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文实教,授人以渔
2019-12-23刘祥
刘祥
这是应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邀请,在第三届全国高中“审美课堂”公开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的一节同课异构的观摩课。这篇课文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中,该单元的主题就是“像山那样思考”。
我所持有的“三度语文”(丈量语文的宽度,营造课堂的温度,拓展思维的深度)的教学主张,是建立在课文的课程价值基础之上的教学认知与实践。我认为,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绝不是为了简单了解课文中介绍了什么样的知识,而是为了以课文为例子,研习某些语文知识,借以养成某些语文能力,培养理性思维的习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阅读指导与写作指导两个方面。其中,阅读指导以读出问题为前提,然后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整合、提炼、探究,理清一篇课文的宏观性信息框架;写作指导侧重于教给学生一种“经典”的章法结构。
【课堂实录】
一、读出“问题”,给教学确立抓手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美国作家利奥波德的散文《像山那样思考》。课前,同学们已经作了充分的预习,并在预习中发现了很多问题。高老师将同学们的问题交给了我,46位同学,提出了将近150个问题。我整理了一下,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这样五大类型。(PPT展示精选的问题共20个,具体问题略)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五张PPT分别从什么样的角度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生:我觉得,第一张投影上的几个问题,主要是研究这篇课文的题目和内容的关系,属于读课文的最初应该思考的;第二张上的问题,开始关注具体内容,研究课文写了什么;第三张研究的是具体的段落,开始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性知识;第四张中的问题,是想探究课文中的内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思考;最后这张幻灯片研究的是这篇课文的结构和章法。
师:老师为什么要将大家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这样的归类?
生:这样归类,首先是符合阅读习惯,先整体感知课文,再研究细节性问题,然后研究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最后可以把问题集中起来研究,能够重点突破。
师:非常好!归类是将零散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最直接的方式。我们学习任意一篇课文时,总会在最初的阅读中形成无数个零碎的感触。这就需要归类,需要将其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思考和认知。(板书:读出问题,分类整合)
师:有了问题怎么办呢?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这么多的问题,一节课肯定无法全部解决,事实上,很多问题也无须解决,因为我们只能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研究属于语文学科的问题,无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人类的灵魂雕塑问题,等等。那些内容得留给相关学科和未来的生活。刚才呈现的这些问题中,哪些属于语文学科必须关注的问题?(板书:突出重点,深入思考)
生:刚才归纳的20个问题中,我认为第四张幻灯片上的那些问题不属于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可以不研究这些内容。
生:我们语文老师说过,每一篇课文写了什么不是重点,语文学习重点是研究为什么写和怎么样写。
师:非常好!这一点在语文学习中特别重要。写了什么,一看就知道,就算有少量内容有丰厚的含义,也不一定属于必须掌握的。而为什么写涉及背景、内容以及思想情感的融合,怎么写涉及写作知识和鉴赏能力,这些是构成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元素。请你说一说,刚才的哪些问题指向“为什么写”和“怎么样写”?
生:我记得第一个投影上的几个问题,是研究题目的,这几个问题应该就是“为什么写”。最后那两个问题,好像是研究“怎么样写”的。这两个内容应该研究。
生:项宇奇提的第5段和第6段的问题,是在分析段落间的内容衔接,这样的问题和内容与写法都有联系,应该是学习中重点关注的。
【反思】异地借班授课,教师对具体的学情总是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就需要利用课前预习来收集整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依照学生的理解程度而设定整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这节课,46位学生提出了140多个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很有思维深度。整理这些问题时我便明白,我面对的是一群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给这样的学生授课,如果教师只对课文中的表层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便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收获。所以,我在前面的这段教学活动中,主要以引导学生探究并掌握必要的学法为重点。
二、巧设“问题”,在“熟悉”中发现“陌生”
师:很好!那咱们就研究这些问题。不过,研究这些问题之前,我想先考同学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在预习这篇课文时偶然间发现的。什么问题呢?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像山那样思考》,写得最多的物种是狼,为什么书上的插图是一只鹿,而不是一只狼,或者一座山?
生:首先,这张插图位置在8、9、10小节的旁边,这已经到课文的结尾了。结尾的内容就是在讲鹿对山的影響。
师:但这几段说的是鹿的大量繁殖带来的生存危机,大量的鹿开始死亡,可是插图中的这只鹿好像很有活力啊。
生:右下角的那只鹿就是奄奄一息的。
师:哦,这儿还藏了一只小鹿,我还没注意到。那把这只大鹿也画成奄奄一息,不是更符合这几段文字的意思吗?
