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进校园”视角下网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影响研究
2019-12-24赵婉谷郭立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 赵婉谷 郭立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1、引言
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甚至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国家早期在推行应试教育的同时,学校、老师和家长仅仅将目光放在提高青少年学业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体质的提升,造成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协调的状况。现今,青少年体质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国家通过政策规定引导学校体育的发展,以期改善这种局面。
2、青少年运动缺乏症
随着时代发展,体力活动缺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染性疾病。报告显示,多数青少年不能达到每天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and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的要求,世界各国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程度都偏低。运动缺乏症(Exercise Deficit Disorder,EDD)这一医学词汇是指一种低水平MVPA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身心疾病。部分青少年在儿童时期,受到外部因素、自身习惯的影响,呈现出日常体力活动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若不加以干预,会延续至成年期。运动缺乏会导致众多的慢性疾病,且患病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
2.1、引发EDD的原因
(1)科技进步。
科技的进步使得电子产品的易得性越来越高,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低龄化。儿童时期起,大小电子屏幕的高频使用占据儿童日常生活的大量时间,且远超于建议使用时长。青少年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必然伴随着久坐不动、眼睛疲劳等问题。
(2)学业繁重。
由于我国升学大部分采取选拔式测试的方式,学生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学业安排紧凑、繁重,学生没有足够的课余时间用于体育运动。家长、教师、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体育课和课内外体育活动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不能很好认识体力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压榨体育课、强制减少青少年参加体力活动时间等行为使得青少年被动缺乏运动。
(3)缺乏运动意识。
学习娱乐方式的选择使得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久坐、无法提高运动技能娴熟度的环境,使其倾向于减少体育活动,因而无法形成日常进行体力活动的习惯,从根本上缺乏运动意识。部分青少年不擅长体育运动,从心理上排斥体育活动,无法形成积极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其一,人工智能程序的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的人工干预,有些情况下程度较深,有可能事先对人工智能创作结果的表达进行预定,这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创作。通过对程序算法和数学模型的设计预设人工智能程序的创作功能,并不一定能具体预定计算结果的表达。例如,美颜相机程序对照片进行自动修正的算法就是预先设定的,操作者只能在预先设定的美颜算法中进行选择,而无法修改算法。
2.2、EDD的并发症
由于缺乏运动,而营养较好,EDD青少年肥胖率较高,肥胖导致内脏血液脂肪含量较高,有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久坐读书或使用电子产品使得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使得视力下降。
肥胖的EDD青少年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容易受到同伴、同学等的嘲笑,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因害怕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受到异常的、不公平的对待,肥胖青少年会更加排斥运动。
3、网球运动的特征
3.1、体能特征
网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型的运动项目,对打回合多,技战术运用灵活,需要多种体能素质作为基础和支撑。体能是所有运动的基础,网球运动所必备的体能包括: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力量、耐力和速度。
(1)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肌肉协同发展或交替完成截然不同运动的能力。网球运动的击球过程是一个协调的动力链,首先下肢蹬地,通过下肢、髋关节和核心躯干的扭转发力,将力量从脚底传到上肢关节进行击球动作。同时,网球运动将奔跑和击球过程连结起来,判断来球方向,将身体放到合理的击球位置,并做出击球动作。由此可见,网球运动需要良好的协调性作为支撑。
(2)灵敏性。
灵敏性在网球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进行网球运动时,击球前需要判断来球方向和运动轨迹,并通过步法移动迅速作出调整,并迅速移动到合理的击球位置进行击球。判断后迅速制动则需要身体具有较好的灵敏性,需要较好的支配肌肉进行运动状态的能力。
(3)柔韧性。
柔韧性是关节的活动范围。网球运动中的急停、疾跑、追球、大幅度挥拍和身体转动都需要一定的柔韧性。柔韧性训练不仅是动作完整快速完成的保障,也是预防运动伤病的必要手段。
(4)力量。
力量素质是运动的基础。网球运动运动过程中停转、蹬起、快速移动、高速挥拍、有力击球,以及无氧代谢和柔韧性都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作为支撑。既包括稳定身体姿态的核心肌群的力量,也包括上下肢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经常进行网球运动,可促进身体各部分肌肉力量的协同发展。
