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法语联诵现象研究流派综述
2019-12-24饶敏邓敏
饶敏 邓敏
法语的联诵现象是法语特有的一个共时语音现象,源自法语的历时演变。12 世纪前,上古法语里大量的词源末尾辅音都是要发音的。自12 世纪起,中古法语期间,位于辅音前和停顿前的辅音开始出现脱落的情况,仅有元音前的辅音还在继续发音;①Tranel Bernard,The sounds of French:An introdu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168-190.而到了现代法语时期,大多数词末的辅音就都不发音了。大约在17 世纪左右,语法家开始使用“联诵”这一术语来描述该现象。不过联诵现象并不只是一个语言演变的自然结果,其出现受到很多社会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们曾一度把话语语流中有没有出现联诵现象视为判断发音人是否为母语发音人的标志,甚至成为判断其社会地位的一个指征。关于联诵的定义,各家版本说词略有差异。Delattre 将联诵定义为古法语词尾辅音残存下来而导致的连音现象,这是从联诵的来源角度做的定义。①Delattre Pierre,La liaison en français,tendances et classification.French review,1947,p.148-157.这个定义混淆了现代法语里提出的连音和联诵的概念,如果沿用Delattre 这个定义,则意味着承认发生联诵现象的前一词词尾辅音本身是要发音的,在这个前提下其与后一词词首元音连读就只能是连音了而不是连诵了。但事实上在现代法语中这些古法语词尾的残存辅音已经是不发音的了。Dubois 将联诵定义为在两个元音音素间插入一个辅助辅音音素的现象,②Dubois Jean,et al.Dictionnaire de Linguistique.Larousse,2002,p.284.但这个定义容易引起混淆,因为它将前一词词尾要发音的辅音和后一词词首的元音音素发生象连音一样的这一联诵现象(la liaison comme enchaînement)也归纳进去了。而实际上,法语所特有的联诵现象是专指独立词词尾不发音的辅音(une consonne muette)因为连读而发音了这一现象的。Grevisse 等人将联诵定义为单独词末不发音的辅音因在意群中与下一词词首的元音结合而发音的事实。③Grevisse Maurice et Goosse André,Le bon usage.Bruxelles:De Boeck-Duculot,2008,p.42.这一定义比较清晰也易于理解,例如在语流“Les enfants”中,法语定冠词“les”末尾的辅音“s”本来是不发音的,但是由于在意群中与下一词“enfants”词首的元音结合,从而发出了/z/的读音,形成了整体[lezãfã]的发音事实,这就是法语的联诵现象。
法语的联诵现象是对外法语教学(français langue étrangère,以后简称为FLE)的法语口语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点。首先,因为法语的联诵出现频率很高,语流中的每16个词里就会出现一次联诵现象(Boë & Tubach 1992)。④Boë, Louis-Jean & Tubach, Jean-Pierre, «De A à Zut»: dictionnaire phonétique du français parlé.Grenoble,Ellug,1992,p.168.其次,法语的联诵现象又尤其有趣,因为我们能观察到在联诵的实际使用方式和我们教授的使用方式之间存在种种差异。在国外,对法语联诵的研究从描述派、语音派、句法派一直发展到现在基于口语语料库研究的大数据分析派(Delattre, 1947: 148-157)⑤Grevisse Maurice, Le Bon usage: grammaire française, avec des remarques sur la langue française d'aujourd'hui.9e édition revue.Editions J.Duculot,1969,p.47.⑥SCHANE S.,There is no French truncation rule.Linguistic Studies in Romance Languages,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Washington DC,1974:89-100.⑦ENCREV P., La liaison sans enchaînement.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1983, 46(1),p.39-66.⑧TRANEL B., French Liaison and Extrasyllabicity in Studies in Romance Linguistics.Publications in Language Sciences,1986,(24),p.283-305.