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选穴用药规律分析
2019-12-24詹旭晖王富春赵树明
詹旭晖,王富春,赵树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胃痛,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消化道病症,通常表现为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的一种反复疼痛,所以又被称为“胃脘痛”。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胃脘部隐隐作痛,空腹时剧烈疼痛、进食可舒缓,另外轻度按压或温暖时疼痛也会舒缓,患者往往会有恶心、反胃及手脚冰冷的表现[1]。脾胃虚寒型胃痛是胃痛的多种中医证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因为脾胃阳虚,寒自内生而致,与西医中所说的急慢性胃炎的症状较为相似,通常可见畏寒肢冷,困乏无力,食欲减退,进食后胸闷,脉搏沉细,舌质淡等临床症状[2]。穴位贴敷在使药物在特定部位被吸收的同时,对腧穴经络也同时产生了刺激,对药物和穴位均产生了作用,近2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3]。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法,归纳并总结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选穴及用药规律,为穴位贴敷疗法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进行检索,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共得到关于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文献共57篇。
1.2 文献检索方法
设定检索的主题及关键词为“胃痛”“胃脘痛”与“脾胃虚寒”及“穴位贴敷”“穴位敷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贴敷”“敷贴”“三伏贴”“伏九贴”“膏药”等。检索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所选腧穴及所用中药进行数据统计。
1.3 纳入标准
①文献内容以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为主;②文献中用穴位贴敷治疗的患者均符合脾胃虚寒型胃痛的诊断标准;③穴位贴敷所使用的药物及穴位具体明确;④研究方案科学合理;⑤研究对象为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文献综述;②个案报道;③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文章;④研究对象不符合脾胃虚寒型标准;⑤无固定处方及选穴的文献。
1.5 数据统计及规范
1.5.1 统计方法 手动查询并记录所纳入的文献中使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时所用的中药及腧穴,对每味中药及每种腧穴进行分析及统计。
1.5.2 数据处理及分析 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近现代文献,对所纳入的文献中所选用的腧穴和药物进行分类整理,再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进行保存并分析统计出选穴及用药规律。
1.5.3 数据规范化 将文献中的内容进行规范,其中腧穴用词、腧穴所在部位均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4]进行规范,药物名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5],药物所属类型参照《中药学》[6]规范。
2 结果
通过整理有关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近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最终得到符合标准的文献共57篇,并统计出穴位24种、中药54味。
2.1 腧穴频次分析
统计符合纳入标准的57篇文献中选用腧穴的具体次数,并按次数递减的规律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
表1 腧穴频次分析
注:出现频次占比(%)=单个腧穴出现频次/腧穴总频次数×100%。
2.2 腧穴所属经脉分析
统计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57篇文献中腧穴所属经脉的情况,并对每条经脉的总穴次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穴位所属经脉分析
注:穴位所属经脉出现频次占比(%)=该经脉腧穴出现频次/总穴次×100%。
2.3 腧穴所在类型分析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7篇文献中所用腧穴的穴位类型进行归类并统计频次,频次数按递减排列,结果见表3。
表3 穴位所属类型统计分析
注:穴位所属类型频次占比(%)=穴位所属类型出现频次/总穴次×100%。
2.4 用药频次分析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7篇文献中所用的中药进行统计,并将统计出的频次数按递减排序,结果见表4。
表4 药物频次分析
注:药物频次占比(%)=药物频次/药物频次总数×100%。
2.5 药物所属经脉分析
统计并分析纳入文献中所用药物所属经脉的频次数,并按递减排序,结果见表5。
表5 药物所属经脉分析
注:药物所属经脉频次占比(%)=药物所属经脉出现频次/药物所属经脉频次总数×100%。
2.6 药物所属性、味分析
统计并分析纳入文献中所用药物的性味,并在归类后分别统计频次,频次总数按递减排序,结果见表6。
表6 药物所属性、味分析
注:药物所属性、味频次占比(%)=药物所属性、味出现频次/药物所属性、味频次总数×100%。
2.7 药物所属类型分析
统计分析纳入文献中所用药物的所属类型,并在归类后,将得到的频次数按递减排序,结果见表7。
表7 药物所属类型统计分析
注:用药类型频次占比(%)=用药类型频次/用药类型频次总数×100%。
3 讨论
统计分析腧穴出现频次,发现所纳入的57篇文献中,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所使用的穴位共有24种,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中脘穴,频率为20.56%,其次为足三里穴,频率为19.76%,再次为脾俞穴,频率为15.32%。中脘穴以补为主,并为胃之募穴及八会穴之腑会,《针灸资生经》有言:“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就是说中脘可主治脾胃疾病[7],故主穴多选用中脘;而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又为胃之下合穴,具有和胃降逆、助脾行气机的功效,又因中脘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中脘与足三里穴合用可使脾胃健运、升降复常[8]。穴位贴敷中脘及足三里可达到健脾和胃、行气利水的作用,可很好地缓解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
统计分析腧穴所属经脉及类型,发现人体循行的14条经脉中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文献所选取的腧穴,共涉及7条,包括5条正经与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其中所选用的穴位主要集中在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三经上。其中以任脉最多,用穴占比达39.13%。任脉起于胞中,止于下颌,经脉循行经过胃部,故可治疗胃部疾病。
统计分析药物出现频次及类型,发现在所分析统计的57篇文献中,涉及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中药共54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肉桂、吴茱萸、丁香、干姜、附子,其使用频率分别为15.28%、12.97%、12.04%、10.65%、10.19%。从药物所属类型进行统计可见所选药物多为温里药,其使用频次高达50%。由此可见,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多采用温里药,以起到温里祛寒、散寒止痛的作用。
统计分析药物性味及归经频次,发现在所有纳入的57篇文献中,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的药物,其药味多为辛(56.69%),其药性多为温(60.93%)。辛温之品可以散寒止痛,多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所使用的药物共涉及11条经脉,主要归于足太阴脾经(23.23%),次为足少阴肾经(18.93%),再次为足阳明胃经(14.91%)。脾胃虚寒型胃痛多由于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故多选用归脾、胃经的穴位补脾胃阳气,以散寒止痛。
4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近现代临床中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选穴时多以任脉穴位为主,其中尤以中脘穴应用最多,另配以辛温之品的温里药以温里散寒、驱寒止痛。从用药所属经脉来看,临床用药虽多归于脾、肾、胃三经,但其中脾、肾两经用药却高于胃经。病位在胃,脾胃相为表里,脾主升、胃主降,又因为其证型为脾胃虚寒型,故从脾治胃。肾为先天之本,肾阳又被称为元阳,并有温煦中焦、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9],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胃,故从肾治胃,补以元阳,温以脾胃,以散寒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