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性实证研究

2019-12-23朱洪翠高洁

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师教育有效性

朱洪翠 高洁

【收稿日期】 2019-07-23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泰州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7JGB10)

【作者简介】 朱洪翠(1976-),女,江苏盐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英语教育。*【通讯作者】 高洁(1999-),女,江苏盐城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摘 要】以自编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实验班在“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运用英语分析教师教育专业问题、运用英语资料获取教师教育前沿知识、运用英语开展教师教育学术课题研讨”四个维度的能力都优于对照班,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师范生教师教育专业双语素养方面成效显著。要提高SPOC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重构师生观、学生观和学习观,需要进一步优化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度”,需要加强线上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 SPOC;教师教育;双语课程;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9)06-0086-06

0 引言

2018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为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需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 【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互联网+及AI技术的发展和普及,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新时代高校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而高校双语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更离不开MOOC资源,因而,依托SPOC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一条捷径。

以笔者执教的《中学教师职业理念与专业发展》双语课程为例,验证SPOC混合式教学对促进高校双语课程建设、提高本科学生双语素养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文献综述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简称,它结合了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教学模式,采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讲座视频(或同时采用其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2】。因其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融合了线上和线下两种學习的优势,投入少,产出多,因此成为新时代高校运用较多的新教学模式。随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量应用,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也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公开发表(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有关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构建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该类研究着重探究如何充分发挥SPOC学习平台的优势,构建提高高校课程实施质量和效益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例如,蔡基刚基于不同的学习活动,构建了由课文学习、文献搜索、翻转课堂和交流汇报等教学活动组成的学术英语混合教学模式【3】。清华大学在“电路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线下和线上的时间分配构建了A、B、C 三种混合式教学模式,A模式中课外/内学习时间比约为(2~2.5)∶1,B模式约为1∶1,C模式则主要以课外学习为主【4】。

2) 分析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质量控制变量。该类研究多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变量。例如,廖宏建等研究发现,影响SPOC混合式教学成效的关键变量有“参与度、学习力、线下面授、知识编排、生成度、评测反馈、平台工具等”【5】 。

3) 评估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绩效【6】。此类研究有的通过小规模实验,对比分析SPOC混合式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效果,如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同卷考试成绩表明:A 模式成绩要明显高于B 模式,而C模式则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4】;有的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比分析现有已公开发表的关于SPOC课堂教学效果的量化研究文献,对上述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效果评价【7】。

4) 探索提高SPOC混合式教学绩效的策略。该类研究主要从教师课程设计【8】、课堂教学效果检测【9】、学生学习动机激发【10】等角度提出了提高SPOC混合式模式教学效果的建议。他们认为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当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多用形成性评价确保学生能真正参与SPOC平台的课程学习,以提升学习效果。

随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普及,相关研究正从宏观的模式构建逐步走向微观的学生认知评估。关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2 研究设计

1) 研究问题。自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11】以来,全国许多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纷纷开设双语课程,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随着双语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开设,研究双语教学的文献也逐渐增多,其中不少学者对双语素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概括而言,双语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1)掌握本专业领域第二语言的学科前沿知识,接触世界先进技术和思想【12】;(2)具备在专业领域内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13】;(3)熟练运用第二语言获取各自专业领域内的信息并参与各种学术交流【13】。

鉴于此,本研究着重从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运用英语分析教师教育专业问题、运用英语资料获取教师教育前沿知识和运用英语开展教师教育学术课题研讨四个维度调查了笔者采用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执教双语课程——《中学教师职业理念与专业发展》的教学效果。为方便对比,笔者选择两个班级为研究样本,一个班级采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另一班级采用SPOC混合式双语教学模式授课,研究过程持续一个学期,主要探究如下两个问题:(1)和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相比, SPOC混合式教学能否提高本科生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分析教师教育专业问题、获取教师教育前沿知识和开展教师教育学术课题研讨等专业双语素养;(2)采取何种策略才能进一步提高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绩效。

2) 研究被试。由于要研究双语课程的实施效果,需要被试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本研究选择的两个被试班级是英语师范1班和2班,其中实验班为1班,对照班为2班。这两个班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缺乏教师教育领域的英语专业知识。实验班共54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33人;对照班共53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36人。

3) 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自编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问卷》,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两个研究样本班级学生的双语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运用英语分析教师教育专业问题、运用英语资料获取教师教育前沿知识、运用英语开展教师教育学术课题研讨等方面。“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编制,1表示“一点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问卷经过检测,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学期结束后,从实验班收集有效问卷54份,从对照班收集有效问卷53份,对比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双语素养提升的影响。为了补充问卷数据的不足,本研究还设计了《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访谈提纲》,分别从两个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实施访谈。

4) 数据统计与分析。所得问卷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结果分析

由表1可见,在未进行双语教学之前,在双语素养方面,实验班学生的均值为2.74,自由度为51,t值为-1.095;对照班学生的均值为2.52,自由度为31.456,t值为-1.669,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无显著差异。

