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次腕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2019-12-23董春枝冯宜蒀崔宇红
董春枝, 冯宜蒀, 崔宇红
(1. 甘肃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2.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关节外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病,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病变[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慢性残疾的主要原因,具有高发病率、广泛病变、晚期功能障碍等特点[2]。与常规药物疗法相比,针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镇痛方法[3-4]。腕踝针作为一种新兴的针刺疗法,具有取穴简单、操作简便、即时疗效好、经济且不良反应少的特点。然而腕踝针治疗的临床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留针时间长短、治疗时间、针刺频次以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目前临床上采取腕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针刺频次相对不统一。为探讨腕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中针刺频次与疗效的关系,本研究通过给予每天治疗1次和每2 d治疗1次,比较不同针刺频次的临床疗效,为规范针刺操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8年3月—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参照中《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5]中相关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反复有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白细胞计数(WBC)<2 000个/mL;④年龄>40岁;⑤晨僵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纳入标准:①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者,且处于非急性期的患者;②年龄33~75岁;③使用止痛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及糖皮质激素药,需停用药物1周后方可纳入观察;④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⑤对研究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愿意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等;②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及感染;③原发性肝肾功能不全、血栓性疾病、腿部溃疡者;④足踝部有皮肤破损或有皮肤病及过敏患者;⑤有严重精神疾病、认知能力比较差或难于沟通者;⑥依从性比较差患者。剔除标准:①在研究期间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②资料不全者;③未按照干预方法配合治疗者。脱落标准:①依从性差,无法判断疗效;②中途自行退出而未完成试验者;③发生严重的病情变化,不适宜继续干预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其分为2组。治疗1组每天给予1次腕踝针治疗,治疗2组每2 d给予1次腕踝针治疗,各 35 例。治疗1组患者年龄35~75岁,其中16例为双膝关节疼痛,19例为单膝关节疼痛。治疗2组患者年龄 33 ~ 73 岁,14例为双膝关节疼痛,21 例为单膝关节疼痛。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组均接受腕踝针治疗。选择0.25 mm×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根据膝关节所在的解剖部位及其体表的反映区域定位,患侧下肢外踝隆起最高点以上3横指,相当于三阴交穴画一圈,选下3、下4、下5区。下3区为胫骨前缘向内1 cm,下4区为胫骨前缘和腓骨前缘的中点,下5区为在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腕踝针操作方法:局部用75%酒精消毒2遍后,用棉签擦拭干,针尖30°斜刺入皮下浅层,然后针体与皮肤贴平,顺直线沿皮下表浅缓慢进针约1寸深,针深度接近针体末端,然后用一次性无菌输液贴固定。进针者感觉松软,在穿刺的过程中及穿刺后询问患者感觉,以不引起酸、麻、胀、痛等感觉为准;如果在穿刺过程中引起酸、痛,要重新调整,重新进针固定好。留针时间为30 min。治疗1组每天治疗1次,治疗7 d;治疗2组每2 d治疗1次,2 次/d,治疗4 d。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第1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采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指数评价膝关节功能:该评分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评价膝关节的功能及严重程度,分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3个部分,共24个项目,单项问题采用0~4分分别代表无、轻、中、重和很重5个程度,评分越低,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此外,根据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价疗效:①临床控制: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②显效: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活动功能不受限;③有效:疼痛肿胀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功能轻度受限;④无效: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1组VAS评分低于治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VAS评分比较 分
2.2 2组WOMAC 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1组WOMAC评分低于治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WOMAC评分比较 分
2.3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1组总有效率91.43%(32/35),高于治疗2组的85.71%(30/35)。 见表3。
表3 2组 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主要以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延缓病情发展为主要治疗原则[6-7]。腕踝针作为一种新兴的针刺疗法,对于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有很好的疗效。腕踝针是由张心曙教授根据“三阴三阳”学说,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经验基础上分析总结而来[8]。腕踝针通过刺激皮部,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从而使疼痛缓解[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频次下的腕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疗效明确。这可能与神经调节有关,但不排除神经递质的参与。符仲华等[10]、李芳琴等[11]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腕踝针止痛机理与其提高受损局部痛阈,减低血清五羟色胺(5-HT) 含量。后期通过留针来提高和延长疗效,可能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相关动物实验[12]表明,腕踝针可提高 5- 羟色胺 (5 -HT) 脑内含量,提高痛阈,而 5- HT在哺乳动物大脑皮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较高,可能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13]。
目前,腕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针刺频次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文献都是每天治疗1次,少数文献报道每2 d治疗1次。而在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间隔时间的研究中,吴宛容[14]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9篇相关临床文献进行统计,探讨针刺频次与疗效关系。其中39篇文献中每天治疗1次有32(82.05%)篇,每2 d 治疗1次有6(15.38%)篇, 每3 d治疗1次有1(2.57%)篇。而有效率方面,每天治疗1次的痊愈率为40.89%,显效为27.99%,有效为24.52%,无效为6.59%;每2天治疗1次的痊愈率为42.81%,显效为25.42%,有效为24.41%,无效为7.36%。结果提示每2 d治疗1次的痊愈率略高于每天治疗1次。本研究中,每天治疗1次的治疗效果优于每2 d治疗1次。这可能与腕踝针即时疗效与短期疗效较好有关,是受针刺效应的累加影响,其疗效随着针刺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每隔1 d针刺1次或许是改变患者耐受性的一种方法,可能提高针刺效应的远期疗效。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增加治疗频次,增加有效刺激量以及留针时间,提高腕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此外,由于受样本量、时间、人力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只比较了2种针刺频次的效果,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增加疗程,增加分组,并且对干预患者进行随访,为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更加客观的试验依据。
寻找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最佳针刺频次,并规范相关操作,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腕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确,相比于每2 d治疗1次,每天治疗1次的治疗频次能进一步缓解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为临床选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最佳针刺频次提供参考。腕踝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靠、安全,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