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育德唤醒学生成长的自觉
2019-12-24谢蓉
谢蓉
摘 要:学校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是实现学生自我塑造的关键。只有唤醒学生成长的自觉,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本文结合学校德育实践,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呼唤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育德方式,从而实现使学生成才成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自我育德;唤醒自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1-025-2
自我育德,是指学校创设德育情境,激活学生成长动力,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正确的价值判断。笔者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践,深深感到,要想使德育工作走进学生内心,关键在于唤醒学生成长的自觉。
一、参与意识——自我管理成长家园
叶澜教授曾说过:“应该把学校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成长的气息。”传统教育实践忽视了教育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功能,德育口号提出得又高又响,但和教育对象的自身发展联系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影响了教育对象参与教育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呼唤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是当务之急,大势所趋。
1.尊重学生的表达,让自己成为主人
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的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最佳状态。高一年级小松同学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它带给老师们的震撼是巨大的。信中写道:“尊敬的校长:您好!这次去校供应室领取卫生工具使我对学校的部分工作产生了一些想法,卫生工具每学期一次领一套,即拖把2把,抹布2块,扫帚4把,不能多领也不能少领。我认为这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或不够使用。”这个学生还附上了调查表,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扫帚有的班级有12把,有的班级仅有2把;拖把有的班级有8个或9个,有的班级仅1个;其他工具也是如此。这样,会使有的班级卫生值日难度增大,而有的班级浪费严重,如黑板擦一个班级2块即可,而有的班级多达6块。你、我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都应该节约,节约应从一点一滴做起,真诚地希望校长您采取一些措施,让每个班级按照需要领取卫生工具。另外,学校油印的练习、试卷也存在浪费的情况,可以两面印的就应当两面印。”
小松同学的来信中“你、我都是学校的主人”,带给学校思考的是學校的民主管理应时刻呼唤师生的自觉参与。学生的表达,体现了对集体和学校事务的关注,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体现。青春期正在形成价值观的路上,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准确捕捉到这里的教育元素,并将其化作宝贵的教育资源,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学校把这封信以匿名的方式挂在了校园网上,并配了校长的回信。信中真诚地表扬了小松同学难能可贵的主人翁精神,并号召全体师生都要行动起来,关爱同学、关爱班级、关爱学校。伴随着尊重和信任,成长起来的就是宝贵的自我成就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校园的主人。
2.搭建对话的平台,让师生成为共同体
以“我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言、献一策”为主题的首次学生议事会召开了。议事会上,学生们围绕他们关心的问题积极踊跃发表观点,“校园内的文明警示语可以在我们学生中征集”,“校园绿色网吧的信息容量应该增加,上网卡发放太少”、“心理咨询室最好每天晚上都有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值班”,“‘心之友橱窗可以让我们学生来出,老师只需指导就行”、“图书馆在每天的中午和星期天都应该开放”、“校广播站的内容可以更丰富些,例如增设‘心情空间栏目,让同学们说说心里话”,“我校学生社团可以和附近高校社团做些交流”,“‘文明班级评比的数量不应设定比例……”
在学生议事会上,各议事小组的代表纷纷汇报他们在学生中搜集来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们还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中的成长烦恼,向学校领导敞开心扉,倾诉心声。学校领导认真倾听,适时逐一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阐述学校的办学理念,畅谈学校的发展蓝图,细致解读学校、年级的相关规定。同时,学校领导更以长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正确看待和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从而得以实现自主发展。
校领导“朋友”般的平等交流举措,使学生们如沐春风,倍感亲切。平时那些不爱说话的学生也都争先恐后、侃侃而谈,这让校领导们刮目相看;一直给学生以严肃、敬畏印象的校领导们直面问题的平等、坦诚和真挚,使学生们深感温暖与亲切。学校把学生议事会作为常态的学校与学生的重要交流渠道一直坚持下来,并不断完善。
显而易见,只有通过参与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实现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只有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才能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二、规划意识——自主设计人生方向
学校开展了“三年一体”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高一围绕生涯认知,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业生涯;高二围绕生涯选择,规划职业生涯;高三围绕生涯探索,寻求从高中到大学的跨越。为此新生一入学时就人手一本等待自己填写的《高中生生涯规划书》,在老师的指导下高中三年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生涯规划。
1.组建导师团,让个性彰显价值
