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产生因素及预防策略

2019-12-22范运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2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暴力体育教师语言

□ 范运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2000)

随着社会道德约束力的增强、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的完善,体育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已逐渐减少,但体育教师语言暴力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依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法律诉讼也常常见诸媒体。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现象至今没有引起广大体育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足够重视。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实质就是体育教师对学生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语言攻击或语言暗示。

1 、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

语言暴力一词最初来源于西方后现代哲学流派,哈贝马斯、福柯等一批后现代哲学家率先把“语言”和“暴力”联系在一起先后以哲学的辩证思维和对语言的独特解读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伦理和政治意图。体育教师语言暴力属于语言暴力中的一种,提及体育教师语言暴力,大家更多的可能会想到是体育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活动中使用谩骂、抵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进而使学生的身心受到冲击的行为。

2 、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产生因素

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出现都有其现实动因,有其赖以存在的特定社会条件。追根溯源背后折射出治理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现实困境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和语言本身方面的因素,也有现行教育政策法规不健全和体育教师个人原因等方面的问题。

2.1、传统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

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更是师道尊严的金科玉律,它不仅作用于教育的过去,而且直接影响教育的未来,在体育教学中这种观念尤其严重,体育教师的动作技术教学都有严格的 “自生”套路,体育教师往往凭借主观经验进行教学,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且决不能产生对抗情绪,崇尚“教师如父”、“师道尊严”的文化氛围为教师语言暴力的滋生提供了环境。

2.2、现行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不健全

尽管《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对于教师行为包括语言行为等都早有限制性规定,但因语言暴力具有隐蔽性及其影响具有长期性等特点,对其界定和评估存在困难,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适用中。同时法律法规对教师语言施暴应承担什么责任也没有明细条文,相关遏制条款亦缺失,所以就导致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的管理不到位,影响了其对语言暴力的约束力。调查中了解到,很多体育教师对教育法律了解不够,对一些教育法规条文置若罔闻,更别说领悟其精神和要义。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是导致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对体育教师语言暴力行径的查处和追究问责有时很难有效跟进,甚至不跟进,法制观念淡薄,这些都为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屡屡发生提供机会和土壤。

2.3、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道德生活的嬗变,教育领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发生蜕变和扭曲,价值观念趋向功利和实惠,师德素养出现了 “重道不重德,重品不重格”的知行背离现象。这种“知行背离”现象的实质是教师师德修养缺失的具体表现。近年来,体育教师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师德教风建设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师对教育教学本身的投入不足,对学生的“爱”褪色,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忽视自身人格修养;体育教师主体意识较差,不注意自己言行的导向性,把个人情绪和成见带入教学中,将自己的不满迁怒于学生,甚至对学生实施语言暴力。可以说,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缺失是形成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重要隐性因素。

2.4、体育教师的心理本能问题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具有愤怒、暴力和攻击的本能,当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很可能重新激发出自身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行为,包括对他人的语言性的攻击和身体攻击。社会学家陈伟认为体育教师的语言暴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由于外界压力所导致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行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体育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重、工作超负荷、经济待遇、职称评定、教师聘任、工作价值认定、受重视程度等诸多职业压力和窘迫处境。体育教师把其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与挫折转换成语言暴力行为投射给学生,正是其内心心理状况失调的一种反应和释放。

2.5、中国语言本身的因素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的交际工具,但并不等同于思想和情感本身。从这种意义上说,其本身以及使用语言的过程存在心理伤害因素。我国地域广阔,语言种类繁多,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起到不同的话语效果。俗话说 “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结果也大不一样。伴随语言主要包括声调、语速、音质、音量、节奏等要素,但由于它不是语言语词本身,因而常常用来辅助词语的表达,以便准确表述意思和所具有的情感。即使是同一个词语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声调、语调、语速和音量下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含义。

3 、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多元治理

3.1、破除“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当前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存在,一个重要的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仍植根于很多体育教师的潜意识中忽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为体育教师语言暴力滋生提供机会和土壤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消除有赖于树立平等的师生对话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此,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追求和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等“人性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在相互尊重与平等和谐的基拙上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具体而言,体育教师主观态度上应避免采用一些讽刺性、侮辱性、蔑视性的语言呵斥学生,应该学会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与学生心灵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名誉,实现由“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变,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转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减少体育教师的语言暴力。

3.2、建立健全相关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监督机制

在我国目前已经实施的教育法律法规中,能够看到对教师行为包括语言的一些禁止性规定,但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中,相关条款亦缺失。因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依法治教中应提出完善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或出台教育政策法规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明确教师语言暴力的认定办法、评估影响和相应的法律责任等,也要规定学生在此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责任。这样更能有效地避免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出现,也为此现象所造成的后果双方都有一种预知的判断,防止一些更严重的事态发生。应建立学生及其家长对日常体育教学活动的监督制度,学校也应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建立学校、学生和家长委员会等联动制度,并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纳入到体育教师的师德考核范围。还应建立体育教师之间的互相监督制度和学生举报制度,鼓励体育教师和学生将语言暴力现象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对情节严重的情况还要向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家长和学生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要勇于对体育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理直气壮地说“不”。

3.3、建立与完善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疏导机制

当前虽然体育教师的待遇和执教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体育教师的生存压力依然很大,因此,基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体育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具体措施应该包括:要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为体育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人际关系环境,制定缓解心理压力的策略,要将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位置,建立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系统;建立体育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防御机制,全面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等。开辟“体育教师心理咨询室”,开通体育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等,为体育教师舒缓心理压力提供一个切实可能的平台。此外,体育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学习自我心理保健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学会自我释放心理压力,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3.4、提升体育教师语言素养和批评语言艺术

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能做,不会说”“做得好,讲不好”的现象很多。这反映出体育教师语言素养存在很大的缺失。时下一些体育教师语言素养欠缺助长了其语言暴力现象的滋长与升级。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高语言修养的重要性,遵循其职业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行之有效地开展语言表达的系统培训与训练,这主要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课堂语言表达训练和体育专业术语的凝练。训练的最终目标就是能达到体育教学语言的规范化与艺术化,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语言暴力式的教育与富有智慧的批评教育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规范批评教育用语的同时,还应该讲究批评教育语言的艺术性和策略性,力求在不伤害学生的情况下取得实效。批评应该是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前提下进行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要尽可能将指责性的感性批评巧妙地转换成建设性的理性批评,任何批评都必须杜绝攻击谩骂,杜绝将批评与学生的生理缺陷联系起来。

3.5、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一方面学校应确立适当的道德规约机制,制定与实施师德督查制度,通过检查、评议、指导等措施将师德建设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以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其教育理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自身要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把外在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体育教师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是造成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现象频发的原因之一。提高体育教师教育法律意识和依法从教意识是规避语言暴力的重要举措。此外,学校还应该强化体育教师法律教育和考核,要在体育教师培养、选拔和在职培训三个环节中加强法律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法律认知水平,从根本上杜绝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产生。

猜你喜欢

暴力体育教师语言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语言是刀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暴力和痛苦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