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换训练法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9-12-24支峥河南警察学院警体部河南郑州47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负荷量负荷运动员

□ 支峥(河南警察学院警体部 河南 郑州 475000)

1、研究价值与选题意义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身体内脏器官、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生理惰性,缩短由正常状态向运动状态的实践以及预防关节和肌肉运动创伤而进行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是教学、训练和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科学的认识准备活动的基本特点,合理的组织准备活动的开展形式,对于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运动成绩具有特殊的意义;变换训练法是对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负荷、练习形式、练习内容以及条件实施变换,打破固有的训练模式,以提高运动员的参加训练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2、准备活动和变换训练法的形式

2.1、一般和专项准备活动

各个运动项目根据其运动特点可以将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作用在于帮助运动员身体加速进入运动状态,将肌肉温度和神经反应都调整至适应运动需要的状态。一般采用以慢跑、功率自行车、跳绳、徒手操、拉伸练习和游戏为主的身体练习手段。

专项准备活动主要是根据训练内容而设定的关于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联系,目的是使身体各个运动器官和相应的神经系统进入最佳状态,在实践安排上要根据比赛情况和运动员个体情况进行安排以保证比赛时间运动员机体具备合适的肌肉温度和血液供给,帮助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

2.2、变换训练法的分类

变换训练法指的是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调整训练内容,变换运动负荷,通过训练形式的改变来增加运动员参加训练的难度,提高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专注性和积极性,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复杂性。变换训练法的核心宗旨是根据实际比赛中曾经出现的各种状况来设计训练内容,主要强调比赛复杂性、对抗激烈性、技术可变性、战术多样性、运动能力临界性和人体运动神经系统拓展性几个方面。在训练中变换运动负荷,可以使运动员肌肉和神经产生与变化相符合的改变,以此提升运动员对正式比赛时场景变化所需要的适应性和承受力。在训练中变换内容,可以强化运动员技术能力和运动素质的全面性,技战术能力可以在长期的系统训练中不断强化提升,运动员运用技战术的能力能够逐步达到实战比赛要求。根据长期训练教学的经验总结,变换训练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负荷变换训练法,内容变换训练法以及形式变换训练法。

负荷变换训练法适用于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训练。在具体的训练实践过程中,负荷变换主要体现为负荷强度和负荷总量的调节和配比,因此根据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调配,可以将负荷变换训练法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恒定不变的搭配形式;

第二,负荷强度的不变,负荷量的变化的搭配形式;

第三,负荷强度的变化而负荷量不变的搭配形式;

第四,负荷强度和负荷量都有变化的搭配形式。

内容变换训练是田径运动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它既可以串联多个技术动作进行组合训练,也可以就单个技术动作进行衍生变化提高难度,也可以根据技战术设定进行内容组合设计。形式变换训练在田径训练中也较为常用,形式变换主要体现在场地环境、训练路线、训练方位的变换。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校园体育都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运动员在周而复始的训练中难免对固定环境产生疲劳和懈怠,加以调整能过让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得到改善,将运动神经调节至较为敏感的状态,取的更好的训练效果。

3、变换训练法与准备活动的有机结合

3.1、负荷变换训练法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1)可以用于准备活动中新技术动作的学习与修正。此时可以运动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度均保持恒定的搭配形式。例如:田径中准备活动的小步跑练习的学习,因为学生刚刚接触新技术动作,还比较陌生,对小步跑练习的基本动作技术概念还比较模糊,不清楚具体的发力方法和发力顺序,肢体表现为膝关节和踝关节过度紧张,动作僵硬不协调,容易出现多余动作。所以刚开始学习小步跑时,运动员的练习速度较慢且总量较少。运动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小步跑技术的动作要领,也有利于教练员的对于运动员动作细节的分析与纠正。随着技术动作由技术学习的泛化阶段向分化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加练习的速度和总量;

(2)可以用于准备活动中弥补弱势技术负荷变换训练可以实现在准备活动中对于弱势技术的提升,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训练科目安排比较紧凑,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大班授课缺乏单项指导的安排,而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将运动员进行分组,根据组别队员状况安排针对性训练,尤其是适当加入负荷变换训练,通过高频率、短时间的长期刺激,改善运动员技术短板;

(3)帮助掌握高难度技术。主要采用负荷强度变化,负荷量恒定的搭配形式;如:跳远的专项准备活动中腾空步动作,这一阶段运动员是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跳远技术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在交流比赛中会出现神经肌肉系统会出现功能紊乱,时常出现动作不规范影响动作表现和成绩。因此,可以在训练中加大负荷强度,加快动作频率,增加难度,缩短动作规程,比如缩短两个腾空步或者多个腾空步之间的衔接时间,可以增强肌肉记忆,使其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能形成动作自动化。

