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视角下中共执政正当性研究
2019-12-24谭竹君
摘 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正当性一直是政治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大众传媒的政治传播客观上为培养、论证、宣传党的正当执政而服务。文章依据马克斯·韦伯的正当支配三种类型,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正当执政的三大基础,并以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对党历年的最高权威文件进行文本分析,提出了党实现长期执政的三大正当性资源及其四大具体表现,党始终以保持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的自我革命不断获取新的正当性资源。
关键词:政治传播;正当性;官方意识形态;执政绩效
习近平新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大众媒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政治传播形式阐释党的施政理念、表达党的政治情怀、展现党的执政成就,从侧面论证了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性、价值取向的合理性、道路理论制度的正确性,为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基础提供了正当性资源。
一、政治传播与执政正当性
(一)“政治传播”与“传播政治”
政治传播是一门“制造同意”的艺术,国内学界对政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主要有政治学本位与传播学本位两种取向,即“政治的传播”与“传播中的政治”。前者以政治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传播活动中的政治现象,从宏观视角研究传播过程中的政治行为主客体、媒介功能、管理制度、互动关系等,从微观视角研究传播内容中的政治话语、政治修辞、政治意象、政治隐喻等。后者以传播学的视角研究政治活动中的传播规律、传播机制、传播效果、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等。
不论“政治是内容,传播是形式”的政治学本位立场,还是“传播是本质,政治是现象”的传播学本位观点,都具有局限性。政治传播研究著名学者荆学民从政治学与传播学视界融合的高度重新定义了“政治传播”及“政治传播学”,认为“传播”与“政治”二者不是平行关系,也不是将二者直接机械结合,二是从“生成”的角度,既强调“政治”形成中的传播因素或层面,又强调“传播”形成中的政治对象或内容,政治与传播作为一种要素内在融合,形成一个完整内容的新的独立范畴,即政治传播。
以“政治”与“传播”形成过程的“同一”来界定政治传播的范畴,符合政治的沟通本质和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一方面,一国、一地区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政治目的,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作为中介与公众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媒介阐释其政治方针、政治主张、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以良好的沟通互动获得民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经营活动受到一国、一地区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与管理体制约束,其生产的新闻产品必须传播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解释和论证政治制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以确保自身合法化。此外,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同样促使其自发传播、普及和传递社会主导的政治知识、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使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力得以延续。
由此可见,传播行为与政治行为总是交织在一起,传播过程与政治行为过程互相渗透,政治传播的主体不仅仅是党的机关、政府部门等官方机构,也包括了主动传播政治的大众媒体及自媒体。因此,政治传播的行为是主动的、自发的、自觉的,是传播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意图,通过开展政治宣传、政治沟通和政治营销,劝服受众改变或坚持某种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的一种说服性传播。
(二)执政正当性的内涵及类型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在其著作《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中提出了“支配”(Herrschaft)的概念,即“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或所有的)命令的可能性”,被支配者(die Beherrschten)对支配者(Herrscher)的服从关系,既有利害关系的考量,也有基于习惯、情感连系之动机,亦有理想性(wertrational)的自愿服从之成分。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种支配-服从关系会自动延续,每一支配者及其支配系统为维系其长久的统治地位,都会培养、论证、宣传其支配地位及支配方式的“正当性”,若被支配者肯定、认可、服从了该种支配方式和被支配地位,则赋予了支配者能够行使其支配权的权威,否则被支配者将以暴力革命等形式推翻自称拥有权威的支配者的支配地位。
马克斯·韦伯对“支配正当性”的社会学讨论是建立在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的服从关系基础之上的,不论是自愿性还是非自愿性的服从在事实上都构成了实质的支配关系,在非自愿性服从的支配关系下,受支配者对掌权者的臣服和忠诚不一定含有“正当性”的信念,除非“支配者对正当性的坚持达到某种显著程度,同时这些坚持,根据它的支配类型,是妥当的(gilt,valid);如果确实妥当,那就肯定了那些自称拥有权威之支配者的地位,也决定了支配者行使支配的可能方式”。可见支配的正当性来源于“受支配者对支配者的臣服与效忠,以及支配者的信念及行为的妥当性”。
马克斯·韦伯以正当性的类型作为标准,为不同的支配形式分类,由此提出了“正当支配”的三种纯粹类型:即传统型支配、卡里斯玛支配、法制型支配。傳统的基础(traditionale Herrschaft)来源于“确信渊源悠久的传统之神圣性,及根据传统行使支配者的正当性”;卡里斯玛的基础(charismatische Herrschaft)来源于“对个人、及他所启示或指定的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之超凡、神圣性、英雄气概及非凡特质的献身及效忠”;法制的基础(legale Herrschaft)来源于“确信法令、规章必须合于法律,以及行使支配者在这些法律规定之下有发号施令之权利”。
支配正当性与执政正当性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斯·韦伯认为如果被支配者人数颇众,支配者就必须委托管理干部来间接行使其支配权,基于管理干部的职权、职能与分工,机关(Behüōrde)逐渐成型,科层制(又称官僚制,Bürokratie)应运而生。官僚行政系统与官吏制度的诞生,使得基于家产制的奴隶主-奴隶间小范围的支配-服从关系过渡到了基于官僚制的一国、一地区间大范围的执政-服从關系,原本具有私人性下属关系的家臣,转变为公共性下属关系的官吏,非管理干部身份的奴隶或随从沦为子民(Untertanen)。
二、中共执政正当性的三大基础
根据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支配正当性三种类型,中国共产党长久执政的正当性基础与官方意识形态的继承与发展、“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合法性密切相关。
(一)官方意识形态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传统基础,一则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建立起的历史地位,历史地位的承袭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核心和领导地位。二则来源于官方意识形态的连续性与包容性,确保官方意识形态与时代主题和社会存在始终具有配适性。执政党以思想政治教材“合法知识”的方式,以及国家宣传机器“权威渠道”的方式,向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论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历史根源。同时,党的历届领导核心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均强调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联系与历史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论证修正后的官方意识形态具有正统性: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内在统一又与时俱进。
