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由心生,披情入文
2019-12-23朱丽萍
朱丽萍
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名师孙双金也曾提出: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 ,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是情。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仅有理性的思维是不够的,还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煽情”——语境还原,入境入情
文章是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下言语活动的结晶,而阅读的过程实际是一个由言语作品到语境生成的逆向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就叫“语境还原”。教学时,让学生凭借作品中的语言描述,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就能最大限度地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逼仄的屋子里缝纫机、人、货物一个挨一个;母亲弯着极其瘦弱的脊背,头凑到缝纫机板上,神情专注;揉得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这些镜头一般的画面,无不展现着母亲在极端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对孩子读书无私的支持和爱。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进行语境还原,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儿子,看到母亲工作的场景、听到母亲和工友的对话、拿到母亲给的揉得皱皱的毛票,你想对母
亲说什么?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体会“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的的瘦小,其实是对母亲的心疼;“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意味着“我”买书的强烈渴望已经变成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感。
“补情”——展开想象,入文入情
语文教材通过精挑细选的佳篇美文,通过文章中所反映的真善美丑,对学生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培养以及是非的辨别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品的形象加以补充和发挥,引导学生从作品展示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中抓细节、抓人物,在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情感画面,爱作品之所爱,憎作品之所憎,去感受情感,体悟情感,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
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慨。教学时,结合资料、图片和多媒体,让学生想象“众星拱月”般的圆明园;想象圆明园中殿堂的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的玲珑剔透,山乡村野的田园风光;想象数不胜数的珍贵历史文物。如此“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却被英法联军烧毁,此时再出示圆明园被毁,变成一片废墟的场景,巨大的反差,引起视觉冲击,让学生产生强烈对比:如此庞大的、壮观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品情”——品味语言,入味入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高尔基也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品味语言有助于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進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
古人云:“文以入情”,“情文相生”,讲的也是阅读理解语文有个情感触动问题。只有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入了境,动了情,才能受到文章的熏陶、感染,激起强烈的感情,才能真正领会到文章的“神韵”。
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时,让学生深入文本,抓住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如描写马宝玉动作的语句:“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体会他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誓死杀敌的的决心。又如“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通过对五壮士神情的描写,感受到五壮士为能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而感到欣慰和自豪。五壮士勇于献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就隐藏在文章的语言文字中,隐藏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中。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到了五壮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共情”——借助迁移,入心入情
新课标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人文性的确立,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而学生对于文化的反应必然呈现多元特点。因此,新课标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于那些“年代久远”的情感,学生无法切身感受时,就可以利用“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人的大脑不管是在显意识中,或是潜意识里都是按照相似性进行激活、联系、匹配、重组。小学生往往缺少这种发现相似的洞察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运用前后联系的策略,帮助学生去发现与觉察现象之间的共同要素,情感之间的相同之处。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中的几个场景:每逢大雨上学,父亲都背“我”上学;即使变卖东西,也要如期给“我”缴上各种费用;送到学校还要为我铺床;忙碌了一天,还在熬夜摇橹,让“我”能在小舱里安稳睡觉;即使在偶尔的小憩中,也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父亲对儿子殷切的期望和无微不至的关爱都蕴含在每一个细节里。但这些场景离学生比较遥远,他们很难做到感同身受。于是,多媒体出示一些画面:每天接送路上,父亲坚定的身影;书桌旁,父亲耐心指导的声音;遇到困难,挫折,父亲温暖的拥抱……让学生想象一下父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熟悉的场景一下子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情感——细心的照顾是父亲的爱,严格的要求是父亲的爱,鼓励是爱,陪伴是爱……无论在什么年代,父爱都是那么深沉,它如小舟载着我们驶向未来。所以这么多年,作者仍记忆深刻,永难磨灭,这么多年,父亲仍频来入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升华。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把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结合起来,关注教材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形成网状的传导、碰撞和反馈,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有一种美的情感的流动。那时,我们就能与孙双金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一起读文,“入境”“入情”“入心”,在教与学中合奏一曲感情奏鸣曲,丰盈学生童年学习履历,丰厚学生童年美好生活。
(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