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历程与展望
2019-12-23李宜锋林丹丹
李宜锋 林丹丹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北纬24°29′~30°05′,东经113°35′~118°29′,面积16.69万km2,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境内水系发达,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等五大河流纵贯全境,五河来水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长江[1]。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导致了历史上江西省血吸虫病的严重流行,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经过近70年的不懈努力,江西血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了疫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流行历史和范围
作为全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的确切年代,因缺乏考古依据,迄今为止,尚无定论。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血吸虫病在江西流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江西省的一些县志、中医古籍和民谣中不乏类似血吸虫病的描述。据《婺源县志》记载:“婺源岩下横亭一带,逐有虫症发生,死亡众多,田地荒芜、十室九空”[3]。明末清初江西新建著名医学家喻嘉言在其著作中有关类似血吸虫病的描述,指出:“血蛊……男子比女子多,东南沿海比他处多”[4]。以上均是血吸虫病可能在江西流行的史料线索。
传统医学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仅停留于病症的描述中,并无血吸虫病病名的记载,直至20世纪初,血吸虫病才逐渐被现代医学界所确定。1904年,日本学者首次命名日本血吸虫,1905年,美籍医生Logan在湖南常德发现我国首例日本血吸虫病病例[5]。Lambert在1910年对一名驻扎在江西九江的“风疹热”外籍病人进行粪检时发现血吸虫虫卵,此为用现代医学方法确定的首例江西省血吸虫病病例[6]。此后,又有外籍学者通过函调的方式,认为血吸虫病在九江和鄱阳湖地区广泛分布[7]。1937年,在江西德兴县(现德兴市)首次发现钉螺,从而证实了江西省是血吸虫病流行区[8]。此后开展的现场调查发现,江西省血吸虫病疫区在鄱阳湖区、长江沿岸、赣东北怀玉山区和赣中、南的部分山区均有分布。
20世纪50年代初,江西省组织开展了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到1956年,初步确定血吸虫病在江西省的32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流行,随后分别在1956、1958、1961年新发现3个流行县,确定江西省的全部血吸虫病流行县为35个[9,10]。随着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终确定涉及南昌、九江、上饶、宜春、景德镇、鹰潭、吉安、赣州等8个设区市的39个县。
二、防治历程和疫情演变
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历程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
1.大规模调查摸底和以灭螺为主控制血吸虫病阶段(1950~1980年代初期)
该阶段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大规模调查摸底,基本查清了我省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疫情:当时流行区涉及33个县,钉螺面积达24.2亿m2,病人约53万人,病牛约5万头;二是建立血防领导小组和防治专业机构,为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掀起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的群众运动,实施以消灭钉螺为主的防控策略。在鄱阳湖区,结合大规模农业开发,实施围湖垦种、矮围堵汊、蓄水养鱼灭螺、围垦灭螺、大区域飞机药杀和机耕灭螺等;在丘陵地区,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采取土埋、铲草堆肥、火烧、水改旱、药物等方法进行灭螺;同时积极治疗病人病畜,开展个人防护、粪便管理及安全用水等各项措施[11~13]。
以控制钉螺为主策略的实施,使江西省大部分山丘型疫区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58年余江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消灭血吸虫病,婺源、奉新、浮梁、泰和、上犹随后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0,14]。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得到了极大的遏制,但疫情仍然十分严重。
2.以化疗为主的防控策略阶段(1980年代中期~2003年)
随着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吡喹酮的应用,江西省的血防策略调整为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世行贷款项目时期,江西省血防进入了以大规模人群化疗为主,辅以健康教育、家畜化疗和易感地带灭螺控制人群患病的阶段。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全省血吸虫病病例数从1989年估计的27万例下降到2003年的13.12万例[15,16]。连续多年大规模的化疗,使疫区居民患病状况明显改善,肝脾肿大和肝纤维化程度在连续化疗1~2年后约有50%的患者向好的方向转变[17]。这一策略使我省山丘型疫区的血防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山丘型疫区的婺源、德兴、万年、安义、武宁、奉新、昌江、浮梁、贵溪、上犹、泰和、万安等12个县(市、区)在这个时期相继达到了消灭标准[10]。
进入21世纪后,受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世行贷款血防项目结束、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防洪措施的实施,全省血吸虫病的疫情有所回升,表现为病人数居高不下,钉螺扩散明显,已达标地区出现新疫情,有进一步向城市蔓延之势[18]。病人总数、晚血病人数和急感人数由1999年的11.5万人、2 538人和48人分别上升到2003年的13.12万人、3 659人和126人;钉螺面积则由1999年的6.83亿m2上升到2003年的7.75亿m2[17,19]。
3.探索并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新策略,实现全省疫情控制阶段(2004~2008年)
血吸虫病疫情的回升,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先后在湖南和江西召开两次全国血防工作会议[20],部署血防工作,出台新的防治规划。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制定了《江西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等一系列规划措施,加大防治力度。2005年,进贤县被国务院血防办确定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防治试点,通过三年的试点研究,探索出了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血防新策略,即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成为新时期全国血防工作一面旗帜[21]。进贤县提前两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2]。
这一阶段,全省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如期实现了血防中期规划近期目标。全省血吸虫病人群平均感染率降至5%以下;血吸虫病人数降至9.03万人,比防治初期下降了83%;钉螺面积8.08亿m2,比防治初期下降了66.6%[23,24]。
4.全面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新策略,实现全省传播控制阶段(2009~2015年)
