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演变述评

2019-12-23唐玉琪福建警察学院侦查系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禀赋国际贸易要素

文/唐玉琪,福建警察学院侦查系

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比较成本论,资源禀赋论以及保护幼稚工业论。以上三种理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为是他的代表作品。但是这三者之间从本质上来说也有分别。例如比较成本论和资源禀赋论主要是作为自由贸易的理论保护基础,分所投射的方向与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有所不同。

1.1 比较成本论和资源禀赋论

比较成本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 1817年所首要提出的,在经济领域,我们又可将其称之为比较优势论。而这个理论他所主要进行论述的方面是两国在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生产成本。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别时,应当做出选择,针对这两种产品所具有的优势,加以比较。然后选择优势较大或者,相比较而言劣势较不明显的产品投入产业生产。而后两国之间进行贸易来往,那么都可获得较大的利益。比较成本论的本质实际上是分析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是否能够从实际上为国家获得根本利益。他在国际贸易理论当中占据了重要性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资源禀赋论则是由伯尔蒂尔·俄林于 1933年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当中所提出来的一项重要贸易理论,在专业的经济领域,我们又可将其称之为要素禀赋论。而这个理论他所主要论证的方向是,对各国之间的不同优势,并且其中优势的差异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最终认为其根源是在于我为各国禀赋的生产要素方面有所差异,例如劳动力人口、资金等等。同时,国家应当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禀赋,将其作为产业生产产品时所最主要利用的优势,而后对大量缺少该优势的国家进行产品出口,反之亦然,也应当大量进口本国缺少该优势的产品。

上述两种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对于二战以前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各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时,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指导性的原则。但是从实际情况发展而言,这两项理论。都与实际相脱离,更偏于理论性的研究。因此各个国家在使用上述两种理论进行贸易时,往往会出现较大的问题,甚至于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的贸易现象,也无法用该理论进行解释,例如水平贸易、比较优势陷阱等等现象。

1.2 保护幼稚工业论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李斯特于 1841年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所首要提出的一项理论。而这项理论的提出,主要的根据是当时德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所经历的社会现实等方面。他对贸易保护这一理论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在他看来,国家应当对本国市场发展过程当中具有发展潜力的幼稚工业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扶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市场,确立保护期限,以实现自由贸易为最终发展目的。相比较于比较成本论而言,他认为这种贸易理论仅仅只是重视国家利获得,而忽视了民族国家间的交往和长远化的发展,并且将贸易发展的现实规律与国家发展历史特点和国情相脱离。

2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2.1 现代国际贸易新要素

相比较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说,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针对于生产要素,又或者说是禀赋方面,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几个要素当中,例如土地,劳动力,人口等先天所具有的优势。在此种理论看来,影响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等方面,其实际还是与技术,人力资本,国家研究开发等方面有莫大的关联。而这些新兴的生产要素并非是一个国家先天所具有的,而是后天人为所创造的,这也就是该理论当中所提出的后天比较优势。如此才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解释,为何有些国家在缺少先天优势的前提下,还能够在国际贸易当中不处于劣势地位,仍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的现象。

2.2 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界针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对象并非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出现既进口又出口同类商品的现象提出新的研究和认识,也就是产业内贸易理论。这种理论主要从供给角度以及非价格竞争等方面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这为它主要与规模经济,产品异质以及偏好相似等三者有着莫大的关联。

2.3 战略贸易理论

战略贸易理论是由是保罗·克鲁格曼于 1984年在《工业国家间贸易新理论》这一论文当中所提出来的理论。在他看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基础都是较为固定和死板的,并不能够从根本上对所有的国际贸易现象进行清楚的认识和分析。因此,他主张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创新和更改。并建立起了以规模经济和产品之间的区别化为前提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这也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新贸易理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战略贸易理论。

2.4 动态贸易理论

这是波斯纳和哈弗鲍尔于 20世纪 60年代所提出的星星贸易理论,又被称为技术差距论。而该种理论主要是对资源禀赋论进行了扩展和创新,扩大了其中要素的范围,同时认为技术对于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来说,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产品生命周期论是由弗农和荷西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所又提出的创新型理论,对二战后的某些国家,由出口国变成进口国的现象进行说明。

2.5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这是由迈克尔·波特于 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当中所提出来的。据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也就是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猜你喜欢

禀赋国际贸易要素
德马泰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