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结果分析

1) 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维度。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维度后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发现,sig值=0.044<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此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而言,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维度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前测均值为2.74,对照班学生前测为2.63;后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值差异比较显著,实验班学生后测均值为4.32,明显高于对照班的2.70(见表2)。

由此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维度有差异,且差异显著,实验班学生在此维度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

访谈结果揭示了其原因。实验班A学生说:“在SPOC教学平台,老师上传了许多国外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文献。通过文献阅读,我们不仅了解了国外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而且在有困惑时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和老师、同学开展沟通交流,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时就有意识地不断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久而久之,我们运用英语解释教师教育专业理论方面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对照班B学生则表示:“老师虽然在课堂上运用英语讲授西方国家的相关教师教育理论,但由于我们缺少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对这些理论最多只是达到一知半解的程度,并不能運用英语对教师教育理论展开分析。”

2) 运用英语分析教师教育专业问题维度。均值比较发现(具体见表3),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有效使用英语解决教师教育专业问题”维度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前测均值为2.02,对照班学生前测为2.04,对照班高出实验班0.02分;而后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值得分差异比较显著,实验班学生后测均值为3.34,明显高于对照班的2.06。

由此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使用英语解决教师教育专业问题”维度有差异,且差异显著,实验班学生在此维度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

访谈时,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翻阅词典、查找资料,了解了国外该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在课堂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我们能综合运用收集的有关资料分析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而对照班的不少学生则表示:“每堂课老师都用英文PPT展示,但由于我们只是被动地听讲,对于国外教师教育领域的前沿信息只是一听而过,缺少主动参与,所以虽然我们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却无法用英语去分析我国当下教师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3) 运用英语资料获取教师教育前沿知识维度。均值比较发现(具体见表4),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运用英语资料获取教师教育前沿知识”维度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前测均值为2.13,对照班学生前测为2.09;而后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值得分差异比较显著,实验班学生后测均值为3.62,明显高于对照班的2.13。

由此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运用英语资料获取教师教育前沿知识”维度有差异,且差异显著,实验班学生在此维度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

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实验班学生表示:“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最大的优点即是我们更愿意自己主动思考,在长时间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英文文献过程中,我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现在,我们已经不仅仅只阅读老师在课前提供的资料,还会根据需要自主收集相应的资料进行阅读。”对照班的学生则表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老师讲授,由于缺少有效的训练,即使给我们现成的英文文献,也会因为专业词汇量太大,专业背景知识匮乏,很难准确获取相关学术前沿知识。”

4) 运用英语开展教师教育学术课题研讨维度。从表5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运用英语开展教师教育学术课题研讨”维度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前测均值为2.74,对照班学生前测为2.70;而后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值得分差异比较显著,实验班学生后测均值为3.72,明显高于对照班的2.76。

由此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运用英语开展教师教育学术课题研讨”维度有差异,且差异显著,实验班学生在此维度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

访谈时,不少实验班学生认为:“SPOC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上课更注重讨论、合作和实践。一学期的学习,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英语分析、研讨当前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虽然对于部分难以表达的词汇我们用中文来代替,但我们对用英语发表对教师教育相关热点问题的看法并不陌生。”对照班的学生则表示:“因为专业词汇缺乏,课堂上又缺少相应的训练,所以很难用英语去讨论教师教育热点问题。”

另外,在学术视野的开拓、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能力等方面,实验班学生的均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数据可以发现,SPOC混合式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双语素养。但研究也发现,由于学生自身英语积淀不足,加之又缺乏教师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诸如“英汉双语思维转化能力较弱、运用双语探究专业领域问题能力不足、对专业前沿热点问题不够敏感”等问题。高校双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双语素养,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必须最大限度发挥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观念更新、模式优化、评价跟进诸方面再闯再试,寻求突破。

1) 师生要重构师生观、学生观和学习观。首先要确立互为主体的师生观。“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不同意义上的主体,而且主体之间产生着相互影响、交互建构的‘主体间性”【14】。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大多由学生自主控制,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辅助者和促进者,这需要大学教师认同“双主体”师生观,充分认识到教学是一种丰富、复杂的多边互动生成过程,在多边多向交互中,发展双语思维能力,逐渐健全师生双方的自我意识和人格,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其次要确立自主发展的学生观。大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了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学生看成是可以主动发展的人,相信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取得进步。大学教师也需转变观念,通过课前精心的设计,充分利用SPOC平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握双语课程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价值。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锻炼,学生才能学会自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再次要确立互助合作的学习观。开发教师教育双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储备一批能运用英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研讨国际教师教育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教师教育双语人才。而这需要学生具备运用双语和西方同仁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样的能力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但这样的能力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大学双语教师应精心设计合适的研讨主题,充分利用SPOC教学平台和课堂教学互动,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运用英语参与国际交流和研讨的能力。

