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2019-12-23龚晓林
【收稿日期】 2019-05-28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2014A05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授基金项目(17XYJS14)
【作者简介】 *龚晓林(1973-),男,湖南桂阳人。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我国现在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双一流”既是一个评价概念,又是一个比较概念,同时还是一个话语概念。“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将收获打破身份固化、促进特色发展、促成校地融合等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学科团队建设艰难、办学经费瓶颈、生源危机、自主创新发展受限等现实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发展契机,从主动争取均衡发展教育政策、加强学科内涵式建设、促进校地融合发展等路径持续发力,清醒认识自身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内涵式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一流”;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特色差异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9)06-0027-07
0 引言
当下,世界各国为提升国际竞争力都在积极实施“世界一流”建设,如美国的“美国竞争力计划”、法国的“卓越大学计划”、日本的“顶级全球性大学计划”、韩国的“WCU计划”、德国的“卓越计划”、俄罗斯的“5-100计划”等【1】。我国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开启了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工程,这将引导我国高校格局调整并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2】。处于发展弱势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将面临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笔者试图在解读“双一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以及应然的应对举措,以期抛砖引玉,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性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双一流”内涵解读
我国早在1998年就已经提出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有“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方案并全面部署;2017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同年9月公布了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的“双一流”建设主要体现五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一流为目标,旨在推动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破解“985工程”“211工程”身份固化、重复交叉、竞争缺失等问题,到21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二是守正中国特色,追求世界一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支撑国家战略,突出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三是坚持一流大学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打造特色优势学科;四是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创设公平竞争环境,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实效,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五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完善高校综合治理机制体制,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那么,何谓中国的“双一流”?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实践问题,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谢维和教授认为,首先,我国“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是办学水平概念不是层次概念,一流所反映的是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高质量;其次,“世界一流”不能等同于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世界本身具有地域性、差异性,一流的内涵也应该有差异;第三,“高等教育强国”不是排行榜概念,而是结构概念。所谓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能够适应、指导和引领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的发展,以及服务支撑国家与地方的不同发展战略的实现【3】。丁学良教授认为,一流大学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项目经费与数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方面的“一流”【4】。潘懋元教授认为,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经过证明、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一流大学要有名师;一流大学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并为社会所承认【5】。邬大光教授认为,一流大学不仅仅关切一流学科,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6】。正如张德祥教授所言,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石,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学校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关系【7】。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世界一流、国家一流、区域一流、类型一流中,当属于区域一流大学【8】。
“双一流”就其特征而言,首先是评价概念,它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简称,当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与评价指标。对“一流大学”的评估,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评价机构是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英国QS(Quacquarelli Symonds)和上海软科(ARWU)【9】。一流大学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办学理念与特色、精神与文化、办学资源、校长与管理团队、生源质量、毕业生校友、科研成果、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社会与国际影响等方面达到一流。评价指标的主体直接指向高校教师,因此,评价一流大学说到底评的主要就是一流的师资团队,因为一流大学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承担着生产知识、追寻真理、探究未知世界、推动科技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等重任,主要依靠的是一流的师资团队【10】。在一流大学评价指标中,THE评价指标中有86%以上指向教师,QS评价指标中有85%以上指向教师,ARWU则有90%指向教师。而一流学科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学科特色文化、科研成果、学术团队、学科资源、人才培养、服务能力、社会贡献与国际影响等方面实现一流。THE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具有简洁、客观、全面等特点,国际可比性强,指标依据的数据较为客观准确,在评价内容上同等重视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强调教学导向,引导大学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不足之处在于评价指标主观性过强,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名校有利,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严密的内在逻辑,评价指标每年进行微调,排名结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US News & World Report学科评价指标既包括定量指标,又包括声誉在内的定性指标,使用不同的权重体现了针对三类学科领域不同学科进行差异化评价的理念。不足之处在于学科分类不均匀,对人文学科领域的分类比较笼统。QS学科排名指标体系较为多元,重视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情况、就业前景的评价。不足之处在于声誉调查比重高,其调查的数据来源不够全面。ARWU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简洁明了,国际性和可比性强;指标范围不大,指标客观容易测量。不足之处在于过于注重数量,强调规模,对于规模大的学科有利,偏重于SCIE与SSCI录取的论文总数而非被引次数,重理轻文,过于重视自然学科,对人文与社会学科重视不够【11】。此外,比较常见的ESI学科排名,评价指标均为定量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科质量的优点。不足之处在于ESI学科分类缺少对人文学科领域的划分,对社会科学类学科领域分类笼统,对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类学科的适用性比较有限;评价指标很少涉及反映學科教学、人才培养、学术氛围的指标;科研成果指标未涵盖专著、专利、研究报告等,可比性不强。