生:……
师:说不清楚了,是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是闲聊。其他同学再聊聊。
生:我认为这张画非常祥和,主要是象征了一种和平。但是在这种和平之后,其实隐藏着更深的危机。
生:我觉得在这里插一幅特别祥和安静的图,正好可以和文章中描绘的凄凉的景象形成对比。
师: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祥和安宁本身也就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美好生活状态。只是,我们的课文似乎不是为了赞美大自然的祥和安宁,而是为了给人类敲响警钟。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如果这里不画鹿而是画一只狼,你觉得画一只什么样的狼比较恰当?
生:我觉得可以画第四段中描写的一个画面,就是几只狼在一个峭壁下的花丛边做游戏,几个人在峭壁上正用枪瞄准它们。
生:我觉得可以直接画狼被打死了的画面。
生:我也觉得可以画一只垂死的狼在挣扎的画面。
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觉得可以画垂死的狼,那么,课文的编者为什么不找人画这样的画面,而是画一只鹿?
生:我想,可能画那种垂死的画面缺乏美感,不如画一只鹿看起来舒服。
生:也可能是暗示一种哲理——漂亮的鹿有时也会成为灾难,凶恶的狼或许会成为最有价值的生态调节者。
师:好!你这个见解很独特,也很有深度。从我的阅读感受而言,我觉得这个插图和这篇课文表达的主旨是不一致的。我认为,编者插这样一幅图在课文中,或许只是为了以鹿的温驯遮蔽狼的凶残以及课文中的各种死亡。当然,这是编者的一厢情愿,或者说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人类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总难以摆脱情感亲疏好恶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便难免出现偏颇。所以,人类永远需要修炼,需要学会用另一种方式思考问题。这另一种思考方式,就是——
生(齐答):像山那样思考。
【反思】《像山那样思考》的内容,貌似一看就懂,但内在的价值意义却又很难挖掘。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内核,我想到了学习中的“陌生化”。语文教师要有能力在看似无疑处发现疑难,以此调动学生走进深度阅读和思考中。此处,我在课堂上提出的“如何理解教材中的插图”的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很有趣的突破口。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时不会认真琢磨。现在由教师提出,有利于营造出一种学习的情趣。
三、突破重点,用“主问题”激活课堂
师:山是哪样思考的?请在课文中把有关山的思考的内容划出来。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圈画相关句段)
师:“山的思考”具有哪些特征?请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要能够提炼出关键词。
(学生依照要求合作讨论,3分钟后教师组织发言)
生:山的思考比较客观,不像人那样主观,不像人总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上思考。
师:你的关键词是“客观”。
生:山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观察和思考,不像人总是置身其中。
师:关键词是“旁观者”。
生:山总是在长久地观察和思考,所以它知道不能杀死狼,知道不能只凭情感的好恶而杀狼救鹿。
师:关键词是“长久”。
生:山能够更冷静地分析问题,能够看到事物背后隐藏着的真相,而不像人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只会主观臆断。
师:你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冷静。
师:从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归纳出山的思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它是客观的,其次是长久的,然后是冷静的。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呢?因为山是一个旁观者,不和狼存在利益冲突。这些发现都非常好。只是,山真的能够始终客观地、长久地、冷静地以旁观者的心态思考吗?老师在备课时就从课文中发现了一个隐藏着的秘密。大家注意第八段文字中的山,你觉得“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时,是否还能“客观地聆听”?
生:课文第二段说山能够客观地聆听,对象是狼的嗥叫,不是鹿的鸣叫。我想,山在听鹿的鸣叫时,因为处在一种极度的恐惧中,就会失去了理性的判断。恐惧中的聆听,应该不是客观的。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鹿的大量存在会威胁到山的生存。
师:也就是说,鹿和山之间有了利益关系,就不能客观了?
生:是的,狼能够调剂鹿的数量,对山有帮助,所以山可以客观地理解狼。
师:你说得很好!山在聆听狼的叫声时之所以客观,是因为狼的存在,对山不构成任何威胁。鹿则只能给山带来极度的恐惧,因为鹿危害到了山的利益和生命。所以呀,要想客观公允地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就得撇开利益的纠葛。这一部分呈现给同学们的学习方法是——筛选信息,归纳提炼(板书)。
【反思】语文教学应该有“主问题”。本篇课文学习中的主问题就是“山的思考”的特征。抓住这个“主问题”,整篇课文的理解就有了总纲。我用“陌生化”的插图问题引出“主问题”,再由“主问题”带动起“人的思考”“狼的思考”等輔助性问题,就保证了这节课的教学主线清晰,学习指令准确。近些年,我主张语文教学中的删繁就简,一节课尽量围绕一至两个主问题展开探究,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四、拓展思维,从细节中发现价值
师:回到课文的题目上,“像山那样思考”这个题目的主语可以填一个什么词?