(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与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卡里斯玛(charisma)基础,来源于国家领袖的个人施政魅力及其合道德性的执政伦理,在政治传播中常常表现为德才兼备、敬德爱民的贤能政治形象。建国以来,以党报为主的大众媒介常年致力于塑造和宣传国家领导人贤明宽厚的从政道德品质,以及为民奉献的牺牲精神,扩充继任者承袭地位的道德资源与正当性资源,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情感认同基础。2019年习近平主席国事访问意大利期间,人民网、新华网、共产党员微信号等官方媒体,分别以“习近平的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最好注解”等标题,合力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共产党人不变信仰与执政理念,将中共“全心全意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象化、具体化,凸显国家领袖具有常人所不能的超凡献身精神,基于使命与理想的召唤为政治信仰奉献终身,印证了中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特征,构建了最高领导人及其领导的执政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崇高执政形象。
(三)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基础来源于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合法性。一方面,大众媒介利用历年“两会”换届选举的新闻宣传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合法性,《宪法》《选举法》规定人民享有同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基层人大代表由选民“一人一票”式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确保社会主义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级人大代表及国家领导人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且符合“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另一方面,大众媒介以“两会”为窗口充分展现“中国式民主”优越性,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惠民政策、民生成绩、民生福利论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式民主选举制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论证了中共执政地位的正当性,巩固了中共执政地位的民意基础与法理基础。
三、中共执政正当性的案例分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长期性、稳定性与连续性,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的正当性资源来支撑。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持续、较高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执政绩效,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进。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价值取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超阶级先进性,使人民确信党始终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此外,民主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选举产生,且“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比达到了全国五级人大代表总数的95%”,真实反映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使人民确信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最好实现方式。
(一)经济发展与民心向背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人民群众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和利益问题,是凝聚人民对执政党信心及信仰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中共长期执政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虽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新问题,但党对经济发展方针与策略的适时调整,妥善处理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缓和了社会冲突与民众不满,持续巩固了中共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报告最具有权威性、指导性与概括性,对大会的直播报道是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关注度最高的一次政治传播。历年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四代领导集体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变”与“不变”的表述,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长期性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高度概括了党克服困难的历史努力、当前成果与未来规划,明确传达了党具备非凡执政能力的政治信息,塑造了党“智慧卓越、决断有力”的精英领导形象。
“十三大”以来,经济发展理念的调整折射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及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侧重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伟大历史转折”,举国百废待兴,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首要任务,“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现实捷径。1992年“南巡讲话”大规模的政治宣传,向社会大众释放出“大胆试验、勇敢探索”的政治信号,私营经济进入了飞速成长的新阶段,经济建设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局面。然而,“先富带动后富”伴生的贫富差距拉大和分配不公问题,导致社会不满情绪高涨,使中共的执政地位受到挑战。“十五大”首次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大”进一步细化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大”强调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至“十九大”再次强调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最权威的文本展现了历届领导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坚定决心,传播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升华党“担当有为、、担当敢为、担当善为”的负责形象,俘获民众对中共执政能力与不变信仰的持久信任,维护和巩固中共长期执政的民意根基。
(二)廉洁自律与民众信心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党内出现的权力腐败与脱离群众问题,使党的执政地位遭遇正当性危机。党必须展现其具有克服缺陷不断修正自身的能力,具有持久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不变信仰,具有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坚持开展完善自身的反腐倡廉建设,才能提升民众对党廉洁自律的信心,确保党执政地位的连续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从革命党转变为长期的执政党,从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转变为保卫胜利成果、巩固执政地位的政党,长期执政地位暴露出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弱化了党的先进性、损害了党的纯洁性,严重背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然影响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心。尤其是部分党员权力寻租、公权滥用、贪污腐败案件被媒体扩大化曝光,引发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与负面舆情,使党陷入了执政的正当性危机。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自身的反腐廉政建设,克服自身缺陷、不断修正错误、完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维护党领导地位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均以“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高度来认识党内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证明党具有强大的自我反省、自我改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能力,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初心不变,确保其与人民群众建立的授权契约不变——以党无私为人民利益服务换取群众部分权利的让渡,以反腐肃贪的成果说服广大民众继续给予信任和支持。