其次,“双一流”是一个比较概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至今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一流”一词本身就是在相互比较中产生的一个相对弹性的概念,具有浓厚的相对性。一流总是某一范围内的一流,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一流的水准也大相径庭。”【12】即使是同一地区,因政策帮扶等因素的作用,本来不是一流的,一下子就变成了一流。可见,“一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历史性和动态发展性,“一流”背后蕴藏着标准比较和价值判断。一流大学并非要求所有学科都必须一流,一流学科也并非所有学科方向都必须一流。
再次,“双一流”是一个话语概念,我国的“双一流”应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表达。我国“双一流”提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一流”学科建设,既可以打破已形成的“211工程”“985工程”的身份固化,激励所有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又可以形成一流学科竞争局面,促进各高校内涵式发展。我国的“双一流”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标准的“双一流”。
2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指1999年以后位于地州市级城市,主要以地方财政拨款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多由专科院校升格或由多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合并组成,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以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绝大多数分布在地级市,地方师专数目较多,冠名以学院为结尾;(2)办学层次为本专科教育并存,本科教育为主;(3)办学功能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4)其主管单位为省、市(州)属或者省市(州)共建,学生学费、住宿费是其重要的日常运行经费,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5)办学方向从师范教育、行业教育为中心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变;(6)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科研能力偏弱,每年所获得的科研项目及经费机会较少。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庞大,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战略地位和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分层分类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双一流”语境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机遇
第一,打破身份固化,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11”“985”等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曾经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这批项目的推进,高等教育体系单一、身份壁垒标签化越来越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国家实行“双一流”旨在通过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情况确立有限资源的投入分布,以此带动“一流大学”建设,这样即便不是“211”“985”高校,只要学科排名靠前,也能得到国家资源的投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争创“一流”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
第二,促进特色发展,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差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双一流”实质上就是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与分类管理问题,在政策层面上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进行适当分离,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释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活力与学科发展潜力,鼓励各地方高校百花齐放、百家争先,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可见,即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整体上达不到“一流大学”水平,这也不妨碍其部分特色学科甚至部分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方向冲击“一流学科”水准,这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带来了特色发展的多样性。因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选择学科发力方向,不必一味地将学校的发展方向仅局限于模仿与追赶“211”“985”高校。
第三,促进校地结合,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速发展提供保障。事实证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地方政府也越来越感觉到地方本科高校所拥有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及人力资源优势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極作用。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应用型转型,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其选择的学科发展路径当然不能像重点高校那样走学术科研型,而要走应用型为主的专业型发展路径。随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方案明确提出:“地方高校开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方政府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地方政府放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的责任主体地位,无形中增强了地方政府参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3 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学科团队建设举步维艰。“双一流”态势下,国家近两年对各个学科进行了一一排序,无形中加剧了各高校学科建设的竞争。排名靠前的学科更有危机感,会继续加大学科各方面建设力度,想方设法捍卫绝对优势,而这些学科往往分布在传统优势高校。毋庸置疑,学科发展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更具体来说,就是学科团队建设的竞争。拥有一流的专家团队,才有可能拥有一流的学科,这是学科发展的硬道理。“双一流”的序幕刚拉开,全国各地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也随之打响,中西部高校中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已司空见惯,现在的问题是“麻雀”只要有机会也会“东南飞”。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团队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挑战:(1)学科领军人才(亦称学科带头人)紧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中西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学术声望、地域环境、学科平台等远不如其他本科高校的问题,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要引进优秀人才相当困难,而要想通过自身培养造就有影响力、有担当的领军人才也是非常困难的;(2)学科团队成员零散,缺乏凝聚力。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由于研究兴趣、研究特长、利益分配等因素的差异,要让学科团队所有成员统一研究方向更是难上加难;(3)运行机制不健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往往没有自身的符合创新规律的运行管理机制。学科团队管理往往要依靠行政的或者学术的权威控制,而一旦平等自由就会一盘散沙。因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主动从“激励中发展、情感中发展、文化中发展”等举措中深层思考如何建设学科团队。