⑨MILNER J-C.,French truncation rule.Quarterly Progress Report,1967(86),p.273-283.⑩SELKIRK E., La liaison en français et la notation X.Langue Théorie generative étendue.Paris:Hermann,1977,p.171-189.⑪DE JONG D., La sociophonologie de la liaison orléanaise.French Generative Phonology: 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s,1994,p.95-130.⑫DURAND J,LYCHE C.,French liaison in the light of corpus data.Journal of French Language Studies,2008,18(1),p.33-66.)。然而在国内,对法语联诵现象的研究相当匮乏,既缺乏对国外已有研究的了解,更看不到讲国外联诵研究成果融入到法语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法语中如此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语音现象,我们不应该忽视。
在法语的语音及音位学研究过程中,联诵很长时间被当成很简单的问题来对待,也没有得到过深入的研究。直到生成语音学派开始了对法语联诵的研究,学界才开始真正系统地来关注和研究这一现象。对法语联诵的研究历经了描述派、语音派、句法派和大数据派等四个阶段。本文将综述和分析国外对法语联诵研究的不同流派,从描述派、语音派、句法派到大数据派,以期能反思现有的法语联诵教学,有助于探索法语联诵教授的改革。
一、描述派
描述派是研究法语联诵最传统的学派,其研究人员主要是一批语法家们。描述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纯描写,即通过描写来记录联诵发生的语境及语言层级(registre)。描述派通过详尽的记录描写,从而提供了大量的联诵现象实例。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对联诵的传统分类方法---三分法。描述派将联诵分为必须联诵、可选联诵和禁止联诵(Delattre, 1947:148-157;Grevisse,1969:47)。此三分法至今仍被法语界广泛采纳和使用。
描述派对法语联诵现象所做的三分类,是在考虑了语音、句法以及言语层级等因素对联诵的影响之后,用大量的参考范例描写出来的。比如描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Delattre(1947:148-157)就曾描述到“必须联诵”出现在限定词之后、人称代词和动词之间、动词和人称代词之间、名词前的形容词和名词之间、单音节的介词之后、单音节的副词之后等语境中,分别如例(1)-(6)所示;联诵在单数名词后、专有名词后、多音节的连词后、连词et 之后等语境中是禁止的,如例(7)-(11)所示。
(1) vos[z]enfants;les[z]autres;un[n]ami
(2) nous[z]avons;ils[z]ont
(3) vient[t]-elle;parlons[z]-en;allons[z]-y
(4) un grand[t]arbre;de grands[z]amis;au premier[r]étage;un bon[n]ami
(5) sous[z]un arbre;en[n]hiver
(6) très[z]utile;trop[p]aimable
(7) un soldat/anglais;le camion/arrive
(8) Louis/appele;Paris/aussi
(9) alors/on y va;cependant/on l’accusait
(10) lui et/elle;et/on l’a fait;et/avec moi
(11) des/héros;en/haut
对描述派的专家们提出更大挑战的对“可选联诵”类型的描写,因为其影响因素很多,很难描写。Delattre 直到1955年才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用分级法来描述“可选联诵”。Delattre 鉴于联诵发生的可选性受到句法、语音、音调、历史因素以及言语层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一个分级表表1数字10 表示必须联诵, 其后实现联诵的可能性随着数字的逐渐降低而降低。①DELATTRE P.1955.Les facteurs de la liaison facultative en français[J].French review:42-49.
