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大学生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24刘静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 刘静(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引言
游戏教学法最初是一种应用于幼儿教学当中的教学方法,因幼儿生性好动,学习时专注度不高,所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幼儿,使其学习专注度提高,且在游戏过程中来完成教育,有利于幼儿教学质量提升。而在大学生以往武术教学当中可见,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心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行为上与幼儿类似,均存在专注度不高的现象,因此现代武术教育提倡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但介于幼儿与大学生的认知差距,需要对游戏教学法内容进行调整,这是该方法在大学生武术教学中应用的关键。
1、游戏教学法应用要点
1.1、游戏项目设立
游戏教学法应用第一步就是设立游戏项目,设立需要遵循“教育与游戏融合”的原则,这是构建游戏教学基础的要点。结合幼儿教学来看,首先考虑到教育目的,在游戏项目设立时,教师一般要选择与目的相关的游戏项目来开展教学,其次要考虑到项目是否能够对幼儿产生吸引力的问题,在两点均被满足的条件下,教师才能够通过游戏来实现教育目的。这一基础上在大学生武术教学当中,游戏教学法应用同样应当遵循这一原则,围绕教育目的、学生兴趣取向来设立游戏项目。
1.2、教学方法
在游戏教学法当中,游戏项目只是教学的外层框架,其内核依旧需要与教学目的紧密连接,而要在框架内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就应当重视教学方法。针对大学生武术教育,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固板,即依照武术种类,要求学生进行基础训练与套路训练,这种方法对于从未习武的大学生而言一时间难以接受,因此会产生抵触情绪,而要避免抵触情绪产生,在教学方法上应当考虑一些柔性手段,给大学生充足的缓冲时间,有利于其对武术教学的接受度提升,且可以消除抵触情绪。
1.3、扭转观念
结合游戏项目设立内容可见,大学生的兴趣取向是影响游戏教学法应用的因素之一,而大学生兴趣广泛,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有多样化的表现,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取向与传统武术并不契合,在观念上更倾向于现代化内容,可见大学生在传统武术教学当中的兴趣程度较低。这一条件下,游戏教学法应用中需要通过游戏项目来扭转大学生观念,使其领会到武术文化的魅力与作用,由此大学生学习武术时的兴趣程度会逐渐增高,连带专注度也有所提升。
1.4、文化传承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当中不断流失,现存的文化体系实际上并不完整,而为了保护武术文化,避免其继续流失,大学武术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承的目的,因此在游戏教学法应用中,应当重视文化传承要点。大学武术教学要实现文化传承目的,就要打破单纯的武术训练教学模式,可以适当的增加文化课来实现目的。
2、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
2.1、游戏项目选择
围绕上述游戏项目设立原则要求,在选择游戏项目时应当先考虑项目是否具有教学意义。以太极拳武术训练为例,其游戏项目应当具备传播文化、武术训练的作用,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参考与太极拳有关的影视作品桥段来设立游戏项目,例如著名动作明星“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作品当中,就有一个以不倒翁作为训练目标,不断练习太极拳的桥段,这一桥段虽然在现实中不可能完美呈现,但确实具有太极拳训练的作用,因此教师同样可以选择不倒翁作为训练道具,带领学生用太极拳的技法去“玩”不倒翁,同时随着大学生体能增长、技法熟练度增长,教师可以逐渐增加不倒翁的重量,持续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太极拳训练,反复如此就实现了太极拳教学目的,可见该游戏项目满足了 “教育与游戏融合”的原则要求。另外,上述提到的游戏项目只是举例,在实际教学当中不一定要参照影视作品来选择游戏项目,教师也可以依照学生需求或自身主观想法来设立相应的项目,但项目的可行性必须以原则要求来进行评估,任何不满足原则要求的游戏项目,均不可应用于武术教学当中。
2.2、教学方法应用
结合上述策略可见,教师在教导大学生太极拳时主要以 “带领”的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属于现代提倡的“引导式”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引导式教学是一种柔和的教学方法,并不会给学生带来压迫感,但能使学生学习时的专注度提高,其原因在于该教学方法能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在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激发其自主对文化的求知欲,随之就会在高专注度的状态下不断探索,因此该方法在武术教学当中可以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因为当师生关系生硬,学生对于教师会产生不信任感,介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会激发学生的反抗心理,这一条件下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某大学武术教学当中,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十分严厉,管理手段较为强硬,使得部分学生对其不满,说明师生关系生硬,随后该教师想要引导学生学习八卦掌的基础知识,却发现部分学生始终不愿意接受其教学内容,使教学受阻,所以在大学武术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重视良好师生关系建设,且加以维护。
