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保护策略研究
2019-12-24朱晓彤
朱晓彤
摘 要:文化资源对游客深入了解本地文化和建立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具有关键性作用。研究了当前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文化资源的策略,以期为当前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08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F323 文献标志码:A
乡村旅游是一种休闲性的旅游方式,游客到乡村旅游的目的有以下几种。第一,休闲目的。远离城市的喧嚣,返璞归真,享受乡村的空气、美食,感受乡村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第二,亲子娱乐。当前城镇化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乡村搬到了城市。对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来说,孩子除了课本学习,还应该体验农村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亲子活动选在乡村,通过这样的娱乐方式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让孩子在另一种环境中学习生活,不忘“本”。第三,其他目的。除了休闲养老、亲子娱乐之外,还有因商务或调研等原因选择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当前精准扶贫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新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扶贫工作,扶贫工作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精准扶贫等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有政策[1]。目前,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和地区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的结束,相反,剩下的贫困工作更加艰巨。要想完全脱掉贫困的“帽子”,除了党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还要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村民自己的力量,整合资源建设乡村。各乡村由于地理位置等不同,形成了不一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取得了发展优势,但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
1 乡村旅游文化保护现状
乡村旅游有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文化资源能够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形成独有特点,构建差异化品牌。当前不同区域的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例如围湖造田的龙舟竞渡、赶歌文化,还有比较出名的福建土楼文化等,都是乡村旅游中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自然景观较差的乡村将人文景观或文化景观作为宣传和打造的重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包括的内容较多,不仅包括田园景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物质形态的文化,也包括乡村风俗礼仪、家庭祖训等非物质文化资源[2]。
当前,乡村旅游火爆的原因之一在于乡村文化建设。很多地方对文化资源建设不够重视,因此出现千篇一律的农家乐和千村一面等现象。这些地方文化的同质化,没有挖掘地方特色,也就谈不上差异化的宣传与推广。有的地方在打造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破坏了文化资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的价值观严重冲击着乡村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化资源是村民寄托乡愁的一种形式,也是乡村价值的重要体现。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进程加快,以及乡村文化建设中不合理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资源,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
2 乡村旅游文化保护的策略性研究
2019年9月16—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建设不是重建新房或建筑就可以形成的。保护与建设乡村旅游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灵魂。很多乡村努力克服乡村旅游同质化的问题,不想让千村一面等现象影响乡村的发展,但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地方过于着急发展乡村旅游,想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剩余劳动力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由于缺乏整体、科学性的规划,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因此,要重点挖掘当地文化特色,使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途径,丰富当地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激发当地文化活力,形成品牌效应[3]。
2.2 提升乡村旅游开发技术水平,重视文化资源的融合利用
①建构一支业务能力强、对乡村足够了解、知识学历水平高的文化建设指导团队。充分调查与研究,深挖、细挖当地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建設与发展文化,用文化吸引游客。②注重理论与技术的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技术应用,利用现有乡村的特色和风貌,最大限度地开发具有“原生态”特征的文化资源,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当地文化。
2.3 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活化”文化资源
在乡村文化资源的建设中,除了要保持文化资源的原汁原味,还要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文化的讲解方式。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推广,创新表演形式、增加节目创意。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融入技术和文化的元素,让游客体会到当地乡村的“吃”“住”,还要在“娱”“品”方面下功夫。
2.4 发展“互联网+”产品,加强宣传与推广
互联网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乡村旅游。很多乡村其实有优秀的文化,也具有开发和建设的价值,但没有重视宣传渠道和方式,导致其文化无人知晓。“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成为过去,乡村旅游要得到发展,就需要在宣传与推广方面做足工作。
2.5 打造网红产品与资源,吸引游客游玩
“打卡”“网红”是当前互联网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很多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会将“到此一游”作为朋友圈的主要内容。很多网红地点都在城市中,为了适应游客的需求,乡村旅游也可以有意打造网红地点并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宣传,提高游客来乡村旅游的意向。
2.6 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为先
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建设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不是破坏也不是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乡村旅游建设中保护文化资源是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有关部门在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文化,不能破坏乡村文化的“原生态”。
3 结束语
发展乡村旅游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本与优势,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乡村形成差异化品牌。要注意对“原生态”乡村文化的保护,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谷新,吕青.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4):139-140.
[2]许亦善.人文可持续与乡村旅游发展——以武夷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0(1):48-51.
[3]宋建军.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研究——以浙江衢州为例[J].当代农村财经,2019(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