作为展示党反腐倡廉措施及成效的最高权威文本——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技巧性的政治传播话语,增进民众对党“自我革命”动机的理解,争取民众对党继续执政的政治支持。一方面,报告多处使用了反义性短语,例如“政治清明”、“务实清廉”、“意识淡薄”、“腐化堕落”等,鲜明地表达了党对“廉洁自律”的希冀和对“贪污腐败”的憎厌。另一方面,报告多处运用了表态性词语,例如“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力戒空话”、“切忌过场”等,以及“决不”、“不准”等禁止性、限制性规范词,明确传达了党对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和“零容忍”态度。
(三)执政为民与民众认同
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首次归纳党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党的章程,并提高至“党的根本宗旨”高度。在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德治理念贯穿执政过程始终。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历次整风运动和作风建设的核心主线,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群众路线在数次党的自我修正、作风整改、教育学习中不断被巩固、强化、升华,“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党员义务、政治纪律、道德考核、績效评估等形式被固化为制度,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评估均把“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要求作为个人及组织考评的重要标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开展作风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手段,核心在于教育共产党员“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预防“两个脱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执政危险。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均将党群关系与党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事业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脱离群众、背离人民即丧失了党的先进性、丧失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沦为失德失范的“无德之人”。政治传播话语常以“人民叛徒”、“民族败类”、“历史罪人”等道德范畴词汇,描述违法乱纪的党员或组织,在道德品质上塑造其道德败坏、影响恶劣的负面形象;在政治身分上将其划为“敌我矛盾”的“阶级敌人”;在情感态度上营造其遭世人唾弃、厌恶的舆论氛围,营造出违法乱纪分子“道德破产、情感憎恨、政治决裂”的传播效果,从而划清违法乱纪分子与党组织的关系界限,显示党“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换取人民群众对党连续执政地位的认同与支持。
(四)民生选举与政治权利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不仅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义基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伦理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阶级基础,还体现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基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被写入我国宪法,公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既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也享有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性与公正性,赋予了国家机构领导人民主选举结果的合法性,也确保了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和少数民族等基层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或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国家机构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民主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必须承担《代表法》规定的“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法律义务,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民意民声民情反映主渠道,确保了基层建言“上达天听”,国家权力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行。
在历年“两会”政治报道中,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内容和人大代表的民生提案一直是舆论热点。各级各类媒体以数据新闻、图解新闻、微视频、AR直播等形式解读今年热点民生提案、盘点去年民生提案落实情况、传达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福利等,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效性,凸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民生情怀,“注重民生、倾听民生、改善民生”的系列举措有效提升民众政治认同,起到维护人大代表大会制度合法性、塑造党为民亲民政治形象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政治传播对维护执政党执政地位正当性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学界普遍承认,但何种传播机制促使民眾改变其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又是哪些传播要素与民众的态度转变相关联,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确认。
中国共产党的案例具体分析论证了中共长期执政的正当性基础来源于“普惠人民”的执政绩效、“人民至上”的不变政治信仰,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选举,“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党长期执政的深厚根基。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诸多变化,需要各方努力适应经济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新形势下,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必然受到各类挑战。
在一个长远的历史图景中回望,九十多年来党为克服自身缺陷、不断完善自我的种种努力,使其依然处于不败之地。“从城市转入农村”、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到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方针、冲破长期“左”的错误严重束缚,再到“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忧患意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经受住了每场历史考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作风建设依然贯穿执政过程始终,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在未来依然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吴乃德,简惠美等,译.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2009(04).
[3]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DB/OL].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5] 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DB/OL].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DB/OL].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作者简介:谭竹君(1990.01- ),女,汉族,广西南宁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