生(齐答):人。
师:人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言外之意就是人未能做到像山那样客观地思考。那么,人是如何思考的?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段,并作概括。
生:人的思考是只关注眼前利益,以后的事以后再想。
生:人以利益为主体,其他的事很少关注。
师:将两位的观念整合一下,就是说人的思考是“利己”的,山的思考是“利他”。转换一下思维,狼有没有像山那样思考?
生:在本文中,狼并没有做出什么错事,应该也是一个被害者。但狼毕竟和鹿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所以,狼应该很难达到一个客观的水准。
师:说得非常好!再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人和狼之外,还有无数的物种也都没有像山那样思考,比如鹿、羊、牛,等等。文章中有没有什么样的物,也具有山的思考品质?
生:文章最后一段还提到了荒野。
师:山、荒野都能够进行客观公允的思考。其实,除了这二者之外,还可以有很多物,也都能够进行这样的思考。比如有个词语,叫什么法则来着?
生:丛林法则。
师:对,丛林法则。看似弱肉强食、野蛮血腥,却恰恰是物种优胜劣汰、不断得到进化的重要手段。所以,丛林的思考也是客观公允的。这个学习环节,我们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生:将不同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自的特点。
师:是的,简而言之,就是——对比分析,把握特征。(板书)
【反思】继续通过巧设问题而营造陌生化学习情境,把学生从固化思维中引入文本细节探究中,通过变换主体而不断发现不同的价值意义。此学习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咀嚼才能读懂相关问题。
五、读写结合,让文本成为写作范例
师:还有5分钟就下课了,课文内容咱们就梳理到这里,下面总结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边引导学生總结,边利用PPT逐条呈现,具体内容略)
师:内容咱们都梳理出来了,下面再将这内容抽象一下,看看能不能提炼出一种完整且清晰的写作框架。课文首先从什么样的内容落笔?
生:从一声狼的嗥叫在山崖间荡漾开始写起。
师:概括一下,就是由一个具体的“点”为写作缘起。接下来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接着写了其他的物对这声呼唤的各种反应。
师:这个可以概括为什么呢?
生:描写各种状态。
师:对,“缘起”之后,是简要的分析和对相关内容的描述。可以归纳为“描述”。再看后面又写了什么?
生:写了“我”对狼的认识,回忆了“我”和朋友吃饭时看见狼嬉戏的场景,又写了“我们”打死了狼,然后又写了狼大量被打死以及随后出现的生态问题等。
师:也用一个词来概括,可以称之为——
生:联系自我和现实。
师:前面两个词,我们都是用的两个字。所以,还是归纳为“联想”比较好。“联想”是让一篇文章走向丰富和深刻的关键。联想之后,文章就该收尾了,这篇课文最后一个词是什么?
生:领悟。
师:对,这种类型的文章,最后一段应该突出作者的“感悟”。把这四个内容连起来看,缘起—描述—联想—感悟,就是这篇课文的结构。这种结构对我们的学习和写作都很重要,因为我们学习过的很多文章都是用这样的章法写出来的,比如《岳阳楼记》《赤壁赋》《荷塘月色》等,将来进入高三后,写文体不限的作文,同学们也要学会用这样的方法去写。要注意,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联想部分的思维要打开。
师:最后,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看看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解决。(再次展示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并请提出这些问题的同学进行阐释)
师:本节课中,我们以《像山那样思考》为学习样本,主要训练了五种学习方法(PPT呈现):
1.读出问题,分类整合
2.突出重点,深入思考
3.筛选信息,归纳提炼
4.梳理全文,理清结构
5.回顾要点,及时巩固
这五种方法,可以用在所有课文的自主学习与深入探究中。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运用,使其转化为一种自觉、自在的学习能力。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反思】之所以要在结尾处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框架,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这篇文章在结构上过于散乱,不适宜充当写作教学的范例。事实上,经过课堂上的梳理提炼,我发现文章呈现出的写作思路,和我国从古至今代代沿用的“缘起—描述—联想—感悟”的写作章法完全吻合,而这样的章法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模式,而且有利于教给学生一种阅读鉴赏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迅速读懂此种章法下的大多数文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