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排球活动参与困境探究
2019-12-24姬承坤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 姬承坤(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引言
排球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也是我国三大球运动中唯一一个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项目。我国女排曾创造了伟大的 “五连冠”,使得“女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随着15年世界杯、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连续问鼎世界冠军,在我国掀起了一阵“排球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触排球运动,我国排球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高校体育作为连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对排球运动的传播和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课外排球活动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常参加课外排球活动有利于掌握排球知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心理能力,减轻压力,培养优良的体育道德,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本人选取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方法对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排球活动参与困境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找出制约本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排球活动的原因,从而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供学校相关部门参考,以改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让更多的学生热爱排球,并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提高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掌握排球知识,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学习并弘体育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排球运动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14个学院的本科生。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在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借阅有关大学生排球运动、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书籍,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论文数据库查找有关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排球活动的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争求导师意见,参阅了相关问卷调查设计的书籍,最后制定出问卷调查表,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测,最终确定为正式问卷,向学生进行调查。通过14个学院排球队教练员帮助在各学院随机抽取学生,共发放和邮寄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92%。
(3)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的问卷用excel进行整理,整理出的数据进行检验,该数据可作为本论文的可靠性数据支撑。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分配
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分配的调查显示,本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有着充裕的课余时间可供自己支配,30%的学生课余时间选择上网,20%的学生选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16%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13%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还有14%的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其他活动。大学生活本应该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惰性,使得课余时间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这种现象应引起各学院的重视,引导更多的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3.2、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排球活动现状分析
(1)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
学生参与课外排球活动是否积极,运动的动机很重要。25%的学生参与排球运动是想丰富课余生活,所以在本校开展课余排球活动将会很受欢迎。有20.7%的学生想通过课外排球活动来学习排球技术,还有18.4%的学生参加课外排球活动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可见有的学生对排球锻炼的运动价值有着正确的认识。特别指出的是17%的学生希望通过参与排球运动进行人际交往,这正是排球的魅力所在,作为集体项目要求团队队员的信任和支持,经常参与排球运动会结交到很多朋友,培养自己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而10%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这样被动的参与排球运动不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更好的参与排球运动。
(2)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情况。
有49.2%的学生每周参与排球运动1-2次,其中大多数学生受到排球比赛和同学的影响出于好奇参加排球运动,也有一部分是选修了排球课。37.4%的学生每周参与排球运动3次以上,其中主要是学院排球队的学生每周参加训练。13.4%的学生几乎不参与排球运动。可见本校排球运动的参与度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参与排球运动的习惯。学校应做好课外排球活动的开展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排球运动。
(3)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获取排球信息的渠道。
发现更多的学生获取排球信息是在体育课上,占40.9%。而21.4%的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比赛,获取排球信息。16.7%的学生通过朋友介绍来获取排球知识。14.7%的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上网得知排球信息。仅有6.3%的学生通过书籍观看排球信息。大部分学生是在体育课堂上了解排球,通过参与比赛了解排球知识的人并不多,可见学生参与比赛的人数不多,学校有关部门的组织不到位,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好排球比赛氛围,通过比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扩大排球的影响。
(4)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对学校课外排球活动管理的满意度。
课外排球活动的有效管理是开展课外排球活动的保障,非体育专业学生是课外排球活动的主体,58.8%的学生对学校课外排球活动管理不满意,还有11.2%的学生特别不满意,26.3%的学生对学校课外排球活动管理满意,仅有3.7%的学生特别满意。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校课外排球活动管理持不满意的态度,由此可见非体育专业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加强对学校课外排球活动的管理,课余时间不仅能学习到排球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能有着身心愉快的体验。
3.3、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排球活动参与困境研究
(1)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非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本校课外排球活动的主体,有着十分充裕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课余生活本应该是丰富多彩,但是经过调查得出由于学生自己的惰性,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沉迷于网络,很少部分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学生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部分学生对排球运动认识有偏差,加之自己喜欢安逸,怕脏怕苦,不去参加课外排球运动。非体育专业学生排球知识较匮乏,大部分仅从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了解一些排球知识,只有一小有部分学生对排球知识有所掌握,只有全面了解排球认识到排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才能积极的参与进来,更好的传播和开展课外排球活动。出于考试的压力,本校学生有部分参与课外排球活动的动机是为应付考试。
(2)学校因素分析。
经调查本校每年举办一次各学院之间的排球赛,由于学生排球水平的差异,队伍中水平高的学生会重复参与比赛,加之一年只有一次参赛机会的原因,排球基础差的学生中途放弃。校学生会成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在举行的校比赛中,往往出现边裁不够,没有安排记录员,和裁判员协商不到位裁判安排不合理,赛程安排不合理,导致有些队伍有争议。校排球赛的先期宣传工作不到位,相对于篮球赛的宣传力度排球赛的宣传力度较小,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比赛的举行。学校排球场地的维护不够,室外排球场球网有很多破损的现象,影响平时比赛的组织。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时间不能使用体育器材室,参与排球运动需要自己备球,非体育专业学生上课使用的排球质量不好,导致很多初学排球的学生感到手臂很疼甚至受伤。学校排球场地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各学院排球队训练,出现很多人挤在一个场地,而技术不高的学生更容易放弃,学校体育馆大部分时间由体育学院上课使用,非体育专业学生只能在室外场地进行锻炼,由于学自身的惰性,加上很多学生水平不高,忍受不了冬天室外的低温和夏天室外的高温。
(3)排球运动自身因素分析。
排球运动是一项更加偏向于集体的项目,比赛需要垫,传,扣多人配合来完成,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很难上手,不向篮球,足球运动好接受,而对于初学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基本功练习,由于在室外场地练习很多学生怕脏怕苦坚持不下来,很容易中途放弃,由于初学者水平不高,组织起来的比赛很容易出现死球,观赏性和趣味性差,影响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排球运动在中小学开展情况不是很好,所以群众基础差,氛围差,限制了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的媒体宣传力度不如篮球,足球的宣传力度,很多学生仅通过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关注中国女排来获取排球知识。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山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由于自身的惰性和网络的诱惑个人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少,而参与排球课外活动的时间更少;非体育专业学生对排球知识的了解不够,不能准确的认识到排球运动的价值所在,有的学生对排球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外排球活动的积极性;
(2)有些学生参与课外排球活动为了应付学校考试或者是获得德育分,学生参与课外排球活动的动机影响到学生排球运动的效果。由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学生接触的时间早,并且平时了解的较多,因此课外排球活动受到其他运动项目的影响;
(3)学校有关部门不能对排球场地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设施损坏,缺乏场地的现象,影响课外排球活动的开展。学校举办的比赛少,每年只举办一次,导致技术好的同学重复参与,基础差的同学没有上场的机会,举办方排球专业水平不够,赛制安排,裁判安排不合理,有些球队出现争议,比赛前期宣传不到位,有的学生不知道比赛的举行,大大影响到课外排球活动氛围。排球运动不容易上手,集体性强,学生接触排球的时间较晚,基础差的学生需要长期的基本功训练,由于在室外场地学生怕脏怕苦,很容易半途放弃。
4.2、建议
(1)学生应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克服惰性多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学校应多举办排球比赛,设置不同年级,不同级别的比赛,也可举办男排,女排,混排比赛让更多的有机会参与进来,在身心愉快的同时学习和传播排球知识与技能;
(3)学校有关部门应及时维护排球场地和相关设施,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和课外排球活动的顺利开展,重视排球运动的开展,加大排球宣传力度,弘扬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