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力企业内审项目质量控制的薄弱点及对策

2019-12-24楼玉红

经营者 2019年22期
关键词:内审项目质量

楼玉红

摘 要 电力企业作为国有大型央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审工作机制体制,但内审工作质量仍有待提升,质量管控体系有待完善,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内外部环境的两个维度阐述电力企业内审项目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以近两年实施的30个内审项目为例,深度剖析内审项目质量管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点,并提出有效提高电力企业内审项目质量的对策与措施,对实现审计目标、提升审计价值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内审 项目 质量 薄弱点 对策

一、电力企业内审项目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一)提高内审项目质量是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迫切需要

2018年3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席的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是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也是我国审计改革和发展的里程碑;一方面标志着审计地位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对审计的工作质量、审计的作用发挥提出更高的要求。切实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尤其是审计项目的质量,是内部审计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迫切需要。

(二)提高内审项目质量是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受重视,内部审计肩负了更加繁重的使命。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因此,强化内审项目质量控制,提高内审工作效益和效率,不断赋予内审工作新的内涵,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这把“利器”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电力企业内审项目质量控制薄弱点分析

(一)不重视对审计项目实施计划的编制

所谓开局影响全局,起跑决定后程。审计项目实施计划是项目起点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的整体规划。复核中,65%的项目未编制审计项目实施计划,包括项目的时间、人员需求、预算费用等,对项目的最前端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

(二)审前调查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复核中发现,80%的审计调查报告未体现对审前调查事项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以及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测评情况;审前发现的疑点和线索中,35%的疑点和线索在现场实施中参考性不强,对审前调查及审前疑点的确定存在一定程度的走过场的情况。总体来看,部分审前调查对整个审计项目目标的确定、重点审计事项的确定等未能提供重要参考,未能有效发挥审前调查的作用。

(三)审计记录、审计底稿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

复核发现,审计记录及底稿的质量也存在较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0%的审计记录和7%的审计底稿编写的要素不全面,部分记录未列明涉及金额,或未能明确记载审计核查的全部事项。18%的审计记录和11%的审计底稿描述语言不够简练,或逻辑条理不甚清晰。15%的审计记录对应的证据不具有相关性,对无关的审计证据未进行较好的整理。7%的审计记录对应的证据不具有充分性。7%的审计底稿对问题的定性不准确,或定性的依据不够充分。11%的审计底稿引用的政策依据或条款不恰当,某些政策依据的有效期与审计事项发生的时间不对应。9%的审计底稿意见建议针对性不强,泛泛而谈。

三、提高电力企业内审项目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基于以上内审项目薄弱点分析,笔者认为,应切实提高电力企业内审项目质量,建议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建立内审项目审理评价机制

近几年,电力企业对审计项目的规范开展及质量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企业在审计项目审理评价方面仍处于“碎片化”的管理状态,尚未形成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体系。

企业需要通过广泛调研及数据分析,构建一套贯穿于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成果等各阶段的、完善的审计项目审理评价体系。通过系统化审理,实现审计项目的标准化实施,严格保证审计质量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对重大审计问题理解或定性的偏差,以规范审计项目管理,促进审计程序依法合规,切实提高内部审计项目质量,增加内审工作的价值。

(二)建立数据化审计的全覆盖工作机制

数据化审计手段为采集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提供了可能性。这种方式可以跨专业、跨信息系统、全数据并基于相关关系的数据分析,能更有效地查找线索,实现审计线索分析的智能化。通过筛查点状或条状的重要数据,分析、排查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突出问题疑点,进一步确定审计核查重点,精准锁定问题。

因此,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开放审计人员的信息系统查阅权限,实现数据联动,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内审干部队伍建设及培养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内部审计机关迫切需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但现阶段,审计队伍人员素质有高有底,复合型人才比例不大,专家型人才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企业一要建立以任职资格、选拔程序等为要求的岗位准入机制,提高审计岗位的准入门槛,体现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审计人员的职责要求,界定组长、主审、小组长等职业的准入条件,从审计人员配置上为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提供保障。二是要强化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素质培养机制,确保审计期望与审计能力达到有机统一。三是要建立审计人员奖励、晋升等的发展机制,建立与审计的职责、收入、发展前景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审计工作,并激励审计队伍人员不断精进技术,努力保证每个审计人员都能在审计项目中尽职尽责。

(作者单位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叶陈支.公司内部審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2] 黄幼学.关于建立政治巡察与经责审计全覆同步推进机制的思考[J].微审计,2018.

猜你喜欢

内审项目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睡个好觉
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