表1.Delattre 的联诵分级表
描述派对联诵的研究有很多局限性和质疑。他们虽然提出了对联诵类别的三分法,但是这样的分类法却难以解释大量的例外。加之描述派内部各家给出的例外例子又不尽统一,所以很是迷眼,让人难免不质疑这样的分类。另外,描述派没有实现对联诵的普遍化归纳,所以也没有找到规则来预知、解释和总结联诵的发生。尽管研究者们也曾尝试过提出一些规则来概括联诵现象,但是这些规则只能概括联诵的部分特性,还有大量的现象无法用这些规则来解释,比如:
- 在必须联诵的例子里,也不是100%都必须联诵,有的例子总是比另外的例子实现得更频繁。
- 在禁止联诵的例子里,有的例子也是可以实现联诵的。
- 在可选联诵的例子里,有的实现成联诵是很常见的,有的实现成联诵却没有那么常见。
- 从句法的规则出发,在相同的句法环境里,有的联诵实现得很频繁(比如形容词gros、petit、grand),有的联诵却很罕见(如形容词léger、premier),这种差异无法得到解释。
描述派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数据,也受到了质疑。Green 和Hintze 就曾指出描述派研究中使用了很多来自基于作者母语者语感的抽象例子①GREEN J N and HINTZE M-A, Variation and change in French linking phenomena [M].na., 1990, p.81。然而影响联诵发生的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研究者更应该在自然的语料中去分析和考察更为真实的联诵发生频率。
二、语音派
描述派盛行的时候,对法语联诵的研究长久以来一直只是语法家关注的焦点。直到美国音韵学家S.Schane 题为《法语的音位学及形态学结构研究》的博士论文问世之后,生成语音学派才开始关注法语的研究。这篇博士论文是S.Schane 在其导师M.Halle 的指导下完成的,研究的理论框架采用的是乔姆斯基(N.Chomsky)的理论框架SPE②CHOMSKY N,HALLE M,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New York,Harper&Row 1968,p.1-419.。 这部博士论文成为了生成语音学派第一篇关注法语研究的论著。该著作结合音位及形态变化等不同层次,形成了对法语的形态音位学(morphophonologie)研究。基于语言的历时和共时变化,该论著提出有序的派生规则(règles ordonnées),从而假设出最接近书写形式和拉丁语的法语底层形式(forme soujacente)。S.Schane 开创了音韵学家对法语联诵现象研究的先河。自他开始音韵派对法语联诵的研究经历了从线性音韵学流派(approche linéaire)、具体生成语音派(phonologie generative concrète)到非线性流派(approche non-linéaire)的发展。
线性音韵流派对法语联诵的分析集中在对联诵辅音(consonne de liaison,简写为CL)性质的分析上。线性音韵流派以S.Schane(1974:89-100)、Dell③DELL F C., Les regles phonologiques tardives et la morphologie derivationnelle du francais: topics in French phonology and derivationa morphology.Massachussetts Inst.of Technology Cambridge,1970,p.1-28.④Dell,F.,Les règles et les sons(Vol.25).Hermann,1973,p.1-288.)为代表,基于生成语音派的抽象思维,认为发生联诵的法语词的底层形式是含有一个词末联诵辅音CL的形式。如果其后接一个词首为元音的词时,该CL 会被保留而产生联诵现象;相反若其后是词首为辅音的词时,其表层形式(forme de surface)则会先通过删除规则(règle d’élision)来去掉这一CL,从而也就不会发生联诵现象了。
具体生成语音派以Klausengurger (1974⑤KLAUSENBURGER J.,Rule inversion,opacity,conspiracies:French liaison and elision.Lingua,1974,34(2-3):167-179., 1977⑥KLAUSENBURGER J.,Deletion vs.epenthesis:intra-vs.inter-paradigmatic arguments in linguistics.Lingua,1977,42(2-3):153-160., 1978⑦KLAUSENBURGER J., French linking phenomena: a natural generative analysis.Language, 1978,p.21-40.)和Tranel (1981⑧TRANEL B., Concreteness in generative phonology: evidence from French.Univ of California Press,1981,p.36-54., 1986:283-305,1992①TRANEL B., On suppletion and French liaison; proceedings of the Romance languages and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Papers from the 20th Linguistic symposium on Romance languages(LRSL XX),F[C],1992,p.269-308.)为代表,他们的分析与线性音韵流派的分析则正好相反。具体生成语音派假定发生联诵的法语词的底层形式不含有一个词末联诵辅音CL,但是会通过插入规则(règle d’insertion)来插入CL,从而解释所发生的联诵现象。
