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党组织建设的出路
2019-12-24谭建
谭建
摘 要:在当前“为基层减负”背景和村庄现有人力物力条件下,“空心村”党建工作要主动在资料文牍和文山会海上做减法,积极在为民服务和产业发展上做加法,以“三留守、弱病殘”为对象创建服务载体,把为民服务工作与基层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夯实党组织工作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减负;空心村;组织建设
中西部“空心村”人力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这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社会现状,党组织工作必然要以此现状为基础。当前村组织各种行政化负累极大的压缩了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空间,同时也促使了村委大院机关化,村干部官僚化的倾向。为此,要切实落实为村组织的“减负”责任,在具体化的做好累负工作的“减法”的同时,还要立足实际做好服务群众的“加法”,让村干部抽出身去直面村庄发展的难点、群众身边的痛点,让村组织的行动能够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一、具体化落实“减负”责任,让村党组织摆脱无效负累
减少具体事务要切实找准村组织有哪些具体负担,哪些可以减。综合来看,重复性的报表、不经加工转发的文件、检查考核频繁、不解决问题的会议、超出能力范围的文字材料是当前村组织的主要累负。因此,一是要尽快建立各个职能专业的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资源,保证基础型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尽可能让来自基层的数据一次性填报,进行网络化更新维护。二是上级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转发来的全局性视角的文件加以具体化,而且尽可能的去掉多余的套话,简化成具体指标和措施,让基层一看就懂,懂了就能做,不能本末倒置的让最基层的干部去解读文件精神,且当前村干部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也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三是要尽可能的减少考核检查频次,多促进工作落实。考核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基本方法,但一切工作为了考核而考核,下了指标就只坐等结果,当了甩手掌柜,就是对党的事业极不负责的做法。考核检查是为了求得工作落实,那么在工作进行时各职能部门就共同参与,让工作过程和结果大家心知肚明,工作落实了,检查考核就可以相应减少了。四是要精简会议。减少开会合并开会,领导干部也要善于控制开会时间,不讲空洞冗繁的话,避免讲完又补充。多利用视频会议终端开会,切实避免村干部“不是在开会,就是去开会路上”的状况。五是要切实减少公文写作材料。以村庄现有党员干部的文化理论素质来看,要多采用“基础资料+工作或活动记录”的档案形成方式,少些方案、总结、规划等对公文写作要求较高的文字材料。
二、立足实际做加法,找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为民服务
在有针对性的减轻负担的情况下,增加为民服务和公共品供给的力度,做好拉近干群关系,坚实党的群众基础的“加法”。就村庄现有的人员需求状况与经济基础来看,短时间内,中西部“空心村”还无法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善于发现目前群众生产生活的切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为民服务,如发动党员为有临时困难的群众做好农事活动、关爱留守老人、照顾病残独居老人、做好水电路基础设施的维护、保证村卫生室有人有药等,有些事情看似细小,不能显现出政绩,但群众往往于细小处见党的真情,对党组织的凝聚力作用巨大。
应该说,结合2018年2月中央出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当前“空心村”最大的公共需求,应该就是全域环境卫生整治。对于“空心村”环境整治来说,村内的“空置房”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因为“空置房”大都无人居住,残垣断壁、年久失修,较多还有倒塌危险,且房屋周围脏乱不堪,蚊蝇虫蛇聚集,给村民带来人身安全隐患,造成农村凋敝落后、环境恶劣的心理暗示,影响了村民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给乡村后续发展带来用地紧缺隐患。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可以以“空心村”重各种类型的“空置房”整治作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手棋和主要抓手,因为用农村“空置房”整治这“一根针”,可以穿起乡村振兴多条线。
首先, 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有利村庄经济发展。通过“空置房”整治,腾退的宅基地及其附属土地可纳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统筹,根据土地地势条件,将原先因为“空置房”的存在而割裂的地块连片组合,达到新增一批耕地农田,以利于进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新增一批建设用地,以利于农村公益设施或经营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
