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AM1、XIAP 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2019-12-23黄蜜王曦晖曹登成

癌症进展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宫颈炎分化宫颈癌

黄蜜,王曦晖,曹登成

1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四川 崇州 611230

2崇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崇州 611230

3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成都 610019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尽管临床对宫颈癌的筛查技术在不断提高及推广,但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目前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肿瘤细胞凋亡受限制、细胞的恶性增殖及细胞周期的紊乱均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3-4]。随着各种分子检测方法的出现和对宫颈癌致病因素的认识,更多的宫颈癌分子标志物被发现[5]。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广泛存在于机体正常细胞表面,但是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鲜有报道[6]。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是一种凋亡抑制蛋白,据相关研究显示,XIAP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7]。本研究主要探讨ICAM1、XIA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术前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排除标准:伴其他恶性肿瘤。76例宫颈癌患者中,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8.12±5.19)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42例,腺癌34例;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Ⅱ期51例,Ⅲ~Ⅳ期25例;淋巴结转移28例。另选取同期行妇科疾病检查的宫颈炎患者43例,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5.28±4.92)岁。选取健康体检者39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7.39±6.46)岁。选取76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标本为宫颈癌组,43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炎组织标本为宫颈炎组,39例健康体检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为对照组。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受试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组化法检测3组宫颈组织中ICAM1、XIAP的表达情况。鼠抗人ICAM1单克隆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兔抗人XIAP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Abcam公司,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显色剂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4%多聚甲醛对收集的标本进行固定,然后进行石蜡包埋,将石蜡切片分别置于二甲苯及75%、85%、90%、95%、100%乙醇中浸泡5 min,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冲洗2次,1%过氧化氢处理后室温下孵育10 min,PBS洗涤3次,将石蜡切片放置在枸橼酸钠缓冲液中,并置于微波炉中加热15 min,PBS洗涤3次,然后置入山羊血清,在室温下封闭10 min,加入一抗,在温度为4℃的环境下孵育过夜,取出后恢复到室温滴加二抗,在室温下孵育30 min,PBS冲洗后,进行DAB显色,自来水终止染色,苏木素复染,梯度乙醇脱水,中性树脂封片观察。以PBS作为阴性对照。

1.3 阳性判断标准

ICAM1主要定位于细胞膜,XIAP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时为阳性表达。根据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及着色强度评分综合评价。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无阳性细胞为0分,<10%为1分,10%~50%为2分,51%~80%为3分,>80%为4分。着色强度:细胞无显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黄褐色为3分。上述两种计分方法得分相乘为总分,总分0~12分,≥4分为阳性表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3 组组织中ICAM1、XIAP阳性表达情况的比较

3组组织中ICAM1、XIA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宫颈癌组中ICAM1、XIAP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宫颈炎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与对照组中ICAM1、XIA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图1)

表1 3组组织中ICAM1、XIAP阳性表达情况的比较[n(%)]

图1 宫颈癌组织中ICAM1、XIAP 阳性表达的免疫组化图(DAB染色,×200)

2.2 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ICAM1、XIAP阳性表达情况的比较

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ICAM1、XIA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FIGO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的宫颈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4、6.345、15.585,P<0.05);FIGO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XIAP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FIGO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的宫颈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85、10.011、14.650,P<0.05)。(表2)

表2 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ICAM1、XIAP阳性表达情况(n=76)

2.3 宫颈癌组织中ICAM1与XIAP 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ICAM1与XIAP表达无相关性(r=0.097,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若不及时诊断与治疗,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因此在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过程中寻找一种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的标志物,一直是临床学者研究的重点[8-10]。ICAM1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多分布于细胞表面,多为人巨噬细胞替代激活相关化学因子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的配体,其能够介导多种细胞在免疫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在血清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1-14]。据相关研究报道,ICAM1在肺癌、胃癌、霍奇金病、黑色素瘤、结直肠癌、乳腺癌及肝癌中均存在过表达,但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是否与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却鲜有报道[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ICAM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宫颈炎组与对照组,且宫颈炎组与对照组ICAM1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说明ICAM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炎组织中表达极低或无表达,提示ICAM1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目前,ICAM1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侵袭生长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在本研究对ICAM1阳性表达情况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中显示,FIGO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FIGO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的宫颈癌患者(P<0.05),提示ICAM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ICAM1能够抑制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进而使肿瘤细胞能够逃逸机体免疫,促进肿瘤的进展及淋巴结转移。

XIAP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通过选择性调控caspase 9、caspase 7、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对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XIAP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极低甚至不表达,而在肝癌、肺癌、宫颈癌及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17-19]。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XIA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宫颈炎组与对照组,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20-21],说明XIAP作为一种抗凋亡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此外本研究还发现,FIGO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XIAP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FIGO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的宫颈癌患者(P<0.05),提示XIAP阳性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XIAP能够抑制宫颈癌细胞凋亡,使宫颈癌细胞存活时间延长,进而促进宫颈癌的恶性发展。在对宫颈癌组织中ICAM1、XIAP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无相关性,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该观点还需进一步增加研究样本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ICAM1、XIAP在宫颈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且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对宫颈癌的诊断及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宫颈炎分化宫颈癌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中药辅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17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