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地户外运动+N”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19-12-23李晓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兴义562400
□ 李晓(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1、引言
山地户外运动在贵州的蓬勃发展,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全民健身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起步晚,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通过对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举办环境分析,提出山地户外运动与民俗文化、山地旅游、扶贫脱贫、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融合,促进贵州“山地户外运动+N”融合发展战略实施,推动贵州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举办环境分析
2.1、政治环境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山脉众多,交通闭塞,长期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与外交流不便,经济发展缓慢。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方针,大力支持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快了贵州与周边地区、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了到贵州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管理办公室出台的《山地户外运动大省建设规划》,对贵州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2015年《贵州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推进贵州山地户外运动、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会址永久落户给贵州,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动力支撑。
2.2、经济环境
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举办需要强大经济作基础,举办的宏观经济环境好,赛事举办的成功率就高。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公报,贵州省近五年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以上,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近五年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这都得益于我省的“大旅游”战略,既保持了经济增长,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近几年贵州GDP的发展和快速增长给户外体育赛事的运行创造十分宽松的经济环境,为贵州举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贵州GDP近年发展迅速,为体育赛事的举办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贵州省第三产业比重连续五年都保持44%以上,也就是说服务型经济比重增大,说明贵州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比较符合贵州地方特色。
2.3、地理环境
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是在一些开放型的自然场地中进行,对该地区地质条件、气候、海拔、降雨等因素密切相关。贵州省地处低纬山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高差悬殊,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m左右。全省地貌主要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贵州省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连绵纵横,山高谷深。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5%,这里遍布溶洞、天坑、陡崖、峡谷、峰林、湖泊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喀斯特地貌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基础。贵州的地理环境非常符合开展多项山地户外运动。
2.4、文化环境
贵州的文化环境可分为历史文化和风情文化。贵州高原洞穴丰富,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原始人类在这片高原活动,这些原始洞穴遗址文化是贵州高原文化的始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郎王国、红崖碑刻、建文遗宗、古怪的陈圆圆墓等,都给贵州的历史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贵州有三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253个民族自治乡,少数民族人数众多,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大省。多彩的民族节日、悦目的民族服饰、动听的芦笙和铜鼓、粗狂的民族舞蹈、醉人的酒文化、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了多彩的贵州民族风情文化。这些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铸就了贵州民族文化多彩性和深厚性。
2.5、生活水平
众所周知,贵州省是我国典型的贫困大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是我国决战贫困的主战场。截止2017年末,贵州农村贫困人口有280.32万人,比2012年的923万人减少了670.8万人,但贫困率依然高达7.75%,脱贫任务艰巨。近年来,贵州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传统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贵州特有的山地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与山地竞赛产业。能够增强贵州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将扶贫工作做到实地,做到精准扶贫和有效扶贫,以民族特色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带动贵州贫困乡村经济发展,发挥特色赛事“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的重要作用,拓宽体育扶贫新渠道。
3、贵州“山地户外运动+N”战略融合发展策略
3.1、“山地户外运动+文化”融合发展策略
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蓬勃发展势必给贵州特色文化发展创造契机,反过来贵州特色文化亦能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发展注入浓郁的人文气息,有助于形成贵州民族特色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品牌。贵州文化丰富多彩,有“古色”的历史文化、“原色”的民族文化、“绿色”的生态文化、“红色”的军事文化和“多彩”的当代贵州文化。这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文化,反映了贵州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活观念和精神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为贵州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平台,可以将山地户外赛事开闭幕式、举办地点、举办风格、宣传口号、赛道路线、服饰着装等方面与贵州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既能打造出贵州特色山地户外运动品牌赛事,亦为贵州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发扬提供了一条路径。
3.2、“山地户外运动+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山地旅游产业是贵州省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省委省政府也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山地旅游,深入挖掘山地旅游业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以“多彩贵州?山地公园”为品牌的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山地旅游大省。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可以带动贵州旅游产业发展,贵州旅游产业也可促进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高度相关。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举办地点可以设在著名旅游景区、历史名胜区或民族古村寨,通过举办赛事来提高这些地方的知名度,扩大对外宣传效应,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另外,有些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也可成为景区常设项目,让游客能参与其中,体验与享受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带来的乐趣,不仅能丰富山地旅游内容,促进旅游创收,而且也能扩大山地户外运动人口,推动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发展。
3.3、“山地户外运动+扶贫脱贫”融合发展策略
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经济总量增长了290倍,经历了从极端贫困到摆脱绝对贫困、迈向小康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基础薄弱,虽然脱贫力度不断加大,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2013年全省有745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1.3%,2017年全省有280.32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7.75%,脱贫形势依然严峻。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有效途径。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作为贵州新型特色产业,在全省扶贫脱贫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能有效撬动精准脱贫。通过举办民族特色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可以推动当地餐饮、住宿、手工业、民族文化表演、民族体育等产业快速发展,引导当地村民积极开拓创业思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企业,因人施策推动就业创业,以赛事促创业,以创业谋发展,不断降低贵州农村人口贫困率,促进贵州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3.4、“山地户外运动+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策略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贵州省从2009年就开始推动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借助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给贵州带来了丰硕成果。山地户外运动是依托自然环境为载体,往往利用未使用地、废弃地和边远山地等开展的户外运动项目,对环境基本不造成破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山地户外运动是以参与体验为主观感受方式,以团结协作为主要体育竞技形式,以推动地区体育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绿色产业形态,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在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举办时,也要注意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强化对饮用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防治环境污染,提高赛事文明程度,促进国民综合素质提升。应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贵州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结语
贵州具有发展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潜力,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当前贵州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贵州特色优势资源,不断推进“山地户外运动+N”融合发展策略,加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去其他产业的快速融合,推动贵州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助推贵州经济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