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9-12-23张伟衡水学院体育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 张伟(衡水学院体育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引言

体育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构成,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动力来源,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大学阶段加强体育教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提高各方面素质,推动学生个人成长。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人可以自觉、自发、自主的展开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意识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在体育课堂之外,学生仍然可以积极主动的展开体育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展开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心理压力。

2、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价值

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意识具备同样的目标,都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展开其他活动提供身体基础,进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体育活动教学,改善学生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习和生活面对的压力得以缓解。经过体育锻炼,心理压力得以释放,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今我国全民体育的效果远不及美国等发展国家,国民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很难有时间、有场地展开体育锻炼。随着我国逐渐重视国民身体素质,在社会广泛建设国民体育场地,但是国民终身体育意识仍然较低。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速度。高校体育教育要承担起对应的责任,着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我国大学生结束高强度的高中生活,进入高校后出现倦怠感,且大学生活的丰富性,让学生拥有了多种娱乐途径,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呈现出下滑的情况。对此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刻不容缓,学校要投入资金和物力支持体育教学,着重优化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3.1、缺乏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经常使用注入式教学,灌溉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体育知识。体育可能未能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也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较差,更难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将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学生,学生能否接受体育知识十分关键。只有提升学生主动性,才能建立端正的锻炼意识,逐渐发展终身体育意识。

3.2、忽视理论知识教学

大多数体育课堂,教师只进行体育技能教学,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十分匮乏,导致学生虽然掌握运动技能,但是对于体育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很多学生对于自身身体结构、肌肉构成完全不了解,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运动损伤的情况。体育课程期末考核只重视运动技能掌握水平,完全没有理论知识的考核,使得学生缺少对理论知识的重视,不会认真记忆理论知识。

3.3、教学内容、方法单一

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占据主导位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造成体育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设备等,学生只能听教师讲课,学习兴趣低,且运动积极性不高,无法培养大学生的运动习惯,更难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4.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第一步,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首先让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在学生了解体育教学对于自身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后,可以减少排斥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此外,体育教师要注意和其他文化课程的结合,让学生找到两者的关联性,为学生日后工作和学习建立良好基础。其次教师要重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建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主动进行体育学习,从培养兴趣着手,形成稳定的好学氛围,从而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4.2、重视理论教学

体育运动理论是支持体育活动的基础,学生了解身体构造、肌肉肌理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知识,可以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高校体育教学要重视理论教学,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占比,让学生可以对体育理论知识形成一定了解,从而支持体育活动的开展。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践活动,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更能够具备体育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为有效推进体育理论教学,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体育素养,让教师可以具备基本的职业精神,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只有教师的体育知识扎实,才能将体育知识传递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要具备一定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水平要能够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要注意提高运动能力。另外,教师自身终身体育意识要加以强化,在教学过程中,让自身终身体育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4.3、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主要围绕竞技体育展开,学生主要任务在于掌握不同运动的技术,虽然提高了学生体育技能,但是学生没能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活动乐趣。传统体育课堂上,学生要完成体育考核,将体育运动当做是学习任务,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学习压力同时,丧失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满足,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教师展开体育教学,需要转变教育理念,以休闲娱乐的理念展开教学,如增加攀岩、保健以及健美操等活动,改变以往单一化的体育教育。

相比于田径、篮球、足球等传统体育项目,排球、轮滑、健美操、羽毛球等娱乐向项目更受大学生的欢迎。教师需要积极展开教学改革,通过采取多元化体育教学内容,制定创新性教学计划。围绕学生体育需求建立考核标准,提高体育项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例如: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爱好特征,设定几种运动项目,作为选项,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运动项目。在教学课堂上,同时展开多种教学项目,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在乐趣和兴趣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4.4、创新体育活动形式,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体育教育经常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是延伸体育教学的关键,课外活动丰富的形式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关键。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展开多元化活动,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让大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体育活动标准,设计体育活动,让学生可以投入到日常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

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展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展开校外活动,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意义。如到学校附近的社区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健身操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校外社区组织居民展开健身操竞赛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课堂学习的内容,组织居民形成一个队伍,经过一个月的教学准备,代表自己的社区参与社区竞赛。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组织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培养,同时巩固学生健身操能力,让学生可以实现多元化发展。学生组织健身操活动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体育运动带给人的乐趣,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

4.5、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体育意识规范性培养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展开培养,要做到合理设计,规范性培养。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体育活动的实际需要,对目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创新,推动体育教学顺利展开,强化学生的体能,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创新教学模式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教学要以培养习惯、提升兴趣为目标,这样体育教学才能获得事半功倍效果,推动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如教师本学期教学的体育类目选择民主投票的方式,让学生可以通过民主投票的方法,展开体育教学。如教师设定篮球、网球、瑜伽、羽毛球等选项,以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任意两项运动作为本学期的项目,根据学生选择结果,排名前两位的运动将作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4.6、注意使用创新性教学方法

体育课堂上经常通过体育活动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训练,掌握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运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可以更有效、更便捷的传递体育知识。如教师进行理论教学时,可以携带人体模型,将人体模型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模型来了解人体结构和肌肉走向。教师制作PPT讲解运动损伤和防范,利用动画和视频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运动损伤的形成,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注意防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如羽毛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材料,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羽毛球,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规律,从而辅助羽毛球运动技能。教学期间,教师要利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主动展开体育运动的探索,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5、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教学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要注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重视理论教学,保证学生可以具备一定的运动知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创新体育活动形式,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体育意识规范性培养。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
锻炼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