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讨

2019-12-24高伟

经营者 2019年22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高伟

摘 要 近年来,经济市场不断发展,对现代企业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经济转型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重视程度、职责划分、风控手段、防范监督等主要风险控制的现状和问题,并就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增强管理层风险意识、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和权利、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重视内审监督作用等针对性的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国有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一、前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维持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工作,对当前国有企业中的财务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稳定的发展,加强对财务管理风险的监控和防范,保证内部的经济结构无漏洞,提高我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二、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其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更多体现在财务结构不合理、投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和一般企业不同,国有企业为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随着国企改制的不断推进,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问题作为关乎企业生存的关键要素,完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对实现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应当不断优化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这对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也至关重要。

三、国有企业涉及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业务拓展风险

很多国有企业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会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相应的投资活动,但事前对投资的领域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风险评估,导致在业务经营上造成一定的风险,并且现阶段,多数国有企业没有针对下属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构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再加上国有企业中工作人员的关系错综复杂,导致业务经营错乱,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标准,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资金使用风险

资金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经营过程也就是资金的流动和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但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层级较多的国有企业,没有培养各级管理者对资金管理的意识,导致在日常经营中没有对资金进行实时的监控,或者是对资金的监控力度不够,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加上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经营中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引发了债务风险。

(三)经营流动性风险

目前,国有企业流动资产中,债权和存货的比重较大,为了追求规模导致“两金”居高不下,企业经营流动性差,变现能力不强,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坏账及存货跌价风险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清理债权、管理存货,支付了大量的管理费用,利润下降,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潜在的风险成为现实的风险,进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经营失败。

(四)信用审查风险

在现有国有企业对合作伙伴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大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细致的调查,对合作伙伴的资信状况没有彻底地了解清楚,导致上当受骗,投入的资金被不法商人占有或者是挥霍。同时,因为合同担保的不规范,在出现违约的时候,担保的责任没有办法落实,责任追究起来比较困难,而且相应的法律职能相对薄弱,很多法务人员难以介入合同的审查和谈判中,存在一定的经营和法律风险。

四、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一)对财务风险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处在充分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管理层基本上是从一线业务部门中提拔上来的,特别是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其管理者在具体经营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做业务的思维,重视企业规模和经济利益,对财务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加之一些领导者关于财务管理及风险管理的知识比较匮乏,对风险的认知没有随着职务的上升而有所改变,更加容易使得财务风险的范围和影响扩大。

这种情况下,一些经营政策更加容易超过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比如筹资时随意改变企业目标资本結构,或者没有设置合理资本结构,导致筹资决策失误;突破企业信用政策开展赊销业务,甚至制定激进的销售策略,导致企业两金激增;摆脱企业既定战略的约束,盲目投资与主业无关的业务,导致投资出现损失等。

(二)财务风险管理内控的相关人员职责不明确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进行合理的职责分工,不少企业即使设置了相关风险管理内控职能,对其管控和识别也大都仍旧依靠经验,企业内部未明确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督等相应职责。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一般会归口财务部门,没有在各部门进行合理分配,而财务更多时候体现的是一种为业务发展服务的职能,这样就会导致其在面对经营管理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时,难以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监控和强制约束。

在工作中经常看到,由于职责不明确,企业一些重要经营、投资事项或者资金使用的财务风险控制更多是走走形式,加之管理过程中业务经验意识或企业发展要求往往占主导地位,财务最终对风险的监控仍是在纸面上提提意见而已,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

(三)财务管理对风险管控支持力度不够

现有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还不成熟,市场化下的国有企业,大多注重经济效益,虽然其会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没有很好地运用财务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忽视了财务管理在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缺少了一个管理财务风险的十分有效的工具。

目前,国有企业有一套健全的财务报表体系,多数针对一些重要的财务风险设定了预警财务指标,并进行描述性分析,财务管理思维没有渗透到风险管控之中,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管理出现误判。有两家同一企业集团下的子公司,预警提示资产负债率均超过90%,但由于两个公司业务模式的不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差异巨大,净负债率之间的差距超过20%,他们所面对的债务风险是不一样的,这样的预警,对两个公司杠杆决策及未来目标资本结构设定的影响,显然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