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数民族元素在当代古筝作品中的应用

2019-12-23宋家宁

牡丹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散板木卡姆乐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青睐于少数民族元素在古筝作品中的应用,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就是一首西域曲风极其浓厚的作品,其主要融入了极具新疆地区风格特点的木卡姆音乐形式。木卡姆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新疆地区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本文就木卡姆元素在《西部主题畅想曲》中的应用为出发点,探讨少数民族元素在古筝作品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音乐各方面的普及,古筝这门乐器已经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古筝曲的创作风格也多种多样,一些带有民族音乐风格的筝曲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创作出来。由于新疆地区的音乐文化非常具有地域色彩,将新疆音乐风格作为创作主题成为了很多作曲家的首选,如典型的木卡姆音乐风格,就是很多作品创作的源泉。从《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到《西域随想》,再到《西部主题畅想曲》,尤其是《西部主题畅想曲》这首作品,由于其浓郁的新疆风格和较高的演奏技巧,一经问世就受到古筝界众多人士的关注,迄今为止已经成为了各大比赛和演出的经典曲目。

前面提到,这首作品之所以受到众多演奏者的青睐,是因为其融入了新疆地区特有的音乐风格形式——木卡姆,笔者在学习和演奏这首作品时,也对其融入的木卡姆音乐产生了研究兴趣,尤其是其中木卡姆散序和曲子中部散板的应用。在参考和借鉴其他文献的时候发现,学者通常研究的对象都是全曲,着重研究木卡姆散序和散板的文章少之又少,所以笔者选择了研究《西部主题畅想曲》中两段散板的应用。

之所以选择研究散板的应用,首先是因为木卡姆散序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散板,而且与我国传统音乐形式有联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节奏和气息等方面的演奏处理也比较复杂;其次是散板在本曲中的应用占有较大篇幅,但很多人在演奏过程中将其省略,究其原因可能和其自由的节奏模式以及强烈的感情抒发有关,这一段张力较大,十分考验演奏者的耐力。综上所述,本文以分析散板的艺术特征为出发点,将其与作品相结合,着重研究两者在本曲中的应用以及艺术价值。

二、作品简介

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是由黄枕宇、周望夫妇二人共同合作的一首佳作。周望,是我国享有盛誉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筝派代表人物。黄枕宇,是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电子音乐作曲技术理论硕士导师,从事钢琴教学多年,对西方现代的作曲技巧颇有研究,在创作本曲的过程中他注重将西方现代的创作技巧与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使本曲音乐风格别具特色。

《西部主题畅想曲》的创作风格取材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木卡姆音乐元素,作者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新疆地区的音乐相结合,使整首作品充满了异域风情。乐曲风格浓郁,色彩明显,具有很强的舞蹈性。曲子开头运用了木卡姆散序的创作手法,自由的节奏型和气息的运用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广阔的沙漠中,伴着驼铃声缓缓地揭开西域这块神秘的面纱。除了曲子开头应用的木卡姆散序的创作手法,作者在主题发展的过程中也加入了散板,既起到了过渡作用,也使作品的情感更加得以宣泄和发挥,将整首作品推向高潮。演奏技巧方面,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利用新疆地区音乐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古筝左右手的配合演奏,将左手难度提高,体现出一种既丰富旋律又丰富节奏的双重效果。其中还借鉴了钢琴演奏中双音和柱式和弦的技巧,更加体现了本首作品的现代性与创造性。

三、木卡姆散序在作品中的应用

《西部主题畅想曲》这首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无论在旋律上还是结构上大部分都采用了新疆的木卡姆音乐形式。这首作品的调式是在F调的基础上人工定调而成,形成的音阶是新疆地区独有的。作品的引子采用的是木卡姆散序的创作手法,采取的是4/4拍的节奏,共有13小节,总的分为三个乐句,第一乐句第一小节以左右手相配合的三连音作为动机,两个音是倍低音4和低音4,第二小节弱化重复第一小节,第三、四小节在4音的基础上变化重复,强调动机的发展;第二乐句共三小节,全部由八分音符组成,速度由慢渐快,由弱渐强,第二小节的第一拍为一个小的高潮点,强调4音,最后乐句的结束点也落到了4音上;第三乐句为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在原有音的基础上,将第二小节变为两个5连音,用来体现乐曲的节奏性并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加强了织体的厚度,将乐句规模拉长,倒数第二小节在4音上短暂地停留,最后以泛音1结束,也就是民族调式的徵音。

对于华彩段的分析,在笔者了解到的文献中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有的人认为这段是与快板连在一体的,并没有把他单独作为一段来进行分析,也有人认为这段音乐的节奏过于单调,而并没有真正地领悟其中的意境。在笔者看来,之所以把这一段稱之为华彩段,是因为在这一段中,应用了散板的创作手法,使演奏者能够充分发挥对作品的二次创作。在本曲中,散板主要应用于作品中部,在小快板表现的载歌载舞热烈的场面结束以后,散板表现出热恋中男女的依依不舍,连续的三连音与柱式和弦,夸张的强弱对比与速度的变化,形成一种男女对唱的形式,将本段的情感发挥到极致,完美贴合题目《西部主题畅想曲》“畅想”的主题。本段篇幅较长,共有31小节,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由连续的三连音组成,第二大部分由节奏自由的快速指序以及左右手柱式和弦组成。本段较作品前面的引子来说,虽然节奏是自由的,但是无论在篇幅还是演奏方式上来说,华彩段的演奏处理都是比较复杂的。例如,从华彩段的第一大部分来说,整体的节奏型主要以三连音为主,这就要求人们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将节奏、强弱以及气息做到准确并且恰当地处理,才能不使听众感到审美疲劳。

四、少数民族元素应用的影响

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是一首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作品,之所以使听众感受到其浓郁的风格特征,是因为作品中融入了木卡姆音乐艺术。由此可见,一首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采用的创作理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作品内部结构的分布及应用也是创作的重要因素。木卡姆散序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结构模式,“散”说明了它的节奏是散板,“序”说明了它位于作品的起始处,起到了引入和代入的作用,将其运用到了《西部》这首作品当中,对于音乐本体来说,它能形成一种主题乐思,预示着后面主题的发展;对于欣赏者来说,它能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沙漠风景画,使听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这些都是木卡姆散序的应用带来的艺术影响。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宋家宁(1994-),女,河北廊坊人,硕士,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猜你喜欢

散板木卡姆乐句
一生为客恨情多
刍议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散板音乐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古筝散板的演奏技法初探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一种新型溅散板馈源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