2)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混合度”。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成在“混合”,又容易败在“混合”:线上学习时间少,基础不牢,线下讨论交流、操作演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线上学习时间多,基础扎实了,但线下讨论交流、操作演示就会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会让SPOC混合式教学流于形式,背离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的初衷。因此,合理分配线上学习和线下活动的时间是提高SPOC混合式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只有精心制作線上课程,精心设计线下活动,线上学习和线下活动才能两促进、两提升。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验表明,线上/线下学习时间比约为(2~2.5)∶1的A模式教学效果最好,这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混合度”【4】,可以参考。具体到《中学教师职业理念与专业发展》这门双语课程的教学,由于我国学生缺少运用英语开展专业交流的机会,所以线下活动时间至少要占一半,让学生用英语阐述教师教育方面的理论问题,评议当下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焦点议题,撰写英文调查报告等。只有通过“做中学”,学生的双语素养才会得到切实的提升。

3) 线上学习要加强过程性评价。缺少监控与反馈的“自主性”容易滑入“随意性”的深渊,线上自主学习也很难“超凡脱俗”。随着教育部 “金课”计划的落实,高校教师可利用的线上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教师可把备课重心转向加强线上学习过程性评价。Filius等研究发现,利用SPOC课程平台开展深度学习存在诸如“学生学习活动一致性,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师生、生生教学互动缺乏”等方面的挑战【15】。一些学者【16-19】通过研究进一步指出,学生参与评估反馈能促使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相联系,有助于培养他们善于思考、自我调节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技能。对于线上自主学习来说,教师很难实时监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平台进一步完善功能,除了开辟“讨论区”外,还要设置“摘录本”,让学生线上学习时实时记录笔记,实时提交供任课教师备查。任课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电子笔记,评价学生的线上学习成效,还可以及时发现、纠偏个性问题,抓住共性问题,改进、优化线下教学活动。当然,任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学习,相互监督,共同提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双语素养尤为重要。

5 结束语

开发双语课程在我国虽然已经推进了近20年,但教师教育领域的双语课程建设还鲜有建树,而运用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师范生教师教育专业双语素养的研究几乎为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教师教育双语人才对于实现教育强国“梦”意义重大。本研究并没有探究宏大的教师教育双语课程体系构建,而是依托调查数据进行了微观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开发教师教育类双语课程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2018-09-17)【2019-07-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3】 蔡基刚.以项目驱动的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3):39-47.

【4】 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4-18+28.

【5】 廖宏建.高校SPOC有效学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10):65-70.

【6】 薛小姣,李毛毛,王小楠,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语音教学中的满意度调查【J】.教学研究,2019,42(4):59-65.

【7】 柳春艳,等.SPOC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1):82-91.

【8】 HAO YUNGWEI.Exploring undergraduates′perceptives and flipped learning readiness in their flipped classrooms 【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59):82-92.

【9】  HWANG G J,CHANG H F. A formative assessment-based mobile learning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1,56(4):1023-1031.

【10】  LAI,CHIU-LIN,HWANG,GWO-JEN. A self-regulated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to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mathematics course 【J】. Computer & Education,2016(100):126-140.

【11】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1-08-28)【2019-07-2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200412/4682.html.

【12】 郑红苹.论双语教学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3):174-178.

【13】 周笃宝.双语教学与语言——内容融合学习教学法【J】.比较教育研究,2004,169(6):28-32.

【14】 杨小微.教学的实践变革与理论重建:30年再回首【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9):27-31.

【15】  FILIUS R M,DE KLEIJN R A M,UIJL S G,PRINS F J,et al. Challenges concerning deep learning in SPOC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2018,10 (1-2): 111-127.

【16】  FILIUS R M,KLEIJN R A M,UIJL S G,et al. Strengthening dialogic peer feedback aiming for deep learning in SPOCs 【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8(10):86-100.

【17】 寧颖,杨玉晨.学生眼中的“同伴反馈”【J】.教学研究,2012,35(3):58-61.

【18】  SADLER P M,GOOD E. The impact of self-and peer-grading on student learning 【J】. Educational Assessment,2006,11(1):1-31.

【19】  张发新.基于“深度学习”促进化学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研究,2016,39(2):121-124.

【责任编辑 刘冰】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POC mixed teaching model

—taking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Vocational Idea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s an example

ZHU Hong-cui1,GAO Jie2

(1. College of Education,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Jiangsu  225300,China;

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009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lf-compiled Questionnaire on the Effect of SPOC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and Interview Outline,this study conducted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and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experimental class was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 in the dimensions of "using English to explain the theory of teacher education","using English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eacher education","using English to acquire the latest litera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using English to carry out academic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The SPOC mixed teaching mod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cultivating preservice teachers′ bilingual literacy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SPOC mixed teaching mode,the follow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construct the view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concept of self-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concept of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in learning; to optimize the time of online and offline learning of SPOC hybrid teaching mode; to strengthen the process evaluation of online learning.

Keywords

SPOC; teacher education; bilingual curriculum; effectiveness

猜你喜欢

教师教育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