非线性流派的研究,以Encrevé (1983:39-66), Hyman②Hyman,Larry,A Theory of Phonological Weight.Dordrecht:Foris,1985,p.1-153., Tranel (1986:283-305)为代表,突破了传统音位学一直把语音看做是线性结构这一局限,把音段和超音段平面分开,看成各自独立的组成平面。由于在音段音位序列上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超音段音位层次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对联诵现象的描写力和解释力。非线性流派对法语联诵的研究,基于Kaye&Lowenstamm(1984)③KAYE J,LOWENSTAMM J.1984.De la syllabicité[J].Forme sonore du langage,123:59.的音节结构(如图1),音节(σ)被分为声母(l’attaque)和韵母(rime)两部分,韵母又可分为韵核(noyau)和韵尾(coda)两部分,只有韵核是必要成分,声母和韵尾都可以为空。由于法语的音节结构多为开音节,所以常常是没有韵尾(coda)的。
图1.音节结构图
当语流中的后一词词首为元音时,就会形成了一个声母(l’attaque)为零的音节结构。非线性流派在分析联诵现象时,会提出一个浮动的辅音这一概念(consonne flottante),这一浮动辅音位于一个独立的超音段上,当出现声母为零的音节时,这个浮动辅音会连接上去占住空声母的位置,从而构成一个新的音节,触发联诵现象。比如petit[pətit] ami [ami]这个例子:在整个语音派对联诵的研究中,S.Schane 对现代法语联诵现象的研究影响深远,甚至至今还影响着对法语联诵的研究。他的研究同样也受到很多的批判,有的评判甚至就来自生成学派自己的内部。比如他提出同元素节略这一解释,即用来解释法语的省音现象(l’élision),又用来解释法语的不联诵现象(la non-liaison)。这个提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以至于他自己也最终放弃了这样的提法。对其研究最大的批评主要来自两点:1.混淆了音位学层面、形态音位学层面和音位配列学(phonotactique)层面;2.对其研究数据来源的数量和质量的质疑。S.Schane 的研究数据多来自其它作者的二手数据,比如petit ami, petit camarade, petit rabbin, petit oiseau, ils sont petits, un savant anglais, des camarades anglais 等。由于缺乏大量的第一手田野调查数据,所以可供研究的例子很少,因此也造成他所提出的派生规则和底层形式只能解释其有限的例子而无法推而广之去解释更多的法语联诵的例子①Durand,Jacques,et al., Que savons-nous de la liaison aujourd'hui?.Langue française,vol.169,no.1,2011,pp.103-135.。在语音派的其他分支中,非线性流派进步很大,解决了很多线性流派和具体生成语音派遇到的问题,并从非线性的音节层次结构来分析了联诵现象。但是非线性流派未能提出可以描述联诵现象的规则,也没能归纳出究竟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一个浮动的辅音才能与后一音节空声母位置结合,而在什么情况下又结合不能。总而言之,整个语音派的研究都无法有效地、预见性地解释联诵的使用,甚至连很多众所周知的影响联诵的因素,在语音派的分析中也都没有论及到过。
三、句法派
前述语音派的语音学家们建立了语音模型来诠释法语的联诵现象。但是法语的联诵不是一个单纯的语音现象,句法学家们发现联诵要在某些特定的句法环境里才能发生,句法特性对联诵的发生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了研究法语联诵的句法派。Dell 是联诵研究句法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Dell(1973:42)强调联诵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1.一个是语音上的条件,即一个带有词尾潜在辅音的词出现在一个词首为元音的词之前;2.句法上的条件,即必须确保两个词之间的句法关系要足够的紧密。
然而如何定义两个词之间的关系为紧密的句法关系,这是很难的。句法家们运用“x-bar theory”①X-bar theory(X 标杆理论)是语言学分支句法学重要术语。X 标杆理论是将各种短语结构规则高度抽象地综合成单一的X 标杆规则理论。根据该理论,短语由指示语、核心词和补语组成,其中指示语和补语可有可无。理论,通过定义两个词间的分界线来判断词与词之间的紧密关系。Basboll 把边界线定义为语音流中划分领域的单元:«Boundaries are units in the phonological string which define a domain②Basbøll, H., On the function of boundaries in phonological rules.Phonology in the 1980's, edited by Goyvaerts Didier,1981,p.245-269.»。