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建设“微观”改革研究综述

2019-12-22沙永宝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公共课微观专业课

沙永宝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300)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做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的指示和“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2]的文件规定后,“课程思政”这一新事物应运而生。

两年以来,国内相关机构和学者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微观”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多角度论证和探索,如何梳理总结这些论证探索成果当中的创新之处,汲取其中的有益经验就成为当下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客观需求。鉴于满足该需求的工作目前国内尚属空白,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梳理总结。

1 在与思政课程关系的辨析中推进课程思政的“微观”建设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不仅在字面上高度相似,更为重要的是,二者在任务和目标上具有共同性、方向和功能上具有一致性、内容和要求上具有契合性——“育人”构成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的核心内涵。然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邱开金[3]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一文中指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绝不是文字次序的简单调换,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从本质上来说,思政课程是一种课程体系,而课程思政则是一种教学体系。

如何建设作为教学体系的课程思政,邱开金在该文中进一步指出:课程思政不能按照思政课程去搞模式化,更不能是将所有课程当作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法和教育理念,它的直接目标是强化所有课程的育人性,它要把价值引领贯穿到公共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的所有可能的活动中,要让公共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同样承载着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教育,即课程思政要实现理想价值教育和专业发展教育的有机联系。为实现这一直接目标,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发掘蕴含在所有课程中的德育要素,将社会的、时代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在教学评价上要坚持思政标准和学科标准“双硬”。另外,作为与思政课程关系辨析的拓展,武群堂[4]在《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引领作用——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一文中阐述了要办好课程思政所需要处理好的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的关系,即思政课教师对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实践课教师要从理论修养上、方法论素养上加以引领。思政课教师发挥上述引领作用的路径不仅表现在师德师风的建设上,还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树立和应用上。

2 在公共课育人效果的反思中推进课程思政的“微观”建设

张莹[5]在《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兼具基础性、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于一体,蕴含丰富的隐性育人资源,但当前该课程因为课程定位的偏差、教学内容的偏离、教学模式的固化等原因导致其育人功能明显低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张莹在该文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安秀梅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远没有得到发挥,其存在着教学目的的功利性、文化交流的单向性(忽视中国文化)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以及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

除上述公共课育人的不足之外,闵辉与李骏等[6-7]分别在《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与《公共艺术课程融入高校“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研究》中指出了公共课育人的优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突出的学术性、知识性和意识形态性,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通过形象生动的审美体验与认知,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目标;特色性内容的融入,便于大学生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及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自觉。

如何充分发挥上述优势?闵辉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当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应当着重加强学科自身育人的自主与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升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制订明确的教学指南,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6]。

3 在与专业课共赢的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的“微观”建设

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不仅是专业课的责任,更是其实现育才目标的机遇:叶紫等[8]在《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一文中指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急需将课程思政的德育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生命教育倡导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其内容与课程思政的内容具有高度一致之处,二者都具有帮助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树立正确“三观”的目标,这弥补了医学专业课难以与思政课程结合的缺陷。用生命教育作为切入点,把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紧密联系起来,将有效提升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蓝花红等[9]在《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及效果浅析》一文中更具体地指出了课程思政对专业课育才的意义:通过对现实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及效果的分析(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老年护理专业为例),可以证实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思政课的育人元素,将有效增进学生与老年人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

如何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上述共赢:余江涛等[10]在《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一文中指出,高校课程思政的短板和难点在于理工科课程,理工科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能等量齐观。理工科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其掌握理工科课程育人的生成机理和逻辑结构,理工科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具体要领是坚守专业定位,注重学科视野;注重多元融合,注重学科文化育人;崇尚科学精神,发掘运用专业历史和人物教育作用;注重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落实思政课程。

吴冬平等[11]在《大思政理念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一文中指出,通过深度发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专业课课程思政应从顶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授、课程评价4个方面将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予以提炼并加以强化,使专业课教学做到不仅体现思政育人的内容还要使这些内容被学生乐意而自然地接受。

综上所述,面对“课程思政”这一新事物,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从与思政课程关系的辨析、公共课育人效果的反思、与专业课的共赢等方面多角度论证和探索了课程思政的“微观”建设。在这些论证或探索中不乏创新之处或有益经验,愿笔者的上述梳理总结对当下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有些许帮助。

猜你喜欢

公共课微观专业课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
微观的山水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