其次,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有利美丽乡村建设。“空置房”整治消除了安全隐患,美化了人居环境。对整治后腾退的宅基地如不适合耕种或纳入建设用地范围的可视情况宜绿则绿、宜林则林,达到新增一片绿地林地,促进乡村生态大修复。
最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有利公共服务供给。通过空置房宅地基腾退整治,可集中规划农村建房点,一方面人居环境的整治和维护更加便利,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因居住集中而大幅提高;一方面规范村民建房,辅以适度的风貌改造,美化村居形象面貌,实现生活质量大提升。
三、盘活村庄自治资源,展现“程序正义”
“自治”相对于“他治”而言,“自治”具有自主性积极性,对治理结果具有自我负责的态度和预期;“他治”具有被动性从属性,对治理结果存在选择性评价态度和预期,即对符合需求的治理结果予以评价性接受,反之则排斥。“自治”与“他治”必须要与治理主体存在利益链接机制,即治理行为必须以一定的利益满足为目的,否则二者都会缺乏合理性。
当前的困惑在于,在各地农村建立的各种“自治组织中”,我们仍然认为“精英治理”才能保证“结果正义”,于是在各地村庄新型“自治组织”中,多数时候还是村庄精英垄断了公共议事权,其余群众未能直接参与治理过程,把新型“自治组织”搞成了另外一个“村委会”,费孝通认为中国广大农村的社会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就像石子投入水中那样,乡村社会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形成社会关系网,把一部分人排除在“自治组织”外,就难以形成自治网络,这就脱离了“自治”的初衷,这就是忽视了现代化治理中的“程序正义”要件的结果。然而,在当前的中西部农村既有社会治理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情况下,所谓“结果正义”在多大程度上是让群众有真正“获得感”的“正义”呢?显然是不足的,因此,相对情况下,当前“程序正义”的在“自治”中价值无疑显得更为重要,在“结果正义”带来的“获得感”不足的情况下,保证“程序正义”带给群众尊严感、归属感、荣誉感,对融洽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可能更有作用。因此,除了要保证设立的“自治组织”确是切合了群众的利益诉求之外,还要让加大宣传和入户动员,吸纳群众都参与其中,避免精英垄断,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四、创新合作模式,加大外在动力发展集体经济,激活党组织活力
“空心村”人力物力匮乏,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如果仅任凭其内生发展,实是缘木求鱼。因此,“空心村”经济发展必须辅以外在动力。以笔者所在重庆市W区D村为例,该村为贫困村,近年来先后引进了6家单位业主,流转了土地2000余亩,以发展果木和药材种植园区,几年来,除了园区能够提供少量务工和廉价的土地流转费用之外,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且种植业市场敏感度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巨额亏损,截止2019年6月,已经有将近一半面积的园区处于亏损状态,这种单纯“业主+贫困户”模式的扶贫开发方式,抵御风险能力孱弱,也极大浪费了财政的补贴资金。为此,D村所在区政府为了消除地方内的经济“空壳村”,2019年初引进了一家生态科技型养殖企业,由公司提供种猪、技术、防疫、饲料,村集体提供场地和人力,计划按照平均每村一个养殖单元的规模,在当地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但发展高科技生态养殖,前期投入巨大,估算基础设施和自动化设备的前期投入每单元达到100万元左右,这笔费用,显然村集体无法承担,地方政府创新合作模式,按照“公司+政府+合作社+业主+贫困户”投入模式,每个养殖单元吸纳社会业主投入40万元,政府投入40万元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余下20万元按照吸纳4个建卡贫困户,平均每户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入股,村集体和贫困户每年按比例固定分红,生猪出栏由公司保底收购,依托规模以上科技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背景,逐级充分化解了经营风险,贫困户参与度高,有效激活了扶贫贷款资金盘子,汇聚了社会闲散资金,真正实现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不能光说有组织振兴才有产业振兴,也并非说产业振兴了,组织才能振兴,二者应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并进发展。围绕产业落地,村庄可组建一些群众广泛参与的自治组织,如“五老智囊团”、“产业推进协会”、“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服务性质的团队,以产业选择、布局、推进、落实为支点,构建党组织的服务网络,扩大公共品供给的渠道,充分凝聚村庄发展合力,最终起到激活党组织活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