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在联系

2019-12-23李翔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 李翔(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前言

体育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高校是促进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高校担负着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激发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使命。应当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蓬勃有序开展。

1、高校体育未被改革与社会体育发展的联系

1.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社会体育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促进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着广泛的接触性和关联性,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直接影响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意愿与能力素质。有些高校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导致大学生不具备充分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不掌握科学体育训练技巧,导致大学生体育素养与体育需求的肤浅性。高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的消除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真正的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贯彻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体系当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能力。首先,高校体育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体育专业的管理人才,有助于推动社会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其次,高校广泛的开展公共体育文化课程,可以培养各行业人才的体育意识,使越来越多社会群体形成体育意识,有效的形成了体育的带动力量,推动全社会体育健身的蓬勃发展,缓解体育人才匮乏问题。

1.2、社会体育发展影响高校体育教学

社会体育日益向着娱乐化、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的方向快速普及发展,强调通过体育产业来提高全面综合素质。这使得高校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进一步优化了体育教学的理念,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首先,在社会化体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师日渐摒弃了传统的体育训练教学方式,体育更注重采用趣味性、主动性和娱乐性的教学方式,强调在体育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有效的贯彻体育文化,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达到吸引所有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标。其次,高校进一步增加了体育教学的时间与内容的丰富性,强调在社会化体育尊重个人身体素质和兴趣需要的理念下,注重组织开展个性化体育教学,强调以各种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知识。第三,社会化体育理念的发展强调高校实现体育教学的普及性,注重提高体育教学丰富性,强调体育教学满足学生的各方面的需要,由此形成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满足学生具体需求。

1.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社会体育发展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并且优化学生的体育思想,通过大学生这一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可以更好的对周边人群形成体育运动的影响力,有助于发挥大学生对全社会体育运动开展的带动作用。大学生有良好的知识文化体系,高校大学生在信息社会尤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开辟新的体育文化传播空间,起到了宣传推广体育运用的作用。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动,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体育产业项目开展创业活动,在政府的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大学生率先投入到阳光体育的一系列建设事业当中。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体育教学的深入实施,可以为全社会培养优势体育人才,为体育事业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社会化的基础上,为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更新理念、培养人才、提供创新提供必要条件,满足了社会体育事业需要。

2、社会体育发展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1、培养学生健身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重点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强调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高校体育教学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主动性、直观化与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改革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提高主动锻炼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并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从事体育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目标。当前高校更注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调采用科学化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注重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以便于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成长需要,达到高质量体育教学目标。

2.2、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事业的接轨,高校体育教学更注重加强软硬件设施的配置工作。首先,高校体育教学更注重加强社会体育事业的调研工作,强调有效了解学生的需要,能够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社会化体育事业发展的人才需要专门配置体育教学设施设备,合理制定体育教学活动制度,优化课程内容设置,满足社会体育事业的人才需要。其次,高校体育设施设备日益齐全,高校加大了体育设施的投入工作,不仅兴建了各种体育教学设施,而且日益免费向大学生开放,并且一定程度上向社会开放,从而满足社会对体育资源的需要。第三,高校进一步减少体育教学的局限性,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设置丰富的体育课程项目,并且注重校内体育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注重引导社会企业投入到高校体育设施的兴建与管理运营当中,从而更好的为高校体育设施筹集资金,达到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目标。

2.3、创新体育教学理念

在社会化体育事业时代,高校更注重创新体育人才培养理念,注重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强调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首先,体育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更加注重体育文化的熏陶,强调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的主动性。其次,体育教学在注重开展竞技性项目教学活动的同时,更注重开展一些娱乐型、健身型、游戏型的体育项目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在提高竞技能力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体育的宣传引导作用。第三,体育教学日益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体育教学不仅注重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出现,各种体育社团、体育选修课、以及微课慕课资源日益丰富,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渠道日渐多样,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3、高校体育教学开革深入实施主要策略分析

3.1、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应当注重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计划性不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与科学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首先,高校应当在社会体育的理论下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合理的配置教学改革的资源,优化具体教学任务的目标,根据高校的现实条件和国家的相关要求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其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当采用体系化的方式方法,注重加大师资力量配置的有效性,不仅要开展好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而且还要丰富体育教学形式,注重引进专题讨论、项目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体育教学实践。第三,高校体育教学还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注重加强相关数据的分析与调研工作,从而明确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找出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达到主动改革和促进体育教学优化实施目标。

3.2、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把社会化的资源分配机制引入高校有重要意义。高校还应当打造优质的体育教学资源的分配机制。首先,应当加强硬件设施的配置,在配齐各类体育设施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体育设施的维护工作,保证体育设施安全。其次,搭建体育教学资源的个性化配置平台,采用网上预约的方式向大学生免费提供各种体育资源,从而满足学生的体育成长需要,达到减少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成本的目标。第三,提高体育教学资源的流通性,注重以社团的方式弥补体育教学课程的不足,能够以各种社团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蓬勃开展。

3.3、打造专业教育人才

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达到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的目标,还要打造专业的体育教学人才。首先,应当不断加强 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促进体育教师掌握先进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强调提高体育教师服务学生的主动性。其次,还要促进体育教师研究社会化背景下的体育课题,促进体育教师主要开展体育教学实践工作。第三,引导体育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打造微环境下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的人性化成需要,切实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只有构建优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4、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保持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在联系,注重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学指导体系,加强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着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达到高效、全面、综合、系统化的开展体育教学实践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探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