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视域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2019-12-22肖欢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学科

□ 肖欢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前言

目前核心素养是各个国家从事教育改革研究的专家学者聚焦的热点问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化表现。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建设的背景下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青少年学生占全国总人口的20%左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掌握体育基本健康知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塑造具有现代特征的体育品德,学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所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

“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一词源于西方国家,最早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现在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系统。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满足个人自我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它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工作方式、健康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满足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好的融入到未来社会。核心素养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主要依拖于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主要涉及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发生时参与的媒介物。

那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目前国内体育界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没有统一的界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教授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形成情况。笔者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运动技能与习惯、体育意志品质与道德。也就是说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合作、调查和探究,培养学生获取体育信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形成奠定基础,并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塑造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吃苦耐劳、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等体育精神和体育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2 、健康中国视域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2.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学校和家长应转变“轻体育,重文化”的传统教学理念,重视体育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作用。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实践课程。体育学科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学科的本质功能在于育人,它集健身功能、健心功能与娱乐功能于一体,强调学生与自我身体的对话,在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理性判断能力与行为、体育人文精神素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季节、天气、年龄特点、性别、运动水平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适宜运动负荷的身体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同时渗透德育教育,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常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自身机体生理特点和保健知识,从而根据自身身体条件和体质健康现状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式和日常保健方法,从而达到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另外,家长应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比如在家里张贴几张体育明星海报;与孩子一起观看体育直播;周末假期带孩子一起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根据孩子兴趣爱好,报名参加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兴趣班。

2.2、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改变“灌输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现代信息化教育手段为依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激活学生的体育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体育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必须得动起来。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避免教学内容的单调枯燥,可以积极开发体育游戏创设情境,举办体育竞赛增进交流,讲述体育明星励志故事树立榜样,使体育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愉快地动起来。

另外,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体育课堂,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变以量化评价为主的传统学生学习评价方式,重视表现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体育知识理解的深度及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进行评价。总之,体育课堂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创新性体育教学模式,都应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人文精神为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式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和体育社团活动,营造一种热烈而激情的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师生关注、支持和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其参与度,运动会主要以趣味性项目为主;体育文化节融合体育比赛、体育表演、体育知识、体育征文、体育摄影、体育绘画等多种体育相关活动,积极倡导体育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应打破固定班级界限组建社团,坚持以兴趣爱好为基础,以自愿报名为原则,开展形式多样有趣的体育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体育技能特长的平台。

2.4、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俗话说:“为师者,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得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因此教师在整个职教生涯中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能力。

当今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是社会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首先,体育教师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变“被发展”为主动发展,努力将自己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学校制定相关激励制度,给予教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其次,争做反思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学校要重视入职前和入职后的培训。为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体育教师对学科价值的认知,加强体育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学校应为教师搭建考察、进修和培训的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与体育专业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现代远程网络培训、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进修班和培训班。另外,为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积极组织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提升体育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第四,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订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持续关注一些具有权威性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微博;选修一些能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慕课课程。另外,也可以通过加强人文知识素养的提升来提高教师跨学科的教学指导能力。

2.5、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优化体育硬件设施

体育场馆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开展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活动过程中,如果活动场地过小,器材设施过于陈旧老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还可能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然而优良的体育硬件设施可以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可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可以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因此多渠道拓宽体育教育经费投入来源,改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和配套设施,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做好定期的检查、维修和护理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与国家的要求显得尤为必要。

3 、小结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注重体育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形成过程,强调着重发展学生获得体育信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体格,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因此学校和家庭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更要通过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优化体育硬件设施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