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019-12-24王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1期
关键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

王涛

摘 要: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思想观念,在哲学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伦理上主张“仁爱万物”,在行动上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的观念。这种朴素的生态思想,为当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契合点,有利于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仅适应当今的时代要求,同时推动着生态思想观念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非常丰富的生态理念,从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到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无不体现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生态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态理念在哲学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伦理上主张“仁爱万物”,在行动上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的观念。中国古代的哲学家通过自己的认知,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体,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两者相互统一、相互协调。

华夏文明不同于西方的海洋文明,是源于大河流域的大河文明。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以农事为本,古代华夏民族的发展严重的依赖于外界自然环境,所以对自然的敬畏可想而知。这使得中国古代的传统生态思想重视自然、敬畏自然,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作基本理念和最高境界。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只能以朴素的观念来看待自然、理解自然,并不能真正认知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不能深刻认知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但是,这种朴素的生态思想,为当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契合点,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儒的“天人合一”与生态自然观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一般以“天”代指自然界,强调了天人同构、天人合德、天人感应。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和谐,体现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谐性。和谐思想是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其中孕育着“和”的思想,戴圣在其所著的《中庸》中提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和”是天下所有人共同遵守的普遍规则,能够使得世间万物各得其所,体现了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而荀子更是从万物生成的高度来理解“和”的观念,提出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儒家思想中还强调“仁”的观念,“仁”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以性善为根基,推崇道德规范,以期实现社会“粘合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天”与“人”的统一整体性原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共同构成了整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首先,自然对人具有优先地位,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消灭自然规律;其次,人类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需要依赖自然,并且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再次,自然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人类要适用自然规律,遵循维持自然法则才能得以生存。以上观点强调了,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自然界与人类是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同时人类只有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并学会支配掌握自己的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和谐。

所以,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同样强调自然的先在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自然的破坏为代价。但是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追求,“天人合一”思想只能注重个人的完善与超越,无法比拟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人类与自然本质的剖析和实现人类解放的追求。

(二)道的“道法自然”与生态社会观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古代的社会生产环境状况的角度看,古人的生存状态甚至是王朝的兴衰都源于土地,所以认为“人法地”;同时认为土地上万物的生长取决于气候变化,所以认为“地法天”;认为天之上的道是宇宙的根源,所以是“天法道”;作为万物之源的道亦只能效法自身,因而“道法自然”,其实质就是要人、地、天都要顺应“自然”。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其根源的基础是“道”,它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征服与破坏,认为应当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

和谐与持续发展是“道法自然”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观的思想契合点。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与动力,讲求人顺应自然的大道、减少对自然的干涉。这种思想与现今批判传统人类中心论的生态社会观念有異曲同工之处。

(三)释的“众生平等”与生态伦理观

在佛教的缘起理论中,世间的生命在本性上都是相同的,没有贵贱之分。佛教将生命与其生存的环境视为一体,特别是在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后,为众生平等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包括了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的平等。佛教这种对待万物的平和谦逊的态度,为人类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提供了某一方面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强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解”。认为人与自然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用伦理道德的尺度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类要正确的处理、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佛教讲求众生平等、尊重万物,其对众生平等观点和理论的高度抽象与思辨,以及逻辑论证和本体论意义的探讨,为当今人类探索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思维方式和目标追求。虽然其受到历史的、宗教的局限,但是为人类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每个时期都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生态思想观念,对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整合力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理论,它在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同国家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才能植根于当前社会实际。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所以要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它们形成理论整合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在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形成自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传承从未断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史孕育,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延续的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仅适应当今的时代要求,同时推动着生态思想观念的发展。所以,只有彰显自身文化的自信,才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赋予中华民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三)中国传统文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推动力

面对当今纷杂的生态危机问题,我们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將其与西方生态哲学思想相融合,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之路。

首先,要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观念,树立平等的价值理念。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资源的支持,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必将引发生态危机的反噬。所以,要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思想,树立人与生态环境的系统整体性,充分尊重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

其次,要摒弃无序的自然征服理论,树立和谐的尊重观念。

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发展本身。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是有限的,我们在不断改造自然过程中发现自然的规律、体验自然的威力。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科学的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以史为鉴、聚焦优秀文化,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做到科学认知自然、正确尊重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共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国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社,2014.

[2] 董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C].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A].2017-10-18.

[4] 王弘.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工会论坛,2011(01).

[5] 刘占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智慧[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8-17(005).

[6] 赖功欧.论钱穆天人合一观的生态文明取向[J].鄱阳湖学刊,2014(04).

[7] 张祎娜.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8(03).

猜你喜欢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场地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