为强化对“生涯规划”的指导,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教师、家长和外聘专家组成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来为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已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小磊同学这样回顾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高一上学期开始,老师们就开始有计划地引导我们做生涯规划。针对每个同学的性格、特长、兴趣及其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导师,我和‘导师一起分析自己在学科上的优势和不足,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文和英语都不占优势,但我的数学和化学都很好,如果能在自主招生这一路径上做好准备,也许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于是,我有目标地开始主动参加相关竞赛辅导,并高二下学期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数学和化学获得了江苏赛区一等奖”。小磊同学最终通过了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实现了既定目标。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追寻的目标,也应该是最为个性化和最适合自己的。同时,导师们还注意引导学生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一步一步去接近、实现大目标。同学们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没有三年中生涯规划指导,很难想象自己离目标这么近”。
2.拓展活动空间,让梦想生根发芽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有梦想。为了引导学生成为自律、自觉而又富有思想的人,学校每学期高一、高二年级都开设校本课程,组织社团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与探究活动。考入复旦大学的小君同学在回顾三年的成长经历时说:“我觉得老师们一直在精心呵护我们心中的梦,不仅重视学习,更重视我们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我们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我至今还记得年级开展社团展示活动,我们班级表演的京剧选段获得空前成功。”小君同学学习成绩突出,综合素质发展全面,当选为校学生会主席,获得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等殊荣。有人曾经担心过她参加太多的活动会影响到学习,而她则用实际行动让关心她成长的人们打消了顾虑。高中阶段,她去北京大学参加了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获得一等奖,成功举办“暑期生活精彩回放”个人专场报告会,全程用英语主持学校体育节闭幕式。
三、创新意识——自信策划校园活动
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知识、体验等载体,让学生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并获得成长的过程。因此,自我育德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把学生推向前台,让学生发挥智慧和潜能。
1.给学生不断发现的舞台,让潜能成为可能
21世纪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拥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主要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为学生创设这个过程。“运动会马上就到了,今年能否在形式上创新,打破以往的入场式形式,能不能模仿奥运会,每个班级都代表不同的国家入场,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呢?”这是学生会向学校提出的建议。
高二(18)班抽到的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的东西太丰富了,如何去表现呢?在短短的两分钟内,班级同学从主席台前一晃而过,给大家留下一些印象已是不易,想给人以惊喜,更加困难。设计必须要有创意,才能胜人一筹。突然有人提出“四小天鹅”一跳,就知道是什么国家了,大家一致赞同。可班上没人会跳芭蕾舞,有人说:“跳个男版的吧。”班上先是哗然,尔后响起热烈的掌声。班上的22个女生通过票选,“四小天鹅”应声而来。经过秘密特训,四个男生渐入佳境,自己也编了一些动作。戴上面具,男生版“四小天鹅”在掌声中出场。踮脚,踢腿,移步,挥舞手臂……四位“天鹅”让全场惊呆了,掌声如春雷一般响起,这掌声给了这一份创意,给了这一份胆略,给了这一份挑战……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给他舞台,每一个孩子都是美丽的白天鹅。模拟奥运会入场式,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培养了动手能力,更立足长远,拓宽了学生国际视野,培养了学生的世界胸怀。
2.让学生过喜欢的节日,让智慧点亮校园
学生的创意一个接着一个,有同学提议要在节日文化上做文章,模拟文化小屋的活动形式,每个班级代表一个国家,承担一个文化小屋的搭建工作,让活动开展走向深入。高三(11)班的同學承办美国文化小屋,主创同学通过网络联系到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中学学习的美国朋友,请他们提供了大量本土素材,并将小屋设计方案与对方同学切磋,了解美国本土文化和生活习惯。交流中,中美两国学生们之间通过互联网增进了友谊,传播了文明。从中让学生拥有放眼世界的格局和胸怀,开放的中国需要当代青年学子有“走出去、请进来”的气魄和胆识。
在文化小屋的创意实践中,从设计展区到制作展品,从筛选资料到活动设计,都由班级同学协作完成。代表坦桑尼亚的高二(1)班在活动小结中写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展现了青春的风采,懂得了什么叫团结,什么叫付出,或许我们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一直都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是高二一班,我们是幸福一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同学们领会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很好的做到了“求同存异,相互体谅”,这也是活动中最大的收获。
学生的能力就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得到提升的。今年高考中被扬州大学录取的小余同学,交流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她通过竞选成功进入学生会,并在学生社团中担任重要角色,她感慨道:“记得高一入学时,我还是个内向、胆怯的学生,是高中三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培养了我的自信,是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自我成长的平台。”
高中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阶段。学校德育的使命是让学生通过校园生活实践唤醒内心的自觉,为实现人生成长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更多的学生能在参与中求成长、在规划中明方向、在创新中增智慧,为成人成才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