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2019-12-23施志航林云华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06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教授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竞争力服务业优势

文/施志航 林云华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06 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教授

1 中美服务贸易现状

1.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 51.6%,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达 46991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6.9%,保持平稳增长;出口 15407 亿人民币,进口 31584 亿人民币;贸易差额-16177 亿人民币,与上年基本持平。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达 11%,进口增速达 5.2%。虽然 2017年服务贸易额仍呈逆差态势,但出口增速却高于进口增速。2017年服务进出口额中比重最大的三类是旅行、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取代建筑业成为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第三大服务类别。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逐渐从服务贸易大国向服务贸易强国转变。

1.2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2017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较前一年飙升 12.1%,达 566 0 亿美元,创下 2008年以来新高;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9%,也高于 2016年的 2.7%。数据还显示,去年美中服务贸易逆差增加了 8.1%,为 3752 亿美元,但增幅低于美国整体贸易逆差增幅。造成去年美国服务贸易逆差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走强导致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去年全年,美国出口额增长 5.5%,达 2.33万亿美元;进口额增长 6.7%,达创纪录的 2.9 万亿美元。旅游服务和游客票价仍占美国服务贸易的最大份额,占服务出口额的 3 4%(2462 亿美元)和进口额的 32%(1484 亿美元),贸易顺差 97 9 亿美元。专业服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第二大份额,进出口额分别为 910 亿美元(19%)和 1397 亿美元(19%),贸易顺差为 487 亿美元。商业和管理咨询服务占美国专业服务出口总额的 31%(约合428 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35%(约合 314 亿美元)。排名第二的建筑和工程服务分别占美国专业服务进出口总额的 9%(83 亿美元)和 10%(139 亿美元)。法律服务在美国专业服务总额的占比分别为出口的 6%(90 亿美元)和进口的 2%(22 亿美元);而会计和审计服务占总美国专业服务出口总额的 1%(15 亿美元)和进口总额的 3%(29 亿美元)。

2 中美服务贸易比较

2.1 服务贸易总量比较

目前,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已位居世界第二,美国居首,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 46991.1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6.8%;其中,出口 15406.8 亿元,进口 31584.3亿元;服务逆差 16177.4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服务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特征逐步显现。我国服务进出口规模有望连续 4年保持全球第二位。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 4298 亿美元,年增长 11.5%;从美国进口 1539 亿美元,增长14.5%。中美贸易顺差高达 2758 亿美元。较 2016年的 2507 亿美元增长近 1 成,超过 2015年的 2610 亿美元的历史记录,创新的历史记录。由此看来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上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输出国,但与美国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

2.2 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首先,在传统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当前,仍以运输和旅游为主,运输和建筑这两项服务越来越偏于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我国在这两方面基础一向较为薄弱,比较劣势也日渐凸显。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与中国的服务贸易中旅游业方面占有较大份额,但是相比其他行业,通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大多时间里呈现出正数状态,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剩下的其他项目中,显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仍比较低下,除了旅游、商业服务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外,其他服务贸易项目并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附加值等新型服务贸易领域明显处于劣势。中国在金融知识产权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的比重仍较小。另一方面,我国服务业的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投资主体单一,束缚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过度保护和行政垄断状态,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竞争不充分,在银行、保险、电讯、铁路、民航、新闻出版、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服务领域,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其他一些行业对非国有资本和外资也没有完全开放。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服务领域主要以国有成分为主,据统计,在全社会固定资产分类中,第三产业的国有资产比例高达 70%多。显而易见,服务业绝大多数行业国有企业占据主体地位,甚至绝对地位。长期的过度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束缚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使服务业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丧失了行业活力,服务业国际竞较弱。美国是世界上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不但服务贸易总量大,顺差多,服务贸易结构也比较合理。

美国的服务贸易起步早,国际竞争力强, 美国服务贸易结构中,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包括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运输和金融服务等;进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包括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服务。美国不仅在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项目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服务部门出口比重也较突出,在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技术密集型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保险和咨询等项目都保持大额顺差。有很多方面值得其他国家包括我国借鉴和学习。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发展比较晚,无论总量、结构的合理性和国际竞争力都与美国差距较大,因此研究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然而,中美国情不甚相同,在借鉴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的同时,还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和对策。

2.3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 TC(Trade Competitiveness)指数,是对国际竞争力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 TC 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2016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 46991.1 亿元,同比增长 6.8%;其中,出口 207 亿美元,进口 449 亿美元,由此得出中国 TC 指数为-0.37。同样,2016年,美国出口额为 733 亿美元,进口额我 482 亿美元,得出美国 TC 指数为 0.2。TC 取值大于0,说明服务贸易为净出口,表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近于 1,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取值小于 0 时,说明服务贸易为净进口,表示国际竞争力较弱;越近于-1,国际竞争力越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2.4 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比较

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于 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按照日本贸易振兴会(JERTO)提出的标准,当 RCA 数值大于 2.50 时该产业具有极强比较优势:当 RCA 在 0.80—1.25 之间该产业具有中等比较优势。0.8 以下则处于比较劣势。中国除了旅游业的 RCA 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外,其它的服务业 RCA 指数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中国在旅游、建筑、其它工商服务业方面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 1,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其RCA 指数从 0.58 上升到 2009年的 1.21,但是在通讯、保险及政府服务方面其 RCA 指数介于 0.2 到 0.6 之间,表明其比较优势较弱,尤其是金融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及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表现出极强的比较弱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比较优势依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弱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比较优势依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弱势。在各项服务出口中,美国的政府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一度超过 3,表明其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旅游方面其 RCA 指数超过 1,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主要表现为密集使用劳动或密集使用资源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偏小的产业。而美国显性比较优势行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大的新兴服务业。

3 加快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3.1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针对中国服务贸易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大新兴服务行业的资本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努力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能力。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例如可以通过重点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型等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发展。积极提升传统服务业,逐步扩大服务业开放程度。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应该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积极提升传统服务业。

3.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为了扭转并改变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政府的辅助支持功能,为服务贸易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要制定和引入与 WTO 规则相符的竞争政策、保护性立法和主动性法律、法规。再次,完善现存服务贸易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针对服务贸易风险分布的主要行业,及时跟踪国外相关产业及部门的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国外对我国某些行业进行知识产权调查的动向,迅速发布预警信息。针对国外对中国服务企业贸易救济调查中的不合理、不公正做法,我国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应积极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制度进行申诉。我国政府应积极争取国际谈判主动权,要求外国取消具有歧视性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对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和敏感性服务业制定具有保护性质的法律条款,从而达到保护国内服务业和就业的目的。

3.3 逐步扩大服务业开放程度

中国服务业只有个别部门如旅游、运输、建筑等发展突出,大部分行业及部门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要全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中国应以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为目的,积极扩大传服务贸易出口的同时,分层次、有重点地开放中国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并控制服务业开放速度。如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借助中国丰富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3.4 倡导绿色服务贸易,探索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道路

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被摆在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在追求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任何只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及服务贸易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行为都是不正确的。在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必须要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学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做到能够科学地推动经济发展,又要重视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3.5 注重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世界服务产业结构正经历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教育的投入比例却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出现服务贸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等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要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注重高素质的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本着“先内后外”,即重视内部培养,又结合外部引进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例如可以通过加大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加大国内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竞争力服务业优势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画与话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