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惩防体系建设失效的根源探究及其启示
2019-12-24彭博
摘 要:中國封建社会,腐败是顽疾。历代皇帝为了治理腐败,都制定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没能解决制度性腐败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造成制度性腐败的几大原因,并对照今天国家的反腐工作,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我们对历史上的反腐措施失效的根源问题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更好的治理腐败的良方。
关键词:腐败;权力;俸禄;制度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官员腐败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统治者的政治问题之一。尽管历代统治者为了治理腐败,都绞尽脑汁想出了很多办法惩治和预防腐败问题,拿今天我们的术语可以叫做惩防体系建设,但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北魏的太武帝创建了”举报制度“,允许老百姓直接到皇帝面前举报其官员。但地方上闹得最凶的确是地痞流氓,他们专门搜集当地官员的过错,然后上门威胁官员,其结果是官员和地痞相互勾结,加倍贪腐。明太祖朱元璋在反腐过程下狠手,仅是杀掉的官吏,据统计就有10-15万名之众。大明王朝仍然登上了最腐败王朝的排行榜。究其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制度性腐败几乎是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制度性腐败的发生又源于几个问题。
一、权力决定一切的社会运转机制
从秦到清,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皇权专制本身,就是最大的腐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中国传统社会中,皇帝们可以凭自己的喜怒,做任何想要做的事情,因此天底下所有的利益,都是皇权赋予的。所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即便是你拥有大量财富,也不能给你带来绝对安全,它是随时可能被权力剥夺的,除非你攀附权力。明朝朱元璋时期,江南的首富,名曰沈万三,可以说是“富可敌国”。朱元璋贪其财富,欲杀之,马皇后劝谏后,沈万三才捡回一条命,然而仍被流放云南。沈万三最后客死云南,财产充公。另一方面,拥有权力,也就等于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在封建社会,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很淡薄,对从事商业活动兴趣不大,但对政治冒险,政治投机,权力经营十分投入。所以,人们逐渐深谙一个道理:想要富且久富,只有通过仕途之路。“三代以下,未有不仕而能富者。”
启示:权力决定一切就会滋生腐败。尽管封建君主专制已经结束百年有余,但在现代政治体制中,各级领导的一言堂危害仍然是权力决定一切的衍生。中共作为执政党,善于总结历史教训,创新出一种集体领导的体制。而这种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正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一个鲜明体现。民主集中制,只要是面对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这是政治制度设计的巨大进步。当然,在各级党委会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预防一言堂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独断专行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规范职责权限、明确职责定位,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位高而不擅权、权重而不谋私。
二、权力不受约束
中国封建社会,历来讲究人治。至上而下的各级官员,在自己的地盘上,都把权力运用地淋漓精致,可以一手遮天,可以独断专行。虽然各王朝也设置了监督机制部门,如御史台,督察院等等,这些都是朝廷的重要衙门,但是历朝历代监察系统发挥的作用都非常有限,甚至根本就是摆设。中国传统的权力制约机制是封闭的,它拒绝引入民间的监督力量,因此是一种体制内的自体监督,效力就非常有限。所有官员都处于同一权力体系之内,受到"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游戏规则的掣肘。因此监察官员充其量只能打苍蝇,是断然不敢打老虎的。另一方面,监察官员也受到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会很轻易地将手中的监察权力作为向权贵讨价还价的资本,以谋取私利。清代第一大贪腐案,甘肃大小官员,涉案人员高达200多人,其中布政使以下,县令以上职级的,就有上百人。可以说是一个有组织的犯罪集团,贪腐集团,甚至在甘肃都是公开的秘密,但是七年之中,没有人检举揭发他们。直到贪污的官员自己露出马脚,暴露了秘密。由此可见,监察系统的官员并不是不知道,而是知情不报。因此,历代王朝后期,随着官僚体系的腐败,监察系统也会高度腐败。明朝后期的言官就利用手中的监督和考察官员的权力,公然索贿,买官卖官。
启示:历史证明,不受约束的权力,是很容易滋生腐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领导干部在内部,行使权力的行为要受到各级监督,不仅包括上下级和同级,还包括代表机关、专门机关。与此同时,在权力体系外部,人民群众、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都可以监督领导干部。由此可见,相较于古代的监察体系,目前我国的监督体系已经是全方位的开放的监督,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来自群众的监督,媒体的监督,能够更有利的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做好工作。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和一般性的腐败问题相比较,执纪执法者违纪违法的问题,显得更加另老百姓愤恨,同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效也会受到影响,人民丧失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防止灯下黑,是纪检监察系统特别要警惕的问题。
