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培养
2019-12-22□黄传谢琼
□黄 传 谢 琼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老龄化、亚健康等问题凸显,我国居民康养需求与日俱增,健康产业前景广阔。在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急需一批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康养旅游人才队伍。然而,我国康养旅游人才供给十分匮乏,除部分医学院校外,以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为例,全国新增与康养旅游服务有关的专业仅29 所本科院校、25 所中职院校和不足30 所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需要, 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 探索新时期我国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培养路径,为促进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康养与康养旅游概念解析
一般认为康养是“健康”与“养老”或“养生”的组合。事实上,康养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既可指一种持续性、系统性的活动,也可是诸如休息、疗养、康复等具有短暂性、针对性、单一性的健康和医疗行为,延伸至整个生命角度, 康养兼顾生命长度、 丰度和自由度三个关键维度。康养旅游是在现代旅游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国内外有“健康旅游”“养生旅游”等诸多提法,对其概念界定比较多元化。如世界养生协会认为养生旅游是一种为保持和增强个人身心健康进行的旅游;Mueller 和Kaufmann(2001)认为健康旅游指人们以维持和促进健康为目的外出旅行和停留引发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王赵(2009)认为康养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复健等目的的旅游活动;薛群慧(2011)等认为健康旅游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背景、休闲养生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也是利用中医养生、现代医学、心理疏导,以及各种有益于身心的艺术、运动、学习等方式开展旅游健身的活动。直到2016年1 月《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051-2016)标准的颁布,“康养旅游”一词及其概念得到正式确认,即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二、培养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的重要性
1.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2016年10 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产业列入“十三五”规划。随后,健康旅游迎来首个规范性文件——《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出台。2017年6 月,国家在《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发展丰富健康旅游产品、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发展康复疗养服务、发展休闲养生服务的目标,以进一步推动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在广西,2016年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提出,在大健康产业等九个领域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名片。2017年7 月,桂林市获得首批“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城市,并制定了以健康桂林为指引,以项目推进、企业培育、平台建设为抓手,逐步实现将桂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宏伟战略目标。总之,国家和地方积极支持、引导和推动健康旅游的发展,而这些政策的落实,最终要靠不同层次与不同规格的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来实施和完成。
2.适应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目前,各类养生保健机构迅猛发展,健康旅游服务不断涌现,然而现有的养生保健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低下、 资质缺失等现象,甚至打着养生保健的招牌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由于健康旅游对服务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真正具备专业素养的从业人员非常稀缺,现有的康养旅游人才规模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可喜的是,全国各类院校已正视这一现象并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开办康养旅游服务相关专业,培养不同层次与规格的康养旅游服务人才。其中,桂林旅游学院立足桂林大力建设 “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现实需要,通过校政、校企、校际之间的深度合作,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康养旅游本科人才。
三、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要求
1.培养方向。在参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发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2017〕68 号)等文件和标准后,结合我国康养旅游发展实际, 明确了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的职业类别、岗位类别和职业资格证代表。
2.培养要求。一是基本素养。具有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 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二是知识素养。熟悉我国旅游健康休闲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旅游健康休闲企业经营管理和运作模式,掌握关于企业经营管理、健康养生文化、心理学、社会人文科学、人际沟通和交往礼仪、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基础知识。三是技能素养。具有在旅游健康休闲企业中从事休闲活动策划、养生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等服务与管理能力,基本掌握并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运用信息技术搜寻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培养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的基本路径
1.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进中培养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建构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进,又是追踪市场与行业需求,根据实际打造特色的过程。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康养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起步和布局阶段,诸如人才素养构成、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实训实习等问题,需要在一边教育实践一边探索完善过程中解决,这个过程已有了起点,却永远没有终点。如桂林旅游学院的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经历了高职高专和应用本科两阶段两层次的承接和转换,同时正在经历多方向并存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改进过程中,该校努力追踪国家和地方大健康战略方向,贴近桂林大力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现实需要,同时根据实际努力培养具有本校特色、地方特点的康养旅游人才。
2.在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构建中培养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协同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连接科学创新和技术商业化、推动企业与大学以及科研院所之间跨组织合作的关键点。通过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向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和创业机会,主动适应康养旅游市场需求,积极深化相关校企合作,在产学紧密结合中努力提高康养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桂林旅游学院积极以服务康养旅游产业为契机,协同休闲养生、健身服务、导游服务、酒店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等相关专业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构建“学校主导、专家主谋、学生主动、企业主体、产品主打、产业主唱”的康养旅游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致力于从“追着企业求合作献人才”向“企业追着求合作求人才”“以创意引领企业合作引领行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新境界,不断提升康养旅游人才培育水平。
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中培养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培育创新型康养旅游人才,从源头上为健康中国事业输送充沛“活水”,培养康养旅游人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阔的视野、勤勉乐观的品质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中,桂林旅游学院一直重视培育开放包容的人才创新成长环境,构建人才展示才华的机制和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三创”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4.在生命关怀与自由全面发展中培养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从本质上,教育是生命关怀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生命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更需培养积极健康的生命理念和素养。桂林旅游学院秉持“尽量提高生命的长度、丰度和自由度”的康养核心理念,始终在生命关怀与自由全面发展中培养康养旅游人才。学校有一批身体力行、被学生称为“逆生长”的教师言传身教,有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养活动如八段锦健身气功等的学习、表演和竞赛,有《积极心理学》《中华开心生命文化创意演绎》《开心生命哲学艺术演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幸福》《大学生生涯辅导与人生发展》 等充满生命关怀的人文特色课程的熏陶,从而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康养不只是为老年人群体和亚健康群体提供服务,更是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状态在生命康养过程中找到特定的位置,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事业的从业者和追梦人。