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历史课堂情境教学设计

2019-12-24袁雯菁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情境教学

袁雯菁

【内容摘要】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教学设计主张设计人本的教学环境、具身的教学过程、生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身认知理论观照下的历史情境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如何创设良好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如何解读历史课堂中学生的身体语言、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如何促进良好教学情境的形成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 课堂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

一、历史课堂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的教学设计,首先关注的是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具身认知认为,知识的生成首先是从环境开始的,知识嵌入在学习环境之中。所谓环境设计的“人本性”即课堂的教学环境必须与教师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相契合[1]。

所谓课堂教学环境即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切内外条件的总和[2]。已有研究证明[3],教学的物理环境对学习者的身体和心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学习环境中的光线如果过强,会使人感到烦躁,甚至是头晕;光线如果偏弱,又不能引起大脑足够的兴奋,从而影响智力活动正常进行;因此,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保证学生能够使用健康身体参与学习的前提。历史课程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人类文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使命,历史课必须被重视起来。因此在历史课上课之前,教师必须给学生相应的要求:课前准备好相应的历史教科书、填充图册、学习单等等。学习资料提前准备充足避免了寻找、借阅时候带来的混乱,也进一步营造一个规范的学科教学环境;历史课堂当中教室环境卫生也是影响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因素。作为历史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提醒帮助学生共同维护历史课堂的环境卫生,从地面、黑板、讲台等处入手,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有益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更加有利于学生具身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当中。

因此,在历史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地创设出一种舒适性的教学情境,从学生所处的教室环境入手,辅之以教学信息环境,尽可能在历史课前和课中人为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习者具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历史课堂中身体语言的解读

具身认知强调学习是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因此要想教学有效,除了给学生提供舒适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教学主体“身体”的精心设计亦至关重要。因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种复杂活动,我们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主体界定为教师和学生。

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一反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开始关注对教学主体的身体动作的设计,比如说对教师课堂中的手势动作、姿态眼神等习惯性动作的设计,努力使教师课堂中无意的、习惯的“小动作”变得有意义。比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可能出现的无意识的面部表情,也许是微微一笑,也许是紧锁眉头,这两种看似无意识的脸部“小动作”或许会像“蝴蝶效应”中的蝶翅一样,在学生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或许教师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将会给学生无尽的鼓励。此外,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具体的身体动作进行设计也是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所关注的。学生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交头接耳、翻白眼、打盹等身体的小动作,其实都是学生内心的另一种表达,教师在其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容忽视。比如学生在课堂中交头接耳,可能是学生不太想听课的一种表达,也可能是学生遇到问题后在和同伴进行沟通、讨论,因此,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教师应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种小动作进行准确而恰当地处理,而避免传统课堂中一味地要求学生“端正坐姿,认真听讲,禁止交头接耳”的做法。历史的课堂应该是轻松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于学生出现的小动作进行恰当合理的引导。历史课堂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转化为身体力行,人为地增加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身体表达,从而通过学生的身体语言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教学情境。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历史情境教学设计就是要致力于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动作的精心设计,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师和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所传达的不同信息,进而更准确地捕捉每个个体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的灵活调整,直击学生心灵深处,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最终实现本质上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

三、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情境的影响

受“泰勒原理”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设计基本是事先预设好课堂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而具身认知理论主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不可预先确定的,而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而逐步建构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是自由随意的,教学内容是散漫无边的,相反,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学目标的引导性作用,它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进,并在前进途中通过自身的切身感知,逐步具体化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历史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当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分不同层次展开。首先是面对全班而言,简单轻松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得全体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当中如对简单历史时间、人物的提问,这样的教学目标充分让每个孩子参与到课堂当中,课堂回答问题的氛围浓厚,这样就直接刺激了良好教学情境的产生;其次针对一些比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体力行参加历史课堂教学当中,自己切身感知。比如解决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这类型问题,教师通过引导阅读教材,出示历史史料等方式,学生讨论、探究,直到解决问题,在这之后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课堂专注力提高,从而促进良好学习情境的形成。

总之,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历史课堂情境教学设计更加关注对教学主体(教师)和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体动作的设计,突破了传統课堂教学设计“离身”的技术化倾向,更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从本质上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46(7):1032-1042.

[2]郭成.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2):75-80.

[3]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作者单位: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设计情境教学
“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浅析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