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2-24熊树鸿宋志会刘翠婷袁健冰马俊昌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有效率

熊树鸿 宋志会 刘翠婷 陈 进 袁健冰 马俊昌

1.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创伤骨科,广东东莞 523000;2.广东省东莞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东莞 523000

骨盆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的一种,其主要是受到高能量暴力损伤而出现,多数为不稳定性骨折[1-2]。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其骨折较为复杂,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难耐、肢体活动困难等的情况,且多数患者较易出现相关合并症的情况,若不能为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干预,则会导致出现盆腔脏器受损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4]。临床主要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治疗,虽然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患者治疗后,其骨盆功能恢复的速度较慢,这样则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5-6]。骨盆前外固定术,其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应用,可使得固定更加稳固,为骨盆提供更加稳定的血供,与内固定治疗联合,可更好促进其解剖序列的恢复,将其骨盆的稳定性提高,同时,强化盆骨结构的固定,可使得患者更早接受功能锻炼,为其康复奠定基础[7-8]。为探究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接受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 年1 月~2019 年1 月骨科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0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以及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的结果,总结骨盆前外固定术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 年1 月~2019 年1 月骨科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0 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纳入标准:(1)经X 线或CT 检查确诊存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2)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骨折者;(2)手术禁忌证者;(3)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实验组(n=20)年龄22 ~57 岁,平均(38.6±3.8)岁,7 例为高空坠落伤,10 例为车祸伤,3 例为其他原因所致伤,男12 例,女8 例。对照组(n=20)年龄21 ~59 岁,平均(39.0±4.0)岁,8 例为高空坠落伤,9 例为车祸伤,3 例为其他原因所致伤,男13 例,女7 例。两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施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保持为仰卧位,在其耻骨联合上方作切口,切口长度为2cm,将皮下组织切开,对其神经、韧带等组织游离,剥离骨膜,充分暴露其耻骨联合部位,通过Weber 复位钳(上海浦卫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对其耻骨支的骨折部位修复,对专用重建钢板安装和固定。若患者的骶髂关节存在脱位的情况,则可适当将其髂腹股沟的切口延长,确保其骶髂关节被充分的包括,之后使用专用重建钢板进行妥善的固定。手术结束后,于无菌条件下对切口实施逐层缝合处理,并对引流管常规的放置。

实验组则同时实施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在X线机[邦盛医疗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的监视下,以髂前后上棘连线前部,作为进针的部位,在患者髂嵴中正部位,作切口,最后常规将其骨皮质钻开,将螺钉拧入至髂骨部位,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确保避开患者的髋臼,使得固定针穿入其髂嵴双侧,对外固定器安装和固定,确保无误后,将外支架拧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作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性。

治疗效果:参考《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比较》[9]中的内容评价,即基本治愈:患者不存在疼痛症状,其步态正常,肢体等长,下肢无旋转;显效:肢体不等长<2cm,其步态基本正常,下肢无旋转;有效:下肢旋转<15°,行走时稍微跛,患者肢体不等长控制在2 ~4cm 的范围;差:肢体不等长4cm 以上,患者跛行,下肢旋转15°以上;以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并发症:主要为出血、骶髂疼痛、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实验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2 两组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人体直立行走中,骨盆起着十分重要的平衡作用,其稳定性的维持,主要依赖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韧带、骨盆面软组织等结构的良好性[10]。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其主要是高能力暴力所致损伤,会对患者的骨盆结构造成影响,若不能为患者实施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增加其死亡率。目前,临床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治疗,主要的方法为外固定手术和内固定手术,同时可分为外固定架前方固定、经皮骶骨螺钉内固定、C 形钳后方固定等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其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患者实施治疗,应选择可最大程度对其骨盆功能改善的方式[11-12]。

本研究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基础上实施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的实验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其总有效率(95.00%)明显较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高;实验组的拔管、肿胀消退、骨痂形成、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基础上实施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可更好提高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缩短其康复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刘东平[13]表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其接受内固定联合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其康复时间。本研究结果与刘东平[13]中的研究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表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可增加骨折端的相关稳定性,防止对神经、脏器、血管等组织造成压迫,使得患者的骨盆结构得以恢复,但是患者经治疗后,其固定抗应力水平并不理想,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这样则会对其功能锻炼造成影响,从而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14]。盆骨前外固定术,其可通过外固定支架来促进患者骨折更好的复位,且不存在应力遮挡的情况,可更加持久的固定,使得骨折端更好的生长,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应用效果较好[15]。

综上所述,骨盆前外固定术应用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其康复的时间,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以此更好改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骨盆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很有效率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