第二,办学经费保障进入瓶颈期。大学的财力经常被研究者作为识别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筹资能力是大学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和标志【13】。虽然自2017年国家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以来,全国20多个省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双一流”方案或相应政策文件,将投入400亿元建设资金【14】,但都是体现扶需、扶优、和扶特,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难以企及。据统计,全国有7个省级政府(西藏、广西、海南、宁夏、辽宁、天津、吉林)明确具体区域内目前发展最靠前的1~2所大学。很显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很难从各省级政府的“双一流”建设项目经费中分到一杯羹的,其办学经费举步维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资金来源主要靠所在地方政府的投入和学生的学费,校友会及民间筹资几乎没有,自身也缺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对政府的依赖性强。再加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有效互动,其中的大部分高校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问题。究其原因:(1)受自身办学水平和硬件设施的限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很少产生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2)在有限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往往缺乏主动寻求合作的意识,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也就谈不上优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样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限,地方政府不愿给予学校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服务创新能力不足【15】。对于有限而紧张的办学经费,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在:(1)对经费的分配使用规划性不强,经费的使用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很多时候联系不紧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2)大部分经费基本用于校舍建设,少部分用于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建设,用于教学日常监督、管理、运行和开展教学科研的经费相对较少;(3)主管部门对经费使用缺乏应有的监管和评价,往往只管拨款,不管效果、效率和效益。
第三,生源危机日趋严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迈向普及化,各省份的高考录取率均远高于50%,但是“弃考族”规模近年来也在逐年扩大。弃考族分为三类:一是考上了被录取了,放弃不去读,而是选择复读,即“弃读”;二是高考报了名,却放弃了高考,即“弃考”;三是读了高中,因受读书无用论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参加高考报名,即“弃报”。从全国各高校的入学率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弃读”人数远远高于非地方本科高校。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生源危机不仅仅表现在生源数量上,还表现在生源的质量危机上。近年来,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略有提高,但是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却没有跟上来,文化素质不容乐观。就拿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说,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错别字司空见惯,病句、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问题严重。生源危机已深深影响着地方高校的内生发展,生源危机持续发酵已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带来深层的严峻考验。
第四,自主创新发展困难重重。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均要求向应用型转型,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这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主创新发展既要按国家的部署进行应用型转型发展,又要按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学校自身发展条件和文化发展。“双一流”背景下,因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过分依赖国家、地方指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自主创新发展将会困难重重。一直以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过度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重专业设置,轻学科建设,学科专业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双一流”语境下,由于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认知差异以及来自外部的各种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动态调整都将困难重重。比如,把“应用性”简单理解成“实践锻炼性”,而忽视实践研究性,使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调整专业课程的时候,有意把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减弱甚至“砍掉”。为了增加实践课程比重随意增加简单重复的实践课程,导致学生专业素质下降,进而影响部分学生的深造。每年很多重点高校不愿接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读研,学生考研“复试”环节被刷掉已经司空见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双一流”被理解为只是高校的“双一流”,各高校发力你追我赶,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推进“双一流”的行动不一致,比如高校人员编制配置、内部机构的合理设置、预算管理和经费使用自主权等,落实到位都将困难重重。一般来说,对于“一流大学”建设所涉及内容及指标,其本质就是要实现由“大而全”到“大而精”“大而优”,而对于“一流学科”建设,说到底,实质就是师资团队建设,就是师资队伍的科研实力。因而,“双一流”语境下,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与晋升的管理体制机制会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的立项数和论文数,既看数量,又看影响因子;既看等级,又问资金额。用教师的科研成果替代教师的教书育人成果,人为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使得教师宁愿用大量的时间去申请立项课题和钻研论文,也不愿用心去上好一堂精彩的课,导致教学质量长期无法提高,无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可见,“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评价教师的管理体制机制能否适应未来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也是一个潜在的现实挑战。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应对举措
在“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對挑战应主动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的积极因素中思考可持续内涵发展路向,植根历史,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立足服务地方,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促进校地融合发展。
