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天津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互联网+”建设研究
2019-12-24孙爱华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000
□ 孙爱华(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000)
如今,将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从某种程度上讲,体育实际上也是数据的集合,所以说,体育毫无疑问也是世界上非常典型的大数据试验场。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创新、开放和重塑的重要动力。体育作为学校三大重要教育任务之一,承担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责任。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国家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重要途径。可见其在当前体育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互联网+进行研究和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1、我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虽然中小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基本上能够得以保证,但体育活动内容“缩水”,运动锻炼“打折”也是常态,特别是长期以来体育课受以单项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的影响,要么把技术细节从运动整体中割裂,碎片化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活动变得乏味和枯燥。大多数中小学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调,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沿用当前国家所推行的广播体操;二是在当前广播体操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所编制的校操或者校舞;三是一些特色传统学校在广播体操之外再加入本校的特色项目。另外,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在地域分布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市区内的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比县区学校更加丰富一些,而重点学校又比非重点学校更加丰富一些,即使如此,在一些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内,其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仍然比较单调,难以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尽管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在不断的进行,但是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其中既有大课间体育活动形成与发展时代变迁的历史客观因素,也有对中小学大课间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够的主观因素,从而导致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开展内容以及开展手段与方法方面都存在单调陈旧的问题,难以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即使自2007年后,全国所开展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掀起了校园体育锻炼的热潮,但是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仍然没有得到非常明显的改善,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显然还非常欠缺。
2、将互联网+运用于中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可行性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由于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的限制来传递信息,使用成本低,信息储存量大、高效、快速以及信息交换形式丰富等优点。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地在网上搜索与体育运动相关的资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搜索相关教学资源或教学视频,同时也能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与专家学者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共同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3、天津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互联网+”建设
3.1、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
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的分析研究发现,自从我国实施学校课间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之后,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对中小学生体重超标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然而,天津市仍然有一些学校沿用的是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因此,如今我国所实施的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天津市各大体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严格落实国家所制定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增加对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天津市各大中小学学校还应该引进更多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以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例如,可以引进一些具有时尚性、竞争性的体育项目。同时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显著提升天津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
3.2、实现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类APP的融合
(1)学校体育类APP的形成及发展优势。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基于此,各种各样的体育类APP开始应运而生。相应地,由于教师也开始渐渐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渐认识到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也开始积极地引入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校体育类APP的产生。这类APP的细分特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整合、优化与分组之后,制作出能够满足分众化需求的体育教育类APP,这类APP对信息的分类更加精确,产品内容也非常精致,对于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行了非常精准的定位,凭借着这些优势,学校体育教育类APP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会以非常明确的方向迅速占领市场,从而扩大自己的传播力。
(2)将“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与体育教育APP相融合。
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为了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可以将“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与体育教育APP相融合,如此一来,就能够为各大学校的沟通与交流构建一个便利的平台。比如说,当天津市的一些学校由于缺乏足够的场地设施与器材,所以难以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仍然只是开展传统、单一的课间操活动,可以借助学校体育教育APP来向那些有同样境遇的学校学习,看看这些学校是如何在硬件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开展形式丰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一些学校尽管有着充足的硬件条件、人力资源等,但是却缺乏自身的特色,可以借助学校体育教育APP来搜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借鉴他们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经验,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对于已经开展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校而言,也可以借助学校体育教育APP来搜索自身没有的特色项目,以丰富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将“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融入到体育教育APP中,不仅有利于促进各大学校之间的交流,还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科学的锻炼,从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APP的推广力度。
在天津市政府与体育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APP的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学校运用体育教育APP,为更多的学校进行自由的沟通与学习提供重要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为各大学校展示自身的风采提供重要的平台,从而逐步完善中小学小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更好地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方面的重要作用。
(4)教师通过APP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应该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掌握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校自身所具有的软硬件设施资源,积极运用体育教育类APP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科学选择、优化与整合,以制定出符合本校发展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4、实现“互联网+”与可穿戴体育设备的融合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另一大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可穿戴设备与体育的结合。可穿戴设备指的是能够直接穿在用户身上或者通过某种技术整合到用户身上的一种小型设备,通常这种设备具有很好的便携性和交互性。该类型设备的交互技术通常涉及眼前识别、心跳速率、脉搏频率以及声音识别等方面,并更具有人性化特征,能够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到一定的监测和辅助作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对新科技体验的需求。正是由于可穿戴设备具有这些优势,因而将其引入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理健康数据自主地传输到网络上,而教师也可以构建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并在经过学生的同意之后,将学生的生理健康数据传输到这一平台上,从而构建一个学生体育健康方面的资料系统,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的体育健康数据进行挖掘、整合与分析,然后结合这些信息,设计出更加适合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式。而可穿戴体育设备极大的便携性也有利于学生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实时传输体育健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