2.3、扭转观念策略
观念作为影响大学生武术学习兴趣程度的关键因素,针对现代大学生观念发展趋势,教师应当采用相应策略来进行扭转,使大学生体会武术文化魅力、意识到武术文化重要性。在具体策略上,结合游戏教学法可以开展 “见招拆招”的问答游戏项目来进行教学,即在理论上以某现代搏击技法为例,带领学生对该技法进行分析,了解技法优点与缺点,随后假设大学生处于搏击竞技状态下,对方采用该技法对大学生进行攻击,对此应当采用什么方法来防御或者反击,这一条件下大学生会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因为大学生缺乏搏击经验与武术修养,其给出的答案大多不准确,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某武术中的技法来进行准确解答,由此展示武术文化魅力与技法特征,相应就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代表学习兴趣度提升,久而久之就可以成功扭转其观念。例如某大学武术教学当中,教师以拳击中的“直拳”为基础进行了“见招拆招”问答游戏,大多数学生给出的答案均为防御或闪躲方法,此时教师以“八极拳”中的肘法展示了该拳法“攻防一体”的技法特点,同时描述了该拳法的文化,从课堂表现来看大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专注度,说明该方法应用有效。
2.4、文化传承策略
大学武术教学要实现文化传承,就应当通过文化课来实现目的,不能单纯的进行武术训练。在策略上,首先文化课开展需要建立在大学生对某种武术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因为大学生在缺乏认知的条件下,很难对文化内容产生兴趣,所以需要先进行训练,待大学生熟悉后再进行文化课培训,同时文化课的内容应当与当前教学武术项目配套。其次在文化课过程当中,应当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因为人之后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才能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只有实现这一点才能落实文化传承目的,所以教学不能一味的灌输知识,而要实现这一点,结合上述引导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以某个武术事迹为例,向学生讲述事迹内容,相应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最终教师对学生思考结果进行评估即可。例如某大学武术文化课教学当中,教师以著名“燕青拳”(迷踪拳)大师霍元甲的生平事迹、名人语录作为教学内容,且在教学内容讲述完毕之后,要求学生根据霍元甲对敌时的动作对“燕青拳”的风格特点进行思考,由此激发大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最后进行评估即可。
3、其他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
上述提到的各项游戏教学策略均适用于日常训练中,具有提高学生武术学习质量、武术文化重视度的作用,而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游戏教学法应用效果,建议院校开展一些大型的竞赛类游戏项目,此类项目可使大学生获得成就感,且为了赢得比赛更加重视武术教学的日常训练。关于竞赛类游戏项目开展,院校应当注意四大事项,即项目竞技性、赛制、荣誉及安全防护,下文将对各事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1、项目竞技性
一般来说,武术竞技项目可以分为两种,即武术表演类、武术搏击类,两者均具有较强的竞技性,且适合大学生群体,因此均可采用。在武术表演类项目当中,教师应充当“教练”角色,针对表演项目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针对性训练、赛事规则讲解等,确保大学生能够在比赛当中完美发挥出生平所学;在武术搏击类项目当中,教师除了要依照以上要求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以外,还应当在训练中保护好学生,以免学生受伤而留下遗憾。
3.2、赛制
同样以武术表演类、武术搏击类来进行分析。首先考虑到竞技性要求,在赛制上建议选择“淘汰赛制”,该赛制可以明确划分出参赛选手名次,使高名次学生获得成就感、低名次更加努力进行奋斗。其次因为两个项目的竞技方向不同,在赛制中的名次划分规则上要进行调整,即在武术表演类项目上,应当采用“评委打分制”或“全场投票制”的方式来确认学生的成绩,再依照成绩高低来确认名次归属;在武术搏击类项目上,应当制定失败方条件,例如十秒内倒地不起,则判失败等,这一条件下通过搏击即可决出胜利者与失败者,同时也可以确认失败者名次。
3.3、荣誉
大学生参加比赛的目的更多是为自己、为院校争光,这是其成就感的唯一来源,因此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获得荣誉感,在任何竞技项目当中,都应当给予相应的荣誉嘉奖,使学生收获成就感。一般来说,学生通过竞技得到相应名次之后。赛事主办方应当给予奖牌、奖杯等象征荣誉的物品,同时院校也应当给予学生一些嘉奖,例如奖学金、学生干部提升等,这些举措不但可以维护学生荣誉感,同时也使得竞赛项目更有意义。
3.4、安全防护
在竞技赛事当中,学生为了赢得比赛往往会将自己逼至极限,这种状态下学生很可能受伤,例如武术表演类项目中,学生就可能为了将某个动作做到最完美而过度用力,导致自身韧带或肌肉拉伤;武术搏击类项目中,学生即使在有护具的条件下进行搏斗,也可能因为体力不支而出现意外,所以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安全,在竞技项目开展中应当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场外安排随时待命的医疗小组等。
4、结语
本文主要对游戏教学法在大学生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了解了该方法需要实现的目标;第二部分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了阐述,了解了各项策略应用要求、功效,可见各策略可以实现应用要点要求;第三部分提出了其他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可以深化该方法应用效果,同时提出了相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