3.1 找准定位,争取中央支持,积极主动谋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双一流”环境中又好又快地发展,首先应该认清“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到哪里去”,把自身放在高等教育整个棋盘中予以充分认识。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首次尝试对高校分类以来,欧盟等世界发达国家均在启动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项目。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当优化结构,应当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以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在国家宏观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的背景下,黑龙江省(2011年)、陕西省(2012年)、安徽省(2014年)、河南省(2015年)、上海市(2015年)、浙江省(2016年)、云南省(2016年)、四川省(2016年)、吉林省(2017年)、重庆市(2017年)、辽宁省(2017年)等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促进高校分类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文件。这些文件共同的主题:一是鼓励各地方高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特色差异化发展;二是创造条件,鼓励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弱势明显,这需要理性认识“双一流”,充分认识“双一流”扶需扶优扶特的内涵,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立足现有基础,回归人才培养常识,回归人才质量初心,回归本科教育本分,积极主动谋发展。从《高等教育法》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管理,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地方财力资源支持有限,需要积极主动争取中央特殊支持,毕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几乎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除少数发达地区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外,几乎所有的院校均存在办学经费吃紧,需要利用各种声音理性表达合理办学诉求,主动争取中央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应制定长远的院校发展规划,坚定办学思路,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统筹协调各种有限资源,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加强学科内涵式建设,引领学校可持续内涵式发展
“双一流”建设要以学科为基础,根据学界现有的研究结果,学科发展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可以说,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的品味、地位和学术声誉。由此可见,办大学首先就要办好学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需要从学科发展方向、学科团队、学科文化、学科研究中心建设等方面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双一流”建设的应然所在和核心内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必须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协同互动【16】。
第一,找准一流学科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科学地调整学科结构与凝练学科建设方向,重点培育、扶持与发展重点一流学科,是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选择“一流学科”发展方向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1)正确认识“优势学科”不等于“一流学科”。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优势学科未必就是自己重点要发展的“一流学科”。因为“双一流”中“一流学科”是同类中的“一流”,自身优势学科有的在同类学科排名中靠后,如果不能办出“一流学科”的优势特色,就不能作为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来冲击“双一流”,否则只会得不偿失,浪费有限的资源;(2)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当地的资源优势,在精准凝练学科建设方向时,要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争取从学科发展的“无人区、少人区”入手,发展特色学科,实现“变道超车”;(3)重点发展特色学科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一流学科”建设不能求大求全,应理性避免“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全力达到一流评估指标要求”【17】。学科建设目标不是急于立足实现一流一级学科,而是要根据自身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学科方向,带动辐射其他学科内涵式发展,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18】。
第二,打造一流的学科团队,抓好学科管理制度改革。事实表明,学科建设发展与一流学科团队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没有“一流的学科团队”就没有“一流学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组建一流的学科团队,学校的重视与支持是前提,选拔高素质一流学科带头人是关键,促进学科科研成果向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转化是根本,协调学科团队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流学科得以顺利建设发展的保障。科学完善的学科管理制度也是促进一流学科发展的保障。学科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中长期规划、组织制度、资源分配制度、执行监督制度、学科评估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以学科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强化校院办学主体地位,支撑国家战略发展,充分激发院系办学活力,改革创新学科评估制度,努力实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可、学术贡献的认可、解决生产问题的认可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认可,从而为重点学科建设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19】。
第三,注重培育良好的学科文化环境,完善学科研究中心建设。一流学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其成长的学科文化环境,先进的学科文化环境与一流的学科建设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良好的学科文化环境时需要注意四点:(1)坚持科学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学科文化建设;(2)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在杜绝学术造假的基础上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3)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声誉,协调好一流学科团队、一流学生、一流学术自由与学术声誉之间的关系;(4)努力做到学科文化发展与学校文化的传承创新相结合。事实表明,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是发展一流学科的强有力载体,是科学研究的硬件保证,也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实验平台。比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中国民族教育研究中心、西南语言少数民族跨文化汉字传播研究研究中心和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文化遺产研究,对学校“三性”(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特色学科发展实现了有力支撑。因而,建设合格的学科研究中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实验创新平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集中有限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定,科学分配并使用好各种经费,改善设备条件,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
