与其他范畴一样,一词多义的词汇范畴内各个义项也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典型的义项更加常见,使用频率更高,往往是人们在提起这个词的时候所想到的第一个义项,通常情况下就是人们所说的基本义/中心义,处于范畴内的中心位置,成为该范畴的“原型”;非典型的义项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存在着,通过不同的词义扩展手段以及扩展路径从基本义/中心义发展而来,使用情况比基本义/中心义更特殊更窄些,意义上较基本义/中心义也更为抽象,处于范畴的边缘位置。典型义项与非典型义项在一词多义范畴中的地位不同,非典型义项也因为其特殊性以及范畴边缘的模糊性与其他词义范畴有所交叉联系。

四、结语

词义范畴的一词多义现象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及对其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一词多义现象属于原型范畴论的一种延伸,原型范畴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通过词义扩展的途径和手段也能够看出,一词多义现象中的多个词义之间的关联不是任意的,而是符合人类认知发展规律的,从认知语言学以及原型范畴论出发理解一词多义现象,能够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词义间的联系,构建灵活动态的一词多义范畴网络,从而更系统地理解语言。

参考文献:

[1] George Lakoff.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 Taylor John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3]胡丽娟.从认知语义学角度阐释多义现象[J].武汉理工学院学报,2013(04):74-76.

[4]马明.认知视野中的一词多义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6):544-549.

[5]任俊红.转喻、隐喻机制与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6(04):33-35.

[6]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张维鼎.意义与认知范畴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9]张勇.德语基础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1]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24-125.

猜你喜欢

一词多义转喻隐喻
《活的隐喻》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