江西省围绕“控制疫情、缩小疫区、最终根治”的战略目标,以传染源控制综合防治示范区和推广区建设为中心,以封洲禁牧、淘汰畜牛、湖区渔船民监测为重点,全面推进并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各项综合防治措施[25,26]。江西省共投资1.5亿元,在全省14县69个乡先后实施传染源控制综合示范区和推广区建设,实施耕牛淘汰、以机代牛、封洲禁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举措,在69个乡建立了封洲禁牧办公室;在沿湖11个县(市、区)渔船民主要集散地设置了32个渔船民血吸虫病检测点;修订《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将“血防区有钉螺的草洲实行封洲禁牧”列入条例;开发并使用了“江西省渔船民血吸虫病定点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对鄱阳湖区近5万名渔船民的防治动态信息进行电子管理等。新策略的深入推广效果明显,2015年全省如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24]。
5.围绕十三五血防规划和《“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目标,持续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新策略,精准防控,推进防治进程(2016年~)
全省达到传播控制目标后,江西血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国家和江西十三五血防规划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巩固血防成果,推进防治进程。以构建和谐秀美乡村为载体,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将农、林、水各部门项目向流行区倾斜,切实阻断传播途径;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消除传染源等[27]。近三年,血防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对余江、婺源等17个县的血吸虫病消除达标评估工作,在仍有传播风险的6个县16个乡实施了传染源控制综合推广区建设;在16个市、县个建立了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启动实施了“赣鄱血防之星”人才培养计划,为加强新时期我省血防能力建设,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消除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17年底,血吸虫病流行于全省39个县(市、区),298个乡,2 181个行政村,流行村人口496.9万,血吸虫病病人1.24万,病畜1头,实有钉螺面积8.3亿m2,与防治初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7.7%、99.9%和65.7%[28]。
三、血防经验和特色
在江西近70年的血防历程中,血防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血防格局,为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贡献了江西智慧。
1.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
(1)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血防工作。历史上,我省较早地成立了血防领导机构,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也曾担任过组长,并亲自考察、调研血防工作。进入21世纪,在多次机构改革中,我省均保留了省政府血地防领导小组和省血地办,体现了对血防的重视,为江西消除血吸虫病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相对健全的专业防治机构。江西省设立了全国唯一的省级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站,确保农业血防和家畜血防科学决策、措施落实及畜源传染源的控制。在39个流行区县(市、区)均设立了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全省共有县级血防机构41个,其中独立血防机构32个,环鄱阳湖15个传播控制县均设独立血防机构。全省还拥有一支1 732人的血防专业队伍,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血防人,构建了完备的血吸虫病防控和监测体系,为江西消除血吸虫病提供了机构保障和人力支撑[29]。
2.独特的血防地位和影响
(1)第一面血防红旗树立在江西。20世纪50年代,余江县首创了“开新填旧、截弯取直、土埋灭螺”的办法,探索出了山丘型流行区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消灭钉螺的防治经验。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为题刊发文章,介绍了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毛主席为此夜不能寐,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的伟大诗篇,激励着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在中国血防树立了第一面红旗[30]。
(2)新的血防策略形成在江西。2005年,江西进贤作为国务院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联系点,成功探索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2006年,国务院在余江召开全国血防会议,吴仪同志出席大会,该综合防治策略被确立为新的血防策略,在全国推广[20]。
(3)新时代两件血防大事发生在江西。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他亲切询问江西血防工作,关怀疫区人民健康。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曹小红代表致公党中央作大会发言,建议“全力打好全面消除血吸虫病攻坚战”。这一大会发言报告,也源于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在2017年10月对江西血防工作的专题调研成果。
3.推广应用的科研成果
(1)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张绍基带领的研究团队对鄱阳湖区615块、122万多亩草洲钉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全面螺情考察和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调查,阐明了鄱阳湖区钉螺的分布规律,以及钉螺、感染性钉螺和急性血吸虫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分类标准、区划、稳定性和在采取防治措施后的可变性。随着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易感地带的研究被广泛重视,其研究得到进一步扩展[31~33]。易感地带分类标准还被编入《血吸虫病防治手册》(第三版),不仅为江西省的血防提供了重要指导,且将成果推广至全国各湖沼型流行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血吸虫病IHA免疫诊断试剂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血吸虫间接血凝试剂(IHA)由吴福东等应用感染家兔获得的血吸虫虫卵抗原经过处理后,吸附在绵羊红细胞表面而制备成功,成为血吸虫病流行区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34]。陈年高等应用日本血吸虫病IHA分别在江西、安徽、湖北的3个流行区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其敏感性为95.15%,特异性为97.77%,准确性为96.91%,阳性预测值为95.41%,阴性预测值为97.64%[35]。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大规模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IHA具有敏感、简便、高效等优势,因而广泛应用于流行区血吸虫病的诊断、筛查、监测和评价中。该研究成果于1991年被国家科委和卫生部授予一类成果推广并列为《首批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10项重大医药卫生技术》之一。
