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运动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9-12-24肖欢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体式练习者瑜伽

□ 肖欢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它回答了教育的根本问题,既“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德”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在大量的实践活动过程慢慢的去体会,这样才有助于人们去理解道德的真正内涵,增强人的自主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曾说过“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由此看出体育与德育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体育是实现德育发展的载体。瑜伽作为一项新型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1、瑜伽概述

瑜伽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它被人们被誉为“世界的瑰宝”。瑜伽是一种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古老修持法,主要通过瑜伽体式、呼吸和冥想的练习,实现身体、心灵和精神的和谐统一,达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瑜伽一词最早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中演变而来,其含义为“和谐,统一,相应,结合”。瑜伽原是古代印度僧人的一种修行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瑜伽文化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广泛流行于东西方国家的大众健身方式。

2、瑜伽的育人价值

2.1、增强练习者的身体素质

瑜伽是在缓慢的动作练习过程中,时刻保持身体的放松和呼吸的深长,以达到舒筋活络、按摩脏腑、健身塑形、灵活关节、强化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目的。一节完整的瑜伽课程,由冥想调息、瑜伽体式和休息术组成,其中瑜伽体式主要包括站立体式、坐姿体式、前屈体式、后屈体式、扭转体式、翻转倒立体式和仰卧体式,不同的瑜伽体式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练习者通过 “树式”、“鹰式”、“舞王式”、“半月式扭转”等瑜伽体式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及柔韧性,提升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通过“下犬式”、“肩倒立”、“头手倒立”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腿部疲劳,从而预防和治疗静脉曲张;通过“船式”、“斜板式”、“战士二式”等瑜伽体式可以提高腿部、手臂及腹部核心力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瑜伽提倡多吃悦性食物,少吃惰性食物,不吃变质食物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使练习者保持充沛的精力,促进身体的健康。

2.2、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道德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它的意思是指做人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人善良的本性。在儒家思想里道德代表了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倡导“仁、义、礼、智、信”,以此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从而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及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印度瑜伽典籍《瑜伽经》里提出的瑜伽修行八支分法与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理念相似。瑜伽的修行遵循非暴力,不偷盗,不说谎,不贪婪,不淫欲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要求练习者做到不强迫自己或他人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学会忍让和宽容;不偷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主要包括物品和其他人的思想;不妄语,不辩驳;不执著于追求功名利禄,满足于当下;忠诚地对待自己身边的人。瑜伽要求练习者应时刻怀着一颗热爱的心、感恩的心和奉献的心,能抵御各种权、钱、色的诱惑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充分发挥个人的社会价值,回馈社会。

2.3、加强情绪的管理能力

情绪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它通常与人的心情、性格、脾气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个人都会产生情绪体验,但是对其引起的自身生理变化与行为却往往难以予以控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绪可分为:喜、怒、哀、惧四大类。如果再进行细致的划分的话,就包括我们身上所发生的所有一切情感,即我们通常认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一般是指中医里七情和佛教里六欲。中医里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密切相关。六欲是佛教用语,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和人想欲。另外,关于七情六欲还有其他说法,《礼记·礼运》中记载道:“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人们通过瑜伽的练习不仅能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情绪去激励自己的行为,还能了解别人、影响别人的情绪。瑜伽练习既重视瑜伽体式和瑜伽呼吸,同时更重视内心的修行。它强调练习者在做这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摒弃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杂念,把一些令人感到烦恼、忧愁或是不开心的事情抛之脑后,只是专注于当下,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细微的变化。瑜伽可以使练习者在轻松、宁静的环境下通过教师的语言提示,勾勒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直面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体验当下的心理活动,然后采用一些积极的正面的引导词去给练习者做心灵的疏导,使练习者以一种健康的、积极性上的心态面对生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4、增强练习者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爱默生曾说过“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只有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不懈努力,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干扰,才能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最终获得成功。专注力的缺失容易导致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意志力薄弱,使人缺乏自信心和成就感,精神萎靡不振,在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瑜伽经典《瑜伽经》中描述,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识拨动,呼吸是瑜伽实践的源头。在瑜伽体式练习和冥想练习过程中,选择放一些轻音乐,然后引导练习者把意识放在自我缓慢而深长的呼吸上,用心感受每一次顺畅的呼吸,通过呼吸控制和引导身体内能量的流动,使散乱的精神集中,只是专注于此刻体式练习,往内观察自己的身心实相,以智慧洞察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源,达到控制我们的身体、心灵、情绪的目的。瑜伽常用的呼吸主要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喉式呼吸和完全式呼吸,通过呼吸练习不仅能够给身体组织器官和大脑带来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消除身体局部肌肉、内脏的疲劳,增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还能缓解练习者焦虑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培养人的专注力,使身心得到安定。

2.5、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瑜伽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时尚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练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拥有健康、苗条、青春动感的好身材,关键在于明确的目标、良好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练习,否则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人们通过长期练习瑜伽不仅能提高身体的力量、柔韧、平衡及灵敏素质,还能在瑜伽练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练习者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行动力,从而形成自觉的坚定的意志力。瑜伽强调练习者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使练习者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以充足的自信心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收获从容快乐的人生。

2.6、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到今,许多哲人都十分重视审美对个体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席勒认为审美教育能够恢复人的完整性,从而成就理想的人和社会。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危机,面临着个人与自身、他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诸多矛盾,比如:精神焦虑、人际关系疏离、自然生态危机、物欲主义、精神文化缺失等。瑜伽作为一项特殊的运动项目在促进个人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美学价值。瑜伽不反对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但同时它更注重精神和灵魂的修行。它强调人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人的精神生命的实现主要通过瑜伽体式、调息、冥想等形式用意识控制身体感官系统,增强人的感受性,使人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从而对人的生命有更为深刻的体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健康与美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3、瑜伽运动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

3.1、优化宣传手段,明确宣传内容,提升大众对瑜伽运动的认知度

为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瑜伽运动,首先加大国内高校瑜伽课程的开发力度,使瑜伽运动进入高校体育课堂,既有利于提升瑜伽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在国内的社会认知度,又有利于拓宽瑜伽的普及范围。其次,官方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瑜伽比赛,通过赛事平台展现瑜伽运动的魅力和价值,以推动瑜伽运动育人价值观念在中国的传播。第三,采用多样化的媒体宣传手段,比如:网络媒体、报纸、杂志、广播和视频网站等等。

3.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如今的社会都讲依法治国,依规依章办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指的是规章制度,它不仅可以鞭策、激励和约束人的行为,还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起到指导性作用。因此只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瑜伽行业的组织管理体系,才能保障瑜伽练习者的基本权利,促进瑜伽课堂、瑜伽赛事安全有序的开展。

3.3、拓宽瑜伽学术研究,用实验数据支撑瑜伽育人价值理论

实践出真知,任何理论研究都需要实验数据来证实其真实性和有效性。瑜伽运动育人价值的实验研究属于跨学科交叉理论研究,该研究需要的样本量较大,实验跟踪时间较长,实验过程复杂,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才能鉴别瑜伽运动对人体状态的改变是否直接或间接发挥着作用。

4、小结

瑜伽是一项愉悦身心的健身运动形式,在健身塑型、提升气质、调节情绪、提高自我认知等方面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备受那些希望变得更健康和更自信的人士喜欢。瑜伽属于舶来品,因此在国内普及和推广过程中,应注重瑜伽运动的本土化发展,使其更适合现代中国人的修习。

猜你喜欢

体式练习者瑜伽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Hello White瑜伽馆
六言绝句体式概说
绝句体式多变化
迎接瑜伽日
律诗篇法体式
练瑜伽,悠着点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