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12-23曹新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曹新兰

【摘 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本院5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果,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肠癌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效果提高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

【关键词】护理干预;结肠癌;围手术期;价值

文章编号:WHR2019032216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1]。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2]。本文总结并归纳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本院58例结肠癌患者,入院时间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38~78岁,平均年龄(52.48±2.46)岁;病程为8个月~7年,平均病程(3.08±0.74)年;发生部位:升结肠8例,乙状结肠5例,降结肠6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区6例;手术方式:右半结肠切除9例,扩大右半结肠切除5例,左半结肠切除8例,横结肠切除4例,单纯造瘘术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37~79岁,平均年龄(52.42±2.43)岁;病程为7个月~8年,平均病程(3.10±0.70)年;发生部位:升结肠7例,乙状结肠5例,降结肠7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区6例;手术方式:右半结肠切除10例,扩大右半结肠切除6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切除3例,单纯造瘘术3例。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上分析,两组表示出P>0.05的结果,提示组间无显著差异,可比较。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结肠癌者;2)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等症状者;3)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者。

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者;2)有药物滥用史者;3)躯体功能障碍者;4)有严重的肝肾器质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者;5)凝血功能障碍者;6)免疫功能不全或伴有自身免疫疾病者;7)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1.3 方法

两组均行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监测。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针对患者可能产生的焦虑、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干预,向其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认知程度、消除患者疑惑;2)营养护理:术前禁食禁饮会对患者的休息、心理和恢复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在保证其基本需求和供应的基础上,摄入少量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渣类饮食,术前1d可摄入流质饮食,术前6h禁食,术前4h禁饮;3)术后护理: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的观察,对其进行严密监测,做好管道护理,定时观察是否有渗液、渗血情况及引流液性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取得58例结肠癌患者的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由(±s)展现,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由%展现,组间运行χ2检验,若体现为统计学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4±0.68)d和(8.75±1.26)d,均远优于对照组的(5.28±0.38)d和(12.60±0.79)d,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果(t=4.5619,4.8136;P=0.0000,0.000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切口渗血1例;对照组发生企压疮2例,切口渗血4例,感染3例。数据显示: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1/29),远低于对照组的31.03%(9/29),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果(χ2=7.7333,P=0.0054),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2。

3 讨论

結肠癌发病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多是由于长期饮食中脂肪过高,导致结肠出现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早期癌内镜下可以根治的病变可以采取内镜微创治疗,中晚期癌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围术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指标,促进患者康复[3]。

与常规护理相比较,优质护理的临床优势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此项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果,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根据上述材料,表明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可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在结肠癌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郭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18-219.

[2] 万德森.结直肠癌流行病学与预防[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01):3-7.

[3] 李霞.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32):150-151.

猜你喜欢

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助“癌”为虐的细菌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
牛奶预防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