(3)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1992年始,胡广汉等在鄱阳湖区开展了小学生、成年女性、成年男性等3种目标人群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该研究阐明了3类目标人群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原因和接触疫水的主要方式,创建了多种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了3类不同人群不同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并对其近期、远期干预效果的推广应用进行了观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36~38]。该研究提出的一项学生干预模式在我国湖区五省推广应用,取得了预期干预效果,其研究成果在2000年入编原卫生部《血吸虫病防治手册》(第三版)和《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四、当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传播风险因素依然存在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对传播血吸虫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江西省钉螺主要分布于鄱阳湖区以及长江沿线的部分山区县。鄱阳湖区湿地面积大、范围广,水位难以控制,非常适宜钉螺孳生;同时,山区钉螺分布环境复杂,钉螺密度高,传统药物灭螺效果不明显,综合治理和环境改造项目难以整合,以致钉螺难以彻底控制[39]。2017年,全省尚存钉螺面积8.34亿m2,较2016年增加了0.5亿m2,占全国23%,全国列第二位,防治力度稍有松懈,疫情极易反复。例如南昌市血吸虫病非流行区新发现钉螺,已达到消除标准的婺源复现钉螺面积1.52 hm2;江西省都昌县发生一例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40,41]。这表明江西省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以及影响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
2.传染源控制成果巩固困难
牛是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鄱阳湖草洲是天然牧场,牛养殖成本低,利润丰厚,流行区均有养殖畜牛的习惯[42]。我省近年来实施的淘汰耕牛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但是受利益驱使,牛淘汰后的复养现象频繁出现,加上血吸虫病流行县财政相对困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投入不足,以致封洲禁牧工作效果持续难度较大。另外,湖区有大量渔船民和水上从业人员,既是血吸虫病的易感人群又是重要的传染源,这些人群流动性强,查治病依从性差,难以防控。这些血吸虫传播和感染风险因素的存在,使已取得的传染源控制等防治成果巩固困难[43]。
3.基层血防机构能力薄弱
由于血防机构建设未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在基础设施、实验室设备等方面多年来没有得到较好改善,基层血防工作能力与当前血防攻坚任务不相适应。长期以来,血防机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差,造成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队伍稳定性差、专业技能不强等状况,监测能力和水平较低,不能有效、迅速地发现存在的风险,精准防控能力薄弱。
4.社会血防意识逐渐淡化
在组织领导上,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血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在疫情大幅下降、危害大幅减小的情况下,产生了松劲麻痹、畏难厌战思想,放松了组织领导,减少了经费投入,放松了措施强度,影响了血防效果的长期巩固。在部门协作上,一些地区尤其是一些轻度流行区,不能切实落实“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存在血防工作组织涣散、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未能有效沟通协调、各部门资源未能有效整合等现象,影响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在群众意识上,由于血吸虫病患者症状一般较轻,且目前用于血吸虫病治疗的药物价格便宜、疗效好,因此一些群众、尤其是渔船民,对参与血防、配合血防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减弱,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依靠群众”的血防工作基础。
五、对策与展望
1.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工作机制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对血吸虫病等传统重大传染病,要坚持因病施策、各个击破,巩固当前防控成果,不断降低疫情流行水平。血防工作事关疫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并最终实现消灭血吸虫病,是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内在要求。各防治地区应将血防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继续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防治经费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努力为疫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2.加强依法治理,深化防控策略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是开展血防工作的法制保障和依据[44,45]。各防治地区要按照《条例》有关规定,继续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进一步加大封洲禁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切实落实有螺地带禁牧。同时,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各部门项目,切实提升综合治理效果,加大血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对血吸虫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增强遵守法规意识。根据当前疫情形势,积极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优化防控策略,实现精准防控,推动消除达标进程。
3.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新形势血防队伍建设,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吸引优秀人才进入防治队伍,保持队伍的稳定,开展“赣鄱血防之星”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办法,提升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和防治技能。开展机构能力建设,规范各项监测、防治工作,推进网络实验室建设。加强基层血防工作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提升基层机构整体防治水平和工作质量。通过上述工作,解决血防机构能力短板,为顺利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新时代的江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应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继承发扬“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余江血防精神[46],在“群策群力、科学防治、甘于奉献、誓送瘟神”新时期血防精神引领下[47],认真研究血吸虫病流行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方法,抓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机遇,将血防工作与“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健康促进”紧密结合,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