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2-23赵学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分娩结局产科

赵学娟

【摘 要】目的:分析观察产科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50例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产科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可有效减轻疼痛情况,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无痛分娩技术;产科;分娩结局

文章编号:WHR2019032212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环节,自然分娩是一种最健康的分娩方式[1]。但分娩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烈的阵痛,大部分产妇因为恐惧疼痛而选择剖宫产,但是剖宫产会对产妇的恢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自然分娩母婴状况会稍差一些。如何减少分娩阵痛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话题。无痛分娩是指通过多种方式缓解产妇痛感和紧张心理,本文作者重点分析观察产科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選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50例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21±4.53)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21±3.43)周;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21±5.43)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40.22±3.21)周,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产妇各项指标正常,符合分娩标准;2)无沟通障碍,精神意识正常;(3)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产妇患有恶性肿瘤;2)产妇患有器质性病变;3)产妇存在胎儿窘迫征。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辅助技术,分娩给予常规产程指导,包括呼吸指导、心理护理,增强产妇分娩信心。并辅助患者进行肌肉训练,若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撕裂等突发状况,及时采用剖宫产和会阴侧切辅助患者分娩。自然分娩全程不使用任何的镇痛药物。

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当产妇宫颈开口超过2cm并伴随阵痛时,采用腰联合麻醉。取产妇侧卧位,消毒患者常规部位,硬膜外穿刺选择T8-9间隙蛛网膜下方位置,给予产妇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313)±0.9%的氯化钠溶液5mL注射。观察产妇体征是否出现异常,无异常情况下将硬膜外管置入,并连接镇痛泵,在泵内注入罗哌卡因20mL,间隔1h后追加镇痛药物,5mL/次,直至宫颈口完全打开。若产妇分娩过程产妇痛感明显,追加麻醉药物,以5mL/次的速率持续麻醉30min。结束分娩10~15min后拔管,镇痛全程需严密监测产妇心律、血压等常规指标。

1.3 判定标准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

分娩情况:护理人员详细记录产妇新生儿窒息例数、剖宫产例数和产后出血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选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采用率表示,行χ2检测,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3 讨论

大部分女性必须经历的生理过程为自然分娩,不规律子宫收缩压迫子宫下段神经和宫颈,痛感剧烈[2]。会出现产程延长、血流量降低等负面作用。所以如何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十分重要。

现阶段,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无痛分娩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产妇分娩疼痛在一定程度得到缓解。无痛分娩技术是通过麻醉药物缓解分娩疼痛,减轻产妇焦虑感,为自然分娩提供较好的生理基础[3]。同时,子宫收缩可通过无痛分娩技术缓解,产妇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分娩[4]。因疼痛所产生的内分泌失衡可在一定程度缓解,产妇负面情绪可有效缓解,分娩信心提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无痛分娩技术可改善妊娠结局,且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较低,安全性较高。但在实施无痛分娩时,仍需要产妇主动配合生产,麻醉药物并不会刺激运动神经,产妇子宫可进行正常收缩。针对凝血功能异常或存在禁忌的产妇禁止使用无痛分娩技术。

综上所述,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可有效减轻疼痛情况,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六英.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2):140-141.

[2] 兰卉,赖香梅.无痛分娩方式的实施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13-15.

[3] 孙丽萍,张熹公,张蔚.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7):101-109.

[4] 樊璐璐,余晓英.无痛分娩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02(32):138-139.

[5] 蔚杰慧,赵学英.242例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分析[J].中国病案,2017,18(11):110-112.

猜你喜欢

分娩结局产科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探讨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