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2019-12-23李彩霞
李彩霞
【关键词】 历史教学;本土文化资源;学习兴趣;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149—0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顺利实现历史教学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根本目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编者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宏观历史,对各地、各民族本土历史的关注颇少。如何将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历史教学中去,落实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如张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有着独特的地貌特征,可让学生带着对家乡历史了解的任务和使命去探寻张掖本土历史,发现搜集资料、整理史料、剖析史实。具体包括“三分钟我讲家乡史”“张掖名称由来”“霍去病在河西”“张掖丹霞地貌”“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等内容;历史社团活动“探寻家乡历史在行动”,去张掖博物馆看图片展,聆听专家讲座,考察张掖黑河水域生态历史等;以及校本课程开发“走在历史中的张掖”“舌尖上的张掖”“民俗文化张掖”等系列内容,让学生初步考察黑水國遗址,探寻大佛寺奥秘,了解钟鼓楼来历和马蹄寺文化等,形成对张掖历史沿革的初步认识。学生在考察搜集这些家乡历史文化资料的过程中,不断甄别、辩论、整理,会收获丰硕成果,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又实现了学习基本技能的掌握,能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技能,强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乡土情怀。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全程参与,师生互动性强,可以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上的人和事,认识家乡的风俗和文化,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有益的补充。
二、利用本土历史课程资源,有效将历史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目前,由于历史在地方中考中所占比例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分值比例小),很多初中生对历史课程缺乏兴趣,被动地学习历史,历史上鲜活的人物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遥远的,他们觉得历史课不重要,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内容上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现实,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不仅表现在教师课堂上的恰当讲授,也可以表现在让学生自己站在讲台上去讲述,甚至可就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一些教学互动活动。例如在每一章节讲授开始前,采取“这段历史我来讲”“我当张掖讲解员”“我们是张掖历史人物”等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他们在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收集史料基础上制作好的关于本土历史文化的PPT课件。通过“学生讲,教师评”这种教与学换位的方式,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深化了其对历史课程内容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回报家乡的意识。本土文化资源形象具体,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本土历史文化,复杂的历史文化知识会变得奇妙无穷,无疑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幅贴近生活、近在眼前的美丽历史画卷。引入本土文化资源,让学生感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形式,能够引导他们主动发现、探究学科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开发历史校本系列教材,建立本土文化基本系统和线索体系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掘周边的本土文化资源,提高其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意识,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科学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呈现本土文化资源,可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展现本土文化特色,并以此加强对家乡历史的宣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感受家乡的民族风俗、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本土文化风貌,还可以整合出具有家乡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系列校本历史课程。比如《绿色生态张掖》《张掖彩色丘陵介绍》《张掖大峡谷探秘》《塞上江南金张掖》等校本教材,有力地拓展延伸了学生学习的资源,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研究、挖掘本土资源,促进了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进一步扩大了本土文化的影响力,为研究、欣赏本土悠久历史文化的人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加大了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度。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