Milner (1967:273-283), Schane(1974:89-100), Selkirk (1977:171-189;1982:368③Selkirk Elisabeth,The syllable.In H.van der Hülst and N.Smith(eds),The structure of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part II).Dordrecht:Foris,1982,p.337-383.) 提出通过分界线的数量来确定联诵是否会发生。如果我们用“#”号来代表分界线的话,联诵会在有一个边界线时发生,在有两个边界线的地方则不会发生。比如在例(12)中,定冠词les 和enfants 之间只有一个分界线,所以是要发生联诵的;而在(12)中enfants 和intelligents 之间就不会有联诵发生,因为一个名词、一个形容词已经分别各自形成了一个音位词(mot phonologique),所以产生了两个分界线,因此不会发生联诵。
(12) a.les # enfants
b.les # enfants ## intelligents
句法派研究联诵,也面临着和语音派同样的问题,试图用几个简单的规则来解释联诵现象,但这样的做法永远不会成功,因为联诵现象的产生是语音、词法、句法、韵律及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互动的一个复杂过程。只有一个兼具考虑多因素的研究才能充分关注到法语联诵现象的多边性。
四、大数据派
当描述派、语音派、句法派都逐步暴露出其研究中的缺陷和问题时,基于大数据语料库的对联诵现象的研究学派开始诞生。基于这种模式进行联诵研究的流派,我们称之为大数据分析派“approche quantitative”。该学派开创了基于使用来研究联诵的模式(modèle basé sur l’usage),其研究方法比传统学派更能兼顾联诵多因素主导的复杂多变性。Booij & De Jong (1987:1015)④BOOIJ G, DE JONG D., The domain of liaison: theories and data.Linguistics, 25(5), 1987,p.1005-1025.就曾经提出“直接在语料库的自然语料中去研究联诵是弄清楚联诵使用限制的必要条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前,用于联诵研究的例子来源比较局限,一部分来自学者们基于自身母语语感而提供的例子,还有一部分例子来自一些政治人物的演讲。但是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用于联诵研究的数据,开始出现风格多样化的趋势。比如我们能看到用于联诵研究的数据有来自以下各种形式的,法语电台广播(Agren 1973①ÅGREN J., Etude sur quelques liaisons facultatives dans le français de conversation radiophonique:fréquences et facteurs[D].Acta Universitatis Upsaliensis,1973,p.1-141.;Blount 1989②BLOUNT E T., Leapfrogging in French Liaison:Intraspeaker Style Shifting in Radio Broadcasting.The SECOL Review,1989,p.137-155.),法国政治和党派人物的电台、电视台表演(Léon 1971③LEON P.,L’art oratoire du président de Gaulle.Essais de phonostylistique,Studia Phonetica, Montréal,Paris,Bruxelles:Didier,1971,p.131-144.;Encrevé 1983:39-66), 非正式访谈④De Jong, D., La sociophonologie de la liaison orléanaise. In C.Lyche (ed.), French Generative Phonology:Res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s.Salford:ESRI,1994,pp.95-131.⑤Green, J.& Hintze, M-A., Variation and change in French linking phenomena.In J.Green and W.Ayres-Bennet(ed.),Variation and Change in French.London:Routledge,1988,pp.61-88., 巴黎人的对话⑥MALCOT A., French liaison as a function of grammatical, phonetic and paralinguistic variables.Phonetica,32(3),1975,p.161-179.;即兴演讲和朗诵⑦BANNERT R.Temporal aspects of liaison consonants and their word initial correspondences in French.PHONUM,Reports in Phonetics(6),1998,p.29-49.⑧LUCCI V., Prosodie, phonologie et variation en français contemporain.Langue française, (60), 1983,p.73-84.;即兴规定主题演讲(Mareüil & Adda-Decker,2002)⑨MAREUIL P B D,ADDA-DECKER M., Studying pronunciation variants in French by using alignment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ken Language Processing, F, 2002,p.2273-2276.;朗诵句子⑩MORIN Y-C, KAYE J D., The syntactic bases for French liaison.Journal of linguistics, 18(2), 1982,p.291-330.