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年级美术教学
2019-12-23李玲
李玲
摘 要: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相比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会有所增多,同时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进行一定的生活创作。但是,三年级阶段的学生主要处在一个小学中的过渡阶段,需要养成一定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学生的学习压力是相对较大的,很多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文化课的作业问题,同时,三年级阶段的学生相对于小学阶段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比较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经常会搞一些小动作,这就给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分析小学三年级阶段的美术教学方法,首先指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现状,然后进一步分析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特点,最后得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方法,然后进一步得出相关结论。小学三年级阶段的美术教学应该引起小学阶段美术老师的充分重视,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让学生在三年级的阶段实现德、智、体、美、劳院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阶段 审美情趣 综合素质 多媒体教学 美术欣赏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现状以及三年级学生特点分析
1.小学阶段的美术老师不够专业,学校对于学生的美术教学不够重视
当前阶段,我国还处在一个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很多时候,学校更加倾向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类课程的学习机会,而不是让学生进行美术、音乐以及体育教学等非文化类科目的学习,这也就给学生造成课一定的美术学习的消极影响。缺乏专业的指导,就会给让美术课跟其他的应试学科一样缺乏活力,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对于学生的创作能力也产生了一定的抑制现象。
2.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缺乏一定的互动性,课堂不够生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很多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不会和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这就造成了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是不够活泼的,缺乏一定的生动性。一部分美术老师仅仅把目光局限在教材上,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并不进行拓展教学,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在让学生进行欣赏的过程也没有给学生进行一定的讲解就让学生进行自己的创作,这种创作方式是不够灵活的。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多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在学生进行绘画中遇到不会画的东西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的教给学生一定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具有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
3.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分析
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还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很喜欢在课堂上和同桌或者是前后桌共同讨论一些最近阶段发生的新鲜事情。同时,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在课堂纪律上没有一定的保证,很多的学生会在美术课堂上交头接耳,进行一定的交流。
二、小学三年级阶段美术教学方法分析
1.加强对于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美的地方,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也应该是一个富有灵感的地方。老师在美术课堂上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比如老師在针对《校园里的花》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校园中看到的花的颜色和样子,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或者是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从多个监督感受世界的美好,并且利用画笔展现出来。
2.鼓励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很多学生的美术思维都还没有被充分开发,这个阶段的学生相比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会有更多充满美的角度,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耐心,鼓励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观察,并且把这些细节性的东西通过美术,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三、结语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细致的观察,但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缺乏一定的耐心,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进行美术学习,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地方的美好之处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从学生的基础抓起,一点一点带领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的美。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欣赏到优秀的美术作品,给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美术课堂增添姿彩,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于事物的美感分析,促进我国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在美好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小华.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商案例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S1):123-125.
[2]郏云.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小学中年级美术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72.
[3]陈春明.活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于小学五、六年级美术新课时量下的教材处理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2):223+226.
[4]翁宏国.自主·发现·探究——小学四年级美术《有趣的木棉花》教学案例的启示[J].中国美术教育,2002(0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