3.3 放眼国际,服务地方,促进校地融合发展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区域发展优势,将“双一流”建设与创新型经济发展、美丽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以学科群对接产业群,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参与度与贡献率,以此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当然,处于命运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大数据、云运算、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能“独学无友”,应该开放办学,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并批判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实现校地融合发展。所谓校地融合发展就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与地方相互促进发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校为地方提供急需的科研成果和智力资源,地方政府要为高校提供组织、人力、财力保障,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4 結束语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新举措。相对其他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处于弱势,需要理性认识国家“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在很大程度上是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因而“双一流”主要体现的是对高校“优”“需”“特”的扶持,“一流”的背后蕴藏着标准比较与价值判断。在“双一流”建设语境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双一流”不是目标,而是水平,是新要求和新起点。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基础,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依据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区域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创新学校自身的综合改革,走可持续内涵发展道路,形成应用型特色优势,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有为有位。毋庸置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双一流”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概念,要在价值理性的指导下,克服技术理性偏见,回归大学一流之道(人才培养)、坚守大学一流之本(本科教育)和重塑大学一流之魂(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储召生.问道“双一流”: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回顾与反思【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23.
【2】 陈路,王艳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分类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7(23):50-55.
【3】 谢维和.“双一流”政策的关键词分析【J】.教育经济评论,2017(4):7-10.
【4】 丁学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
【5】 潘懋元.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名榜”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3):50-51.
【6】 邬大光.重视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J】.中国高教研究,2016(6):5-10.
【7】 张德祥.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审视【J】.教育研究,2016(8):33-39.
【8】 冯用军,赵雪.中国“双一流”战略:概念框架、分类特征和评估标准【J】.现代教育管理,2018(1):12-18.
【9】 郭从斌.中国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建设路径分析——从ESI、QS和US News排名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6(12):62-73.
【10】 柴永柏.建国60年中国大学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245.
【11】 郝玉凤.全球性大学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5(2):33-38.
【12】 聂荣华.借鉴与创新:湖南高校与世界一流私立大学办学模式比较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89.
【13】 王英杰,刘宝存.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96.
【14】 戴春晨,刑佳慧,邓雪芬.高等教育突进:20余省份400亿赶场“双一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2-17(7).
【15】 车如山,赵佳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8):37-43.
【16】 刘光成,唐贤清.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协同互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124-125.
【17】 王洋,何晓芳.“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及新路向【J】.教学研究,2017(6):1-4.
【18】 武建鑫.走向自组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湖北社会科学,2016(11):158-164.
【19】 赵沁平.一流大学建设需处理好的十个关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4):1-4.
【责任编辑 刘冰】
New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opportunities,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GONG Xiao-li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Abstract
The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now and for a long time to come."Double First-Class" is not only a concept of evaluation,but also a concept of comparison,as well as a concept of discours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new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will gain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such as breaking fixed identity,promoting distinctive development and facilit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s and local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they will also fac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ies of discipline team development,the bottleneck of school funding,the crisis of student sources,the limit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New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construction as an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make sustained efforts from such paths as actively striving for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olicies,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notation,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chool and the local development,so as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
new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sustainable connotation-style development;distinctive and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