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术选项课中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分析

2019-12-24洪伦邱礼强豫章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1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型武术教学模式

□ 洪伦 邱礼强(豫章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3)

引言

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是由英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发源,因为使用参与式教学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有所调动,所以被使用在教学之中,而在当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在我国高校应用型武术教学之中,采取参与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我国高校的武术选修课教学质量。

1、参与式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参与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教学之中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需求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统一的教学模式。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并且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之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位置,从主体性转化为参与者以及指导者,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要位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其从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性,以及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

2、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武术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混为一体

当前进行武术教学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特征,在进行武术教学的实际内容之中,和体育的技能运动是无法相脱离的,而在是实际的表现形式上来看,最主要还是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而在文化上则更加强调的是内外兼修。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上,主要是以套路为主,偶尔会对于一些其他的能力进行培养。所以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的时候,要关注如何能够将教学任务顺利的完成,而学生其实更注重如何完成武术课程学分的考试。因为当前高校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并没有完善相应的教育改革,依旧以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高校武术教学,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忽略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只是单纯的应付考试,在考试结束之后,便不会在进行相应的训练,在长时间之后动作要领等都会忘记。而应用型人才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应该将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转化,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传统的套路为主,能力培养为辅转化为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并且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发挥武术课程的作用。

2.2、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较差

现阶段我国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持有一定的抵抗心理,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与自身的教学过程并不相符,想要落实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困难的。在我国教师理念中,认为学生并不重视武术教学。所以在进行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我国教师并未转变为先进的教学观念,来完善相关的教学模式,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参与度较低。除此之外,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的教师每年可能只会进行一次培训,无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所以当前高校要创造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便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结合现代化的学习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2.3、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通过对于当前高校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对于体育课比较喜欢,但是武术课程却并不喜欢,根据调查,绝大多数的学生更希望学习到可以有一定技术性的武术内容。但是目前高校太极拳的开设率高达100%,其次便是长拳或者初级的刀、剑、棍课程,但是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长时间以来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依旧是传统的武术套路课程,太极拳或者长拳等,新兴的武术内容并没有开展。

2.4、教学实习机制并不完善

实习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教授的技能,进行完善以及提高的阶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所教授学生的武术能力,也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期,学生缺乏实践技能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在进行高校武术教学的时候,主要以学生专业术语以及教学的动作为主,而针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却教导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只是盲目的模仿其他高校的转型模式,而忽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转化,并且当地教学模式还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无数遍属于体育教育课程,依旧单纯依靠传统观念下的教学理念进行相应的教育。

3、高校开设武术选项课的实际目的

在目前高校开设武术选项课程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国家培养专业化的体育人才,使学生可以发展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培养出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应用型高校院校开设武术选项课正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3.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使我国大学生的身体可以得到正常的发育,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减少出现疾病的概率,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

3.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式

通过进行应用型高校开设武术选项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基础性的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科学的进行锻炼,并且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学会适当锻炼,不会因为过度锻炼而导致身体受到损伤。

3.3、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应用型高校开设武术选项课程一项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高,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的健康。使学生在武术课程之中,可以提高团结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除此之外,开设武术选项课程,可以使学生的运动才能得到培养,提高自身的运动技术水平,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4、参与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术选项课中的应用

4.1、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第一,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在学生已经准确的把握住当前武术教学课程的内容之后,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查阅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等理论资料,使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自己进行活动准备。通过套路分组设计相应地活动,例如进行武术教学的竞赛,或者自主创编武术套路等。使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个性以及创造能力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2、创新武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武术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通过创新,改善教学模式,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使大学生在锻炼以及学习方面,积极调动自身的自主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进行武术课程教学时,教师能够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使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进行游戏或者竞赛等形式,使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参加到学习中,能够积极的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除此之外,学校也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武术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质。而在此基础之上,学校以及教师应该进一步的发展参与式教学模式,从而使自身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以及充实。使学生在武术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学到相应的武术知识,使学生的身心上的健康都可以得到增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3、鼓励学生加强合作交流

通过使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让学生可以自由的进行练习,让优秀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便可以使学生进行区别学习,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交流以及合作能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加强各自之间的合作,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到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加深对于武术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印象,加强学生的合作,提高教学的质量。

4.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

现阶段我国武术教师的培养还处于传统模式下的方式,并没有进行专门性的训练。所以应该转变训练模式,将培训阶段分为工作前适应期,工作后的发展期,以及工作后的提升期,在不同的阶段对于武术教师以不同的指导理论,更好的推动武术教师的培养。并且在进行培训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地域性、年龄性的差距,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训练计划。并且学校也可以与外部的培训机构合作,学习经验,在校内组建专门的培训指导会,可以邀请学者专家和体育教师共同参与,并妥善的利用多媒体平台,发挥现代化科技的优势,为武术教师所面临的相关疑问作出解答,加强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4.5、加强教学反思以及评价

在教师结束课程之后,应该对于课程进行相应的总结,对于课程进行正确的评价,而学生则应该反思自己在课堂上问题,并且对于自己和同学在教学过程之中进行评价。这样通过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巩固,以及提高自己的实践合作能力,推动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5、结论

在我国高校应用型武术选项课程之中,使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明确当前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际作用。而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可以将学生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有所提高,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而通过参与式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加强团队意识以及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解决,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武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华武术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