三、低薪制导致腐败的恶化
中国历史上,薄俸禄是主旋律,也就是我们说的低薪制。那么低薪,低到什么程度呢?宋朝有一首打油诗这样说: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暇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意思是一个官员连羊肉都吃不起。清朝名臣曾国藩先生,年薪129两银子,年消费608两银子,有480两需要自己想办法弥补上。这大概是当时京官的常态。甚至还有一些朝代采取了无俸制。对,你没有看错,是不发工资。比如北魏和元朝早期。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以战争抢夺为生,早期这两个王朝都不知道俸禄为何物。文武百官都是靠朝廷赏赐战利品作为生活来源,但是多被随军的将士和官员拿走了,留守的官员根本捞不到。这个时候,主要收入就靠贪污受贿和刮地皮。北魏直到孝文帝才结束了100多年无俸禄的历史。明代官员也是俸禄极低,就连办公费用也不予报销,甚至师爷,账房,跟随,门房和稿签这些办事人员的工资都要县令掏腰包自己发。低薪制导致了两种结果,一是奉公守法的官员,生活极度困苦。二是大部分官员想方设法,到处搜刮,以弥补自己的亏空。在中国封建社会,民间流传着“千里做官只为财”的说法,这些人一旦进入官场,就如同饿狼扑食。统治者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比如汉宣帝,唐玄宗,宋太祖等很多皇帝指出低薪注定导致贪腐,但由于官僚体系的不断扩张,导致财政无力负担,为了节省开支,薄俸制就成为不得已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说,高薪就能养廉。雍正皇帝看到了薄俸制的弊端,开始了养廉银改革。养廉银改革在雍正朝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乾隆后期开始,贪腐盛行,著名的贪官和珅人尽皆知,然而这个时代贪官绝不仅仅只有和珅。道光以后,腐败现象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境地,有人指出,晚清腐败,令人发指。养廉银给了官员宽裕的经济条件,使得他们看起来好像不用再靠贪污受贿来获取体面的生活。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反贪惩防体系建设并没有配套出现,反而雍正朝的“完赃减等例”,乾隆朝的“议罪银”,这些制度严重败坏了吏治。前者给了让官员存在侥幸心理,贪污的犯罪成本降低;后者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议罪银所议的小过小失掩盖了真正该严惩的大问题。
啟示:毛主席说,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习近平主席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事实上,世界上众多清廉指数高的国家,都没有靠高薪来保证廉洁。对于俸禄问题,一直持续着“义”“利”之争,嘉庆时期两江总督孙廷玉说:人之贪廉,有天性。贪者,虽加俸而亦贪;廉者,不加俸而亦足”,提倡以德养廉。事实上,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理腐败,是充分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他律和自律有效结合。自律就是提倡以德治国,他律就是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按照这一方略,党中央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的原则,首先是高悬惩腐之“剑”,发挥震慑作用,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打虎”“拍蝇”“猎狐”这些老百姓都非常熟悉的词语,体现出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之大,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惩治腐败的举措得到了老百姓的拍手叫好。第二是织密制度之“网”,扎牢防腐笼子,严明党的纪律,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第三是筑牢思想之“堤”,增强拒腐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在党内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四、结语
历史是延续的。今天的中国社会,在器物层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贪腐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与历史上很多时期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之处。纵观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今天我们吸取历史教训,制定出的各种反腐手段,要真正发挥出作用,需要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种治国理念结合起来,从根源上剔除中国传统社会中反腐失效的这些制度性问题,从而构建起惩治防御腐败的坚实堤坝。
参考文献
[1] 张宏杰.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杨继亮.廉政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3] 张效廉.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基金项目:文章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院校惩防体系建设-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博(1982- ),女,汉族,四川德阳人,任职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