⑪SAMPSON R.,Liaison,nasal vowels and productivity.Journal of French Language Studies,11(2),2001,p.241-258.)和朗读报刊文章(Mareüil & Adda-Decker,2002:2273-2276)等。自从学者们开始摆脱传统模式,即使用基于自身母语语感而来的有限例子来研究联诵的模式之后,联诵的研究其实就开始摆脱了三分类法“必要、可选和禁止” 的限制了。
进入2000年后,随着PFC⑫https://www.projet-pfc.net/研究项目(“现代法语音韵学”项目,Phonologie du Français Contemporain)的诞生,基于语料库大数据对联诵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成为一种可能。PFC研究项目是由Jacques Durand(CLLE-ERSS, Université Toulouse-Jean Jaurès&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Bernard Laks (MoDyCo, Université Nanterre & 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和Chantal Lyche (Universités d’Oslo)等人在1999年创立的。该项目的宗旨是要为研究者提供一个现代法语口语的数据库,且此数据库的数据来自各个说法语地区。PFC的数据库面向所有研究者、从事法语教学的老师、学习法语的学生以及普通大众。该数据库最初设计是针对音韵学研究的,尤其是社会-音韵学(socio-phonologique), 后来才逐渐扩展到句法和社会语言学研究。PFC的数据库采集了说法语地区的近700名发音人的语料,其中将近40%的语料已经被转写和分析。在该数据库目前提供的在线可查阅资料里,含有约350小时的录音,涉及近396名来自37个不同调查点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及背景的被调查者。数据库的数据涵盖4种语级(registre),具有极宽泛的地域覆盖率,兼顾城市和农村、市中心和郊区等因素。所有的在线数据都用Praat①Praat, 语音学软件,原名Praat:doing phonetics by computer,通常简称Praat,是一款跨平台的多功能语音学专业软件,主要用于对数字化的语音信号进行分析、标注、处理及合成等实验,同时生成各种语图和文字报表。Boersma, P.& Weenink, D.(2012).PRAAT: doing phonetics by computer [programme informatique].Version 5.3.04,téléchargeable sur
➢ 限定词(un, les, des, mon, son, ton, mes, tes, ses)+首音节为元音的名词,例如les [z]enfants, les autres [z]enfants, mon [n]enfant…
➢ 前附词(proclitique,如ils,elles,on,nous,vous,en)+verbe,例如on[n]en[n]avait parlé, il y en [n]a…
➢ verbe+ 后附词(enclitique),例如De quoi parle-t-[t]on?Comment dit-[t]on ?Encore faut-[t]il travailler…
➢ 复合词或固定表达语(expressions figées ),例如 tout-[t]à-fait,pot-[t]au-feu,de plus en plus
总而言之基于大数据的联诵研究,突破了既往数据来源局限的困局,构建了一个综合多因素的整合研究,从而打破了过去各种流派对法语联诵研究的局限性。
五、结论
在前面的综述中,我们分别分析了描述派、语音派、句法派对法语联诵研究的贡献及其局限性,最后也介绍了大数据派的研究成果及其突破。那么我们应该从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出发,反思中国现行的法语联诵教学。中国现行的联诵教学忽视了对法语联诵现象的研究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入这一背景。在对外法语教学(FLE)的领域,联诵的教学依然处在“三分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依然按照最早的描述派的说法将联诵分为必须联诵、可选联诵和禁止联诵来进行教授。我国高校法语专业的法语教学中对法语联诵的教授普遍呈现现象描写简略、教授给学生的联诵规则要么过简要么过繁、以及与使用脱节等问题。在以后的法语语音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借鉴不同流派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大数据派的最新研究,探索如何将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的途径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