3.2、内容变换训练法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内容变换训练是田径运动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它既可以串联多个技术动作进行组合训练,也可以就单个技术动作进行衍生变化提高难度,也可以根据技战术设定进行内容组合设计。如:田径准备活动中多种跑的练习,要求跑的幅度和频率不同来选择不同来选择运用不同跑步节奏来针对练习;此项训练不仅可以巩固技术还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运动智能,技战术的灵活运用是运动智能赖以发展的基础。例如:在准备活动中利用变速跑的练习手段,此项练习属于中长跑项目中的战术模拟练习并与实战相结合,有助于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比赛中抓住直升时机,从而赢得比赛的胜利。

3.3、形式负荷训练法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形式变换训练在田径训练中也较为常用,形式变换主要体现在场地环境、训练路线、训练方位的变换。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校园体育都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运动员在周而复始的训练中难免对固定环境产生疲劳和懈怠,加以调整能过让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得到改善,将运动神经调节至较为敏感的状态,取的更好的训练效果。例如:适应性比赛或者模拟比赛在田径训练过程中的运用,能够使运动员更快的进入比赛的状态,在比赛过程中夺得先机,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环境以及观众的观赛礼仪都对运动员的竞技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提前适应不同的比赛场地能够增强运动员适应能力。

4、变换训练法在准备活动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4.1、处理好基本技术和高难度技术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训练中,基本技术是训练的主要组成部分,训练频率和训练强度都较为固定,他作为该项运动的主要训练内容,也决定着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的根基。实践证明,凡是能登上竞技体育高峰的运动员,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长时间的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并使竞技保持阶段持续的时间足够长,针对基本技术的训练从时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都必须保证。扎实的基本技术是孕育高难度技术的先决条件;在田径准备活动过程中,应该先从基础的跑、跳、投练习开始,逐渐的过渡到启动、制动及再启动的功能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是根据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发展运动员的基础发展能力,因此在运动员的全称多年训练计划中,负荷内容、形式的变换要保证基本技术的扎实发展;在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准备活动是真实比赛的提前模拟,因此准备活动中基本技术的合理性及经济性是高难度技术的基础。

4.2、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

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应根据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现实状态来制定,准备活动的基础阶段,难点先行的原则上须控制好负荷量大小的变换,以免过度负荷对运动员机体造成的裂变性,在准备活动过程中也要注意内容的变换和实际训练情况相结合,不能盲目的追求高难度的技术动作。

4.3、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在准备活动中,对于技能主导类的准备活动而言,除了改善单个技术动作的基本结构外,提高各项技术的组合水平将是决定田径运动动员竞技水平的关键因素。此时,教练员应该利用负荷变换训练法提高单个技术动作的质量和利用内容变换训练法来提高多个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

4.4、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在田径运动的技术体系中,各个技术相互影响、促进,往往一个重要性较低的辅助性技术的能够对运动员整体技术水平产生影响或阻碍。在正式比赛中,运动员在特长运动中长项会因为技术不均衡而影响发挥以致失利。这种情况表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有时并不取决于特长技术的发挥和屈就于整个技术体系中的技术短板。现代竞技体育比赛对于运动员整体技术水平的均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观点也直接影响训练计划的制定。同理,技术的全面性也意味着战术的多样性,在比赛中焦灼状态下,可以保证自己适应对手的战术变化,又能够给对手制造困难。

4.5、处理好技术的规范化与个体差异化的关系

技术规范是根据人体运动生理和力学原理而制定的动作标准,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守。在日常训练,技术训练是在一定的技术规范指导下进行,这一点在田赛中标枪和铁饼中非常重要。在运动员训练初级阶段尤其要加以强调以保证其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运动员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性,技术规范是理想状态下的技术动作指导,结合过往许多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集成提炼而成,而在微观条件下,个体运动员由于自身特殊性不太能够完全掌握标准的技术规范。因此技术规范只能作为标准对比赛和训练提供参考,设定训练基本方向,而不能成为每个运动员都能达到的模板。这也是各级教练员需要清楚认识,在田径比赛中,实战是检验技术实用性的最好标尺,如果过分苛求对标准的精确实现,往往会造成实战效果比价,比赛中成绩波动较大等问题。

猜你喜欢

负荷量负荷运动员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