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与CEA联合检测对孤立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2019-12-23唐磊华尤小芳
杨 冰 唐磊华 李 巍 江 森 尤小芳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单独的、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影像检查不透明的直径≤30 mm的肺部结节[1]。近些年随着CT技术的进步发展,SPN的检出率有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有14.8%的患者在全身CT筛查中会发现肺部结节[2]。临床实践发现,如果恶性结节得到早期的干预和治疗,肺癌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达60%以上,因而早期对SPN良恶性诊断具有较为现实的应用意义[3]。CEA是1种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临床上常将CEA作为癌症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检测、治疗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增强CT联合CEA检测能够提高SPN良恶性判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及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32~9岁,平均年龄(50.16±2.35)岁,结节直径11~30 mm,平均结节直径(20.36±2.01)mm,患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体检发现者41例,咳嗽、咳痰39例,胸痛、胸闷23例,肺部恶性肿瘤病史5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历资料齐全;②经影像学检测确诊为SPN;③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进行调研;④调研经医院伦理学会批准实施;⑤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调研过程、方法、原理清楚明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合并精神疾患者;③无法实施胸部增强CT平扫者;④碘过敏试验阳性患者。
1.2 方法
1.2.1 增强CT检测 使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Brilliance 64计算机断层CT扫描仪对患者实施检查,设定电流200 mA,电压150 kV,层间厚度5 mm,扫描范围为自肺尖至双肾门,先行普通CT检测,发现SPN后由患者肘静脉静注60~100 ml(注意要提前实施碘过敏试验检测,阴性者方可实施增强CT检测),注入速度约为3 ml/s,注入完毕后等待40 s左右,再次对SPN部位实施增强CT检测,检测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判断,观察SPN的形态学特征,主要记录SPN的部位、大小、边界、内部特征、强化程度等,而后计算增强后净增CT值,将30 HU设置为界限,30 HU以上为恶性病变,≤30 HU为良性病变。
1.2.2 血清CEA检测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后取血清待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血清CEA水平进行检测,取5.0 ng·ml为界限,>5.0 ng/ml为阳性,≤5.0 ng/ml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
对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病理活检,判断SPN的良恶性病变性质,同时将增强CT检测、CEA检测和增强CT联合CE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联合检测中增强CT或CEA任一为阳性即视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对采集的数据实施分析,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学检测结果
经病理活检发现,62例患者中有38例为恶性病变,24例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中大细胞肺癌6例,小细胞肺癌8例,腺癌13例,鳞癌6例,转移癌5例,24例良性病变中结核球10例,炎性假瘤4例,真菌感染2例,支气管囊肿4例,硬化血管瘤4例。
2.2 增强CT检测
检测发现增强CT检测SPN良恶性结果灵敏性为78.95%,特异性为41.67%,准确度为64.52%,见表1、表4。
表1 增强CT对SPN良恶性判断结果/例
2.3 血清CEA检测
检测发现CEA检测灵敏性为84.21%,特异性为25.00%,准确度为66.13%,见表2、表4。
表2 血清CEA检测对SPN良恶性病变判断结果/例
2.4 联合检测
联合检测灵敏性为92.11%,特异性为83.33%,准确度为88.71%,见表3、表4。
表3 联合检测对SPN良恶性病变判断结果/例
2.5 不同检测方式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对比
经评估对比,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二者分别检测,见表4。
表4 不同检测方式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对比/%
3 讨论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及社会环境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全球最常见、死亡率较高的癌症,早期对结节性质的判断对后期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提高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SPN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结节病变类型,由于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因而多在体检时被发现。目前,CT是临床上SPN较敏感和有效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具有扫描速度快、能够反映结节内部血流动力学特征等优点,在提高SPN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5]。也有临床实践指出,CT主要能够对SPN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反映,但部分肺部感染和良性结节呈现多样化,部分CT形态学特征与肺癌CT较为类似,给诊断造成了一定障碍。此外增强CT检测仅能够反映结节的血供情况,对一些较为轻微或不明显的强化分辨较困难,也易造成误诊的出现[6]。CEA以往多被应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近些年临床上也将CEA检测作为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等病变的鉴别诊断中,但该指标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5%~53%的妊娠或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会出现CEA升高现象[7],降低了CEA在SPN良恶性鉴别中的特异性。
联合检测是现阶段SPN常用检查手段,利用不同检测手段的优劣来进行互补,以达到提高检测准确性的目的,学者杜润军[8]的研究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判断SPN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结果指出,单独CT或单独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诊断复合率相比无差别,但联合检测对良恶性SPN的判断符合率却明显高于CT或标志物检测,提示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精度;学者韦璐等[9]也通过多层螺旋CT与99 mTc-甲氧异丁基异腈联合应用的方式发现,联合检测是SPN良恶性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提升至94.9%、90.9%和94.0%,提示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学者刘晓飞等的研究也发现,将CT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于鼓励性肺结节诊断中,能够提高联合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分别使其达到91.0%、82.1%和88.4%。
本文作者通过对62例SPN患者分别实施增强CT、CEA检测以及增强CT联合CEA检测的方式,就联合检测对SPN良恶性判断的价值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单独增强CT检测的灵敏性为78.95%,特异性为41.67%,准确度为64.52%,单独CEA检测灵敏性为84.21%,特异性为25.00%,准确度为66.13%,而联合检测的灵敏性为92.11%,特异性为83.33%,准确度为88.71%。对比发现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高于二者单独检测。本文作者分析认为,增强CT具有检测速度快、无创、高分辨率等优点,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清晰显示SPN内部结构以及其边缘形态的特征,为诊断提供依据,在发现微小SPN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但CT检测的特异度和准确性不高,分析其原因为SPN具有多样性,即使是良性病变其形态也可能出现恶性病变的特征,给鉴别造成一定障碍,单独的形态学分析很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而CEA属于肿瘤组织、细胞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对肿瘤的诊断、分型等具有较为明确的标志意义,临床上也常将其作为早期肿瘤的诊断、鉴别方式,但此类检测容易受到其他病变的干扰。而联合应用的方式将两种检测手段相互补,掩盖了各自的不足,尽可能的提高了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度。
总而言之,增强CT联合CEA检测能够提高SPN良恶性判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