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探析

2019-12-24杜方

商业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内部审计

杜方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家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企业生产管理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灵活性等特点,相应地,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所面对的审计风险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企业应加大内部审计的力度,从多方位、多角度寻找预防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互联网;内部审计;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12-0149-02

目前,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企业决策层和企业财务人员对经济发展形势、国家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审计风险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复杂性。因此,全面认知审计风险,寻找防范和降低企业审计风险的方法和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面认知内部审计风险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

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它是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漏报,而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认为企业财务报表是合法、公允的,并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二,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弊端和漏洞,而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认为企业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的可能性。

(二)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特点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由独立于企业财务部门的审计机构执行,而外部审计工作是由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的机构执行的,相应地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与外部审计风险也具有不同之处:

1.不可避免性。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具有了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相应地审计工作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复杂,审计人员主观判断产生失误不可避免,造成审计风险成为了必然。

2.广泛性。外部审计通常只局限于对会计报表审计的合法性、公允性、效益性,而内部审计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企业的证、账、表和其他相关资料,也包括企业的其他资料和相关资料及各种经济活动,其审计内容的多样性必然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广泛性。

3.持久性。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存在于企业供、产、销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和人、财、物的每一个方面,不仅如此,在内部审计工作结束之后,其后续工作诸如审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发现企业存在问题之后的整改及督促工作等等,使得审计在空间上和时间具有了持续性和长久性。

4.隐蔽潜在性。内部审计风险的大小无法通过计算得到,其影响和后果一般都具有潜在性特点,只有当内部审计结论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成为现实并承担严重后果时,才表现为实在性。

5.或然性。当企业内部控制健全完善,合法、合规并有效运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比较高,审计经验较为丰富时,一般不会产生审计风险。反之,审计风险就有可能产生。

6.可测可控性。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并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方法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对审计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进行准确评估确认,通常可以将审计风险降至低点。

二、内部审计风险形成原因

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影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因素不仅有来自企业外部方面,也有来自企业内部方面。

(一)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1)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2)国际政治经济气候的影响。(3)国家相关经济政策法规的变更。(4)其他外部环境因素。

(二)内部环境因素

1.内部审计机构(岗位)的缺失。通常,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企業应单独设置审计处(科室),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应单独设置审计岗位,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并无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部门),有的虽然建立了内审机构或岗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丧失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无法应对审计风险。

2.内部审计机构(岗位)的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是由本单位负责人领导,独立于本单位财务部门的组织机构。由于是内设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本单位经济利益的驱使,很难把握其应有的独立性。特别是企业在违规、违法时,或因某些因素而使本企业利益受到侵害或损失时,由于本企业负责人的直接或间接干涉,导致审计职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随着内部审计相对独立性的丧失,无疑就加剧了审计风险的产生。

3.内部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复杂性。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审计对象逐步发展为实体经济组织和虚拟体经济组织(电商企业),所进行的交易日趋繁多、复杂,造成内部审计困难重重。同时,内部审计的内容从财务审计发展为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投资决策审计等,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知不足。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表现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要么没有内部控制,要么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不能有效执行,要么就是只重生产经营,不重管理,当发现问题时,审计风险已然产生。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国家财经法规及其变更掌握不充分,或职业技能水平低下,或审计职业经验不丰富,对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的审计风险不能及时预测和判断,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尽管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不可避免性、广泛性、隐蔽潜在性、或然性和持久性,但同时又具有可测可控性,所以,只要措施健全,方法合理,企业审计风险完全可以防范于未然。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充分有效发挥审计职能

针对内部审计机制健全,审计职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作用的企业,应该在全面认知内部审计风险的前提下,审计工作应细致入微地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不放过一个死角,挖掘潜力,提高警惕,以防范未来有可能产生的潜在的审计风险。针对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的企业,或者审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作用的企业,企业负责人应该组织力量查漏补缺,追根朔源,寻找影响问题存在的直接因素,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审计计划,规范审计程序,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各项职能的作用,

(二)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岗位)的独立性

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合法性、公充性,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具体做法是:第一,企业所设立的审计机构(岗位)要独立于企业的财务部门;第二,企业的财务人员只能无条件地配合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而不能兼顾审计工作;第三,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因各种理由不得干涉审计人员的工作;第四,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建议企业设立专项经费,在经费运作上要合理合规,要纳入预算管理,不能高估或低估。只有同时做到这四方面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机构(岗位)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质量,全面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随之而产生的审计风险也是多种多样,这无疑加大了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难度。审计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持久性,但同时又具有可测可控性。所以,一方面,为了提高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决断和应对能力,企业应适时长久地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政策水平,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丰富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以防范大数据时代形式多变的审计风险。

(四)提高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有可能随时发生。一般而言,企业管理者主要侧重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而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没有足夠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日常开展审计工作,通常主要侧重于靠以往经验来判断和分析审计风险,而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审计风险认知不足,造成防范意识淡薄。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应通过及时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气候和国家政策动态,了解和分析市场状况等多种渠道,提高其对审计风险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通过不断加强学习,熟知国家财经法规,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其对审计风险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商禹.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8).

[2]边艳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职业审慎性提高的建议[J].科技经济导刊,2019(8).

[3]马薇琪.信息技术与审计风险[J].中外企业家,2019(8).

[4]杨晓华.论现阶段企业如何加强内部审计[J].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8).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内部审计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