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

2019-12-23王凯叶金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丁苯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保护

王凯 叶金玲

【摘 要】目的:分析丁苯酞的应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共收治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循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所有病例分为了研究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研究组采用丁苯酞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丁苯酞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如此还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关键词】丁苯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保护

文章编号:WHR201903204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也可以叫作脑梗死CI,是脑动脉闭塞所致的脑组织梗死。这一病症的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故此临床方面需及早进行诊治。经动物实验证实,采用丁苯酞治疗,在改善患者脑细胞新陈代谢、提高缺血脑组织血流量,以及降低脑水肿等方面的优势均极其突出[1]。针对于此,本研究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评判通过丁苯酞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方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照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组,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入院尾号为奇数(n=18);对照组,入院尾号为偶数(n=18)。研究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0例、8例;年龄为50~76岁,平均年龄为(63.4±6.6)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各11例、7例;年龄为53~75岁,平均年龄为(64.4±6.8)岁。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性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接受头颅CT/MRI检查确诊[2]者、临床资料完整者、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3]者。

排除标准:吞咽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造血系统病症者。

1.2 方法

两组均抽取5mL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10min,取上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两组血清SOD活性、MDA含量进行检测,均遵循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即可。

对照组经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每次100mg,每日1次,治疗时间为3周。

研究组经丁苯酞胶囊口服治疗,600mg/次,1次/d,治疗时间和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予以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和比较。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90%,治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50%,但不足90%,好转。治疗后,功能缺损程度降低<50%,无效。前两者的总和×100%=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所有数据,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0.0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计数资料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均以%方式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及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均以(±s)方式表示,通过t予以检验。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对比显示为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对比的差异性(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对照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MDA含量,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又可称为脑梗死,作为当前病残率、病死率较高的病症,临床方面需予以重视。本次研究,使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先对其保护作用和机制进行分析。丁苯酞经提高脑血管内皮NO水平,可促使血管再生、重建缺血区微循环,这时能有效促进脑血流灌注情况,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相关研究人员表示,采用丁苯酞治疗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同时,还能促使缺血区再生、四周血管再生,保证缺血脑组织的供氧情况[4]。早期通过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缺血代偿方面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缺血区域血供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及生存的质量。如果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则会引发线粒体损伤、神经细胞功能缺损等现象。借助丁苯酞的作用,能发挥不同细胞凋亡因子的作用,降低缺血后半暗带位置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加强对线粒体的保护。与此同时,丁苯酞的使用还可以提高低糖低氧环境下,线粒体对脑缺血的敏感性,促进细胞能量代谢。相关研究人员认为,丁苯酞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情况抑制效果较好,此时会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保护脑组织[5]。值得一提的是,缺血性脑损伤和血栓形成有关,治疗的过程中做好防治脑血管病症工作非常必要。经丁苯酞治疗,可达到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效果。此外,采用丁苯酞还可减少脑缺血区中粒细胞数量,对内皮受损细胞进行保护,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能量代谢紊乱情况,通过丁苯酞处理,能够逆转脑缺血过程中,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酶活性,促进脑组织能量代谢,改善患者神经水肿症状。

总之,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理想,存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建荣,孙晓川.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04):867-868.

[2] 李虹,陈娜,陆连生,等.不同疗程的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01):130-132.

[3] 段淑娟.丁苯酞注射液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6):104-107.

[4] 秦丽红,王国辉,白禹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4):95-96.

[5] 黄坤,刘春霞,李支援.早期应用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07):898-902.

猜你喜欢

丁苯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保护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