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对护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2019-12-23马玉娇
马玉娇, 战 青
(河西学院医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人文素质对于护士的职业发展以及护理工作的践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护士所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故对于专业教育来说,在校期间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人文教育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许多院校还没有形成围绕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相对成熟的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群[1]。医学院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学生课业繁重的现状,再加上第一课堂中人文课时缩减、种类少、知识窄等,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受限[2]。人文素质教学不同于于专业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其教学方法和途径必须区别于专业课程教学。近年来国内已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第二课堂活动在内容上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对接,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展示、实践与回味课堂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3]。第二课堂作为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育形式,在弥补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人文知识不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本课题组成员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且与专业对接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对传统课堂(第一课堂)教学进行延续和补充,强化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本校97名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全国高考统招护生,学制4年,其中男11名,女86名,年龄18~24岁,平均(21.29±1.23)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采用孙萌等[5]编制的护士人文素质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参考多名专家建议和意见,经预试验、反复修正和细化条目,最终制定了护士人文素质自评问卷。问卷中设立5个维度: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每个维度包括5~10个条目,问卷采取自评形式,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完全不符合、少数符合、一般符合、部分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计为0~5分。自行编制护生对第二课堂活动意义及作用的评价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有助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共计6个条目。问卷采取自评形式,自评选项分别为非常同意、基本同意、无所谓、不同意。
1.2.2 活动方法
1.2.2.1 组建护生小组和教师小组: 将97名护生分成2组。教师由本校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护理团队成员组成,共3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
1.2.2.2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①第1周: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事迹学习。以我省第一个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护理学先驱黎秀芳为例,组织护生学习黎秀芳先进事例,阅读《黎秀芳故事集》等,以此培养“关心、尊重、责任、爱心与奉献精神”的护理品质。②第3周: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强调现代社会中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的重要性,组织护生深入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精神内涵入耳、入脑、入心。③第5周:参加专题研讨。策划组织有关压力管理、团队凝聚力、自我探索、情绪调试等内容的专题研讨,从而促进护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评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挫折承受力。④第7周:观看医学纪录片《人间世》,引导护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感悟崇高的内涵。要求以小组(6~8名)或个人为单位完成观后感,交给教师组成员,由教师评阅后给予点评。⑤第9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丰富文化底蕴。教师组织护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人文关怀为目的,到养老院、社区、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等进行社会实践。实践活动结束后,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自实践报告,包括活动的具体内容、方法、效果、感想。⑥第11周:开展护理技能展示。组织通过对基础护理操作的展示,促进护生技能素质的提升。⑦第13周:组织护理礼仪比赛。在传统的护理礼仪表演的形式中融入临床情景,集艺术性、表演性、观赏性和职业特征为一体,组织护生比赛并进行结果评比。⑧第15周:医学人文情景剧比赛。要求比赛中融入表达、交流、协调、应变、团队合作等能力,组织护生比赛并进行结果评比,以此促进护生专业精神的培养。
1.2.3 调查方法
2018年9月、12月使用护士人文素质自评问卷对学生分别进行2个阶段的调查。由研究者使用统一指导语,在征得被调查者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要求问卷在20 min内完成,当场填写并回收,剔除无效问卷。第一阶段回收有效问卷共97份,第二阶段回收有效问卷91份。在2019年12月第二阶段的调查中,同时使用护生对第二课堂活动意义及作用的评价问卷对参加过第二课堂活动的所有护生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91份,回收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第二课堂活动前后护生人文素质得分的比较
第二课堂活动后护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得分较活动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前后人文素质得分比较 分
与活动前比较,*P<0.05,**P<0.01。
2.2 针对第二课堂活动意义及作用的评价
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及作用每个条目中基本同意与非常同意2项比例相加均在50%以上,可认为超过一半的护生认同第二课堂活动对于提高人文素质的积极作用。见表2。
表2 护生对第二课堂活动作用的评价[n(%)]
3 讨论
3.1 结合专业特色,提高护生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即职业活动中应遵循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具备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6]。护生在校期间对于职业的认知属于启蒙阶段,对于职业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和教师的引导,因此,在校期间是培养护生职业素质以及职业认同感的关键时期。目前在部分医学院校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及形式多样,但大多盲目追求活动的数量且娱乐性较强,没有结合专业特点,忽略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2]。表1结果显示,第二课堂活动前后护生的道德素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背景,结合专业特点,体现专业特色,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护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提升护生的专业认知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3.2 拓展知识面,技能文化并重
护生的文化素质指其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技能素质包括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资源、信息交流能力,协调、管理能力等[7]。表1结果显示,第二课堂活动前后护生文化素质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技能素质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应该借助于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丰富的形式,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在实践中接触更多的知识面,丰富护生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质,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护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强化更倾向于专业化,主要体现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多数护理技能操作也是在实训室完成的,需要以专业情景为背景。如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过多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可能会削弱护生投入的积极性,也会违背第二课堂活动的初衷。
3.3 形式多样,满足心理与审美需求
表2显示,第二课堂活动后护生的心理与审美素质方面的总体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需求包括谋求事业的兴趣、正确的从业动机、坚强的意志、美好的情感、优化自己的性格等[7]。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如适应环境能力弱;人际关系紧张;沉迷于网络;学业负担较重导致过度的焦虑;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产生的心理冲突等。第二课堂活动区别于传统教学,其内容涉及到思想与文化、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沟通与交流等,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护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大大增加,从不同的方面对护生的审美情趣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成长意识。
3.4 护生对第二课题活动的评价
第二课堂活动立足于第一课堂,遵循“导向性、个性化、适应性、创新性”的原则,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8]。在第二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提前设计活动方案。如通过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事迹学习,了解护理精神,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69.23%)。组织护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使护生认识职业道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73.62%)。参加不同主题的专题研讨帮助护生了解课堂以外的知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60.44%)。通过观看医学纪录片和展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57.15%)。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护理礼仪及医学人文情景剧比赛,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3.85%),培养团队合作能力(65.94%)。第二课堂又可以称为隐性课程,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9]。这需要实施者在实践活动中,立足实际、加以分析、不断改进,通过设计切实合理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护生团队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等,使其全面发展。
3.5 小结
第二课堂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高等学校第二课堂既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10]。尤其是针对医学生,第二课堂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但是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教学内容随意化、表层化,效果欠佳[11]。针对第二课堂的设置尚未形成系统且科学的理论指导,且对于第二课堂活动质量的考核内容及标准,尚未形成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课堂的实施需还要引入来源于学校、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部门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12],以确保护生能朝着提升自己良好人文素质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