(5)速度。
当来球具有一定的速度时,留给预判和击球的时间会相对减少。预判后移动到合理的击球点,并引拍做出完整的击球动作,则要求具有一定的反应速度、肌肉收缩速度以及快速移动的速度。在网球练习时,必定会进行速度练习。
(6)耐力。
网球作为隔网对抗型项目,对打回合较多,是由起动、冲刺、爆发发力组成的非周期性运动。据ITF官方统计,网球运动属于混合供能型,以磷酸原代谢为主(约占70%),糖酵解供能更多出现在相持阶段(约占20%),间歇时期主要是由有氧氧化供能(约占10%)。因此,耐力素质在网球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氧耐力是维持整个运动或比赛过程的基础,无氧耐力是保证攻击性的重要因素。
3.2、心理特征
网球作为隔网对抗的技战术运动,不仅对身体能力提出要求,对心理技能也提出了较高要求。网球运动的如下特点对心理技能提出较高要求:(1)是连贯性的个人运动项目;(2)是开放性技能的项目;(3)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灵活性;(4)比赛时间完全取决于比分。因此,网球运动要求运动者具有情绪控制、压力排解、积极应对失误、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心理能力,来应对运动或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据研究,网球运动员在积极、活泼、自我认同方面具有较高得分,而在低落、生气、恐慌等负面情绪中得分较低。这说明,网球远动员具有较为正面积极的心理特征。
3.3、眼动特征
网球运动或比赛中,需要紧盯来球,判断来球方向,不断调整位置到最佳击球点。球在对方半场时,球离击球人较远,而击球时球距击球人则只有十几厘米,这就需要击球人在远近距离中不断调整眼睛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眼部睫状肌处于舒张和收缩不断交替的状态,晶状体屈光度不断转换调节;同时,来球轨迹的多变性,眼睛随网球轨迹变化而移动,能有效锻炼眼睛。
4、网球运动对改善EDD的作用研究
4.1、网球运动对EDD青少年生理上的积极影响
(1)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应试教育过度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忽略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对于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具有较大威胁。学生参加网球运动,在加强学生体力活动之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运动者的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EDD青少年由于久坐,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较为低下,肌肉含量也较低。进行网球运动时,对于多种体能素质的运用,能有效提高患有EDD青少年的运动能力;有氧和无氧供能交替进行的供能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心肺能力,增强其体质,增进其健康。强健的身体是努力学习的基础,进行一定强度的网球运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积极地生活学习。
(2)加强心血管健康,有效控制体重。
网球具有持续性的中低强度运动加上间歇性的高强度运动的特征,是有氧与无氧共同作用的运动项目。研究证明,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相对于长时间单一低强度运动具有更加优良的燃脂效果,能更好地提高心肺功能。由运动缺乏引起的肥胖会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需要一定强度的运动对心肺进行刺激,使心率达到燃脂区间,从而达到燃脂减重的意图。学生在进行网球运动时,其趣味性会使自主地进行间歇性运动,而不会很快感到枯燥,结合趣味教学和成功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主动加入到网球运动中。一旦心率到达燃脂区间并持续一段时间,则可以有效减重。
(3)预防和延缓视力退化。
据调查研究,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二,佩戴眼镜现象及其普遍,防治近视是青少年健康的一大关注点。网球运动的眼动特征表明,进行长期的网球运动或比赛,能使眼部肌群和晶状体的收缩能力和弹性得到很大的锻炼,对眼部肌肉起到放松和加强的作用。在校园体育课或课余活动中,加入网球课程或活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参与网球运动,紧盯球的移动和飞行这个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视疲劳,起到预防和延缓视力退化的作用。
4.2、网球运动对EDD青少年心理上的积极影响
青少年普遍学业压力繁重,面对学业压力如何缓解和释放,使学习更加高效也是青少年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网球运动作为一项对心理技能要求较高的运动,不仅是对技术也是战术和临场反应的考验。长期参加对青少年能够培养出较未参加学生更好的心理能力,在面对学业压力时,能够更好地排解和舒缓学业压力。网球比赛的输赢取决于多种因素,在球场上学生能更好地面对输赢,在学习中,也能更加积极地面对失败和学业困难。网球运动的多变性要求运动者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期参与网球运动能够增强注意力集中度,使学生有更强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网球运动的减脂塑形功能,以及其独有的社交功能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找回自信,也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交流,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
5、结论
网球运动是一项人人皆可参与、对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良好效果的运动。自2016年国家提出“网球进校园”以来,网球这项在校园中较为少见的运动也逐渐进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网球对于青少年身心协调、健全发展具有良好作用,将网球运动引进校园,可增强学龄青少年儿童体质,在一定程度上远离慢性疾病,提高运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同时,也可使其心态更加积极、健康,具有更好的抗压性,更好地面对学业上的困难和挫折。全国各中小学应在在国务院所发布《意见》的领导下,加强“网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试点地区更应起到带头作用,以带动辐射地区的校园网球发展,使网球运